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第9課《詞兩首》課文

發(fā)布時間:2017-01-12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9 詞兩首

  如 夢 令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_____________

  作者李清照。

  教學目標:

  1. 通過朗誦,以“沉醉”為切入點,感悟詞人的快樂心情及對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愛。

  2. 有感情地吟誦詞。

  教學重點及難點:

  1.以“沉醉”為切入點,想像詞境,并能用語言描繪出來。

  2.有感情地吟誦詞,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覺。

  9 詞兩首

  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_____________

  作者張志和。

  《漁歌子》教學反思

  《漁歌子》是一首傳唱千年的古詞,作者運用“寫意山水畫”的方式給讀者展示了一幅動靜結(jié)合,色彩艷麗的畫卷。所謂“以詩言志,以詩傳情”,在這幅意境優(yōu)美的山水畫的背后,傳達的卻是作者對悠閑自在生活的向往。因此,我在講授這首古詞時注重引導(dǎo)學生從多角度品讀,想象畫面,進入意境,體會情感。并聯(lián)系作者當時的寫作背景,指導(dǎo)學生品讀出“不須歸”所蘊涵的情感。

  一、引導(dǎo)想象,進入意境

  教學中,我在熟讀的基礎(chǔ)上,引導(dǎo)學生想象時先引導(dǎo)學生找出詞中所描繪的景物,再引導(dǎo)學生想象色彩:如果你們把這些景物畫出來,你們會用上那些色彩呢?為什么?并讓學生用簡筆畫的形式,畫出詞中的畫面。然后進一步引導(dǎo)“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你能把看到的西塞山的美麗景色描繪出來嗎?”學生在老師的引導(dǎo)下恍然大悟:原來想象不僅要用腦,而且要將視覺、聽覺、嗅覺等融為一體,發(fā)揮各個感官的作用。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學生徜徉于想象的海洋中,學生“未品詩先入畫”,在畫中感受作者描述的意境,并逐漸走入意境,這也為朗讀打下了良好基礎(chǔ)。教師不必刻意講解,學生就能在自由想象的空間中品味詞中精華,可謂“一切盡在不言中”。令人遺憾的是,雖然學生對于詞中每一句畫面的描述都刻畫得淋漓盡致,但作為老師,我沒能引導(dǎo)學生將這首詞的完整印象作一次整理。在學生分句描述后,如果此時讓學生閉上眼睛,重溫瀏覽過的美景,將“身臨其境”后的所看所想用語言描述出來,相信學生會更容易把握全詞的精華。

  二、反復(fù)朗讀,品賞佳句

  “讀”的活動始終貫穿于此次教學中,初讀全詞時,我向大家提出要求:將這首詞至少讀3遍,第一遍要讀準字音,把詞讀流利。第二遍,要讀得字正腔圓,讀出節(jié)奏;第三遍,要讀出點兒詞的味道來。在此基礎(chǔ)上,以情感為主線,引導(dǎo)學生領(lǐng)略詩情畫意,讀出韻律美和畫面美。為了使學生感受到詞人對悠閑自在生活的向往,我抓住“不須歸”引導(dǎo)學生品味釣中情,為何不歸?相機出示張志和的生平,學生通過分析感悟不須歸的原因,為強化這一感悟,我將《和答弟志和漁父歌》于本詞進行對讀,體會詞人對自由生活的向往。“以詩詞解詩詞”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領(lǐng)會詩人的感情,感受詩詞的藝術(shù)形象。也把讀與品,讀與悟融為一體。學生在誦讀中整體感知,在品讀中想象畫面,在對讀中體會詩人的情感。可惜的是,學生朗讀時,我沒能根據(jù)詞中的意境來提示,讓學生在老師的提示下,反復(fù)朗讀句子,并在句中分出了輕重緩急,把握詞的節(jié)奏。

  由于本人在教學機智不能隨機應(yīng)變地處理一些課堂上沒有預(yù)設(shè)到的問題,所以課堂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還望各位同事不吝賜教,多提寶貴意見,讓我能在反思中不斷前進。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福利国产观看视频1 | 亚洲伊人五月丁香激情 | 日本一本之道之视频在线不卡 |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婷婷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