《論語》八則知識點整理

發布時間:2017-09-06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論語八則知識點

  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意思:學習并且按一定的時間復習它,不也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

  2.本句中第一個而表承接,第二個而表轉折;說意思是愉快,高興;朋意思是志同道合的人

  3.人不知而不慍=人不知我,而我不慍

  二: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 意思:復習舊的東西時,又領悟到新的東西,可以憑這個當老師了。

  2. 本句中而表并列;可的意思是可以,以的意思是憑。

  3. 可以為師矣=可以之為師矣。

  三: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 意思: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只空想而不學習,就會有料神疲倦而無所得。

  2. 本句中而表并列。

  3. 本句告訴我們:學習與思考相結合,方能有所得。

  四: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 意思:子路,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正確態度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真知啊。

  2. 第二、三個之都為音節助詞,無實義。

  3. 本句告訴我們:要老實謙虛,不要不懂裝懂。

  五: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1. 意思:子貢問道:‘‘孔文子的謚號為什么叫文呢?’’孔子說:‘‘他不僅聰敏而又愛好學習,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羞恥。因此用文作他的謚號。’’

  2. 本句中而表并列,意思為又;謂是叫做的意思。

  3.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孔文子以何謂之文也

  六: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 意思:默默地把學過的東西記在心里,學習而感到不滿足,教導學生從不感到厭倦,哪一樣我有呢?

  2. 本句中第一個而表修飾,第二個而表舒緩語氣;厭表示滿足。

  3. 何有于我哉=于我有何哉

  七: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 意思:幾個人一同走路,這里面一定有可以當我老師的人。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

  2. 本句中的而表承接,而前后是先后關系。

  3. 其不善者而改之=則其不善者而改之。4.本句告訴我們:要虛心求教、取長補短。

  八: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 意思: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卻不能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出來卻不能的時候,不去啟發他。舉出一個方角卻不能由此類推出其他三個方角,我就不教他了。

  2. 本句中的以意思是用。

  總結:成語:1.溫故知新2.不恥下問3.學而不厭4.誨人不倦5.不亦樂乎6.舉一反三7.三人行,必有我師8.擇善而從

  固定句式:不亦……乎;

  意動用法:不恥下問:恥,把……作為恥辱;

  古今異義:①可以:古義,可以憑;今義,能夠;②厭:古義,滿足;今義,討厭,厭惡;

  一詞多義:以①憑②用③因為;而①表承接②表轉折③表并列④表修飾;

  論語中還有:①見賢思其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②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之。

  本文分別:交流學習態度于個人修養、討論學習方法、討論正確的學習方法、討論正確的學習態度、討論正確的學習態度、討論正確的學習態度和方法、講述正確的學習態度、討論正確的學習方法。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网址你懂的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另类 | 偷窥国产女洗浴在线观看视频 |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欧美一区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