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3個生字,理解新出現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
播放大自然風光視頻,說一說你的感受
導入課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 思考:文中介紹了哪幾種大自然的文字?這些文字可以分成幾類?
生回答,師總結板書
三、精讀、感悟
1、劃出水手、飛行員是怎樣讀“天書”上的文字的句子。讀懂“天書”上文字對于他們來說有什么意義?(小標題概括)(指名朗讀2、3小節)
(1)認識“天上的文字”——星星
師:水手們!“天書”上的文字星星能幫你們干什么呀?
生回答師相機板書:辨別方向
師:水手們,你們是怎樣看星星辨別方向的?
出示:他們朝天望望,在許多由星星組成的星座當中,會找到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當中會找到北極星,有北極星的那邊就是北方。(出示小熊星座圖)
師:你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什么?生自由回答
師:多么聰明的水手呀,我們一起來朗讀這句話!(把他們改成我們)
師:水手們朝天望望,就可以辨別方向了,你們生來具有如此能耐嗎?
生交流。
師總結歸納 : 仔細觀察 注重積累……
(2)飛行員是怎樣認識“天書“上的文字——云的?
生:飛行員知道,砧狀云是雷雨的預兆,應該離它遠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飛行,會把飛機毀掉。
師: 課文怎么形容“砧狀云”的?
出示:炎熱的夏季,遠遠聳立著一座白色的云山,從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兩個尖頭,山變得就像鐵匠的鐵砧了。(解釋砧字,出示鐵砧圖)
師:把你的感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吧。
師:認識“云”對飛行員來說有什么意義呢?
生回答師相機板書:觀察氣象
拓展:“看云識天氣”,說一說并出示有關“云”的天氣諺語
2、小組合作學習五、六自然段
要求:
(1)根據課文內容填一填:
看到(工地上挖出的這塊灰色的石頭),普通人認為( ),而懂大自然的文字的人知道( ) 。是由( )造成的。據此可以推斷( )。
生邊回答邊出示石灰石形成圖、汪洋圖、城市圖
并總結石灰石的形成有助于了解地質的變遷
(2)把第六自然段中你最喜歡的句子劃出,想一想你為什么喜歡它?(在句子旁批注)
“地書”上的文字有什么意義?(小標題概括)反饋學習情況:
出示花崗石圖片
師:看到這塊花崗石你有什么疑問?
出示:它是怎么到這兒來的呢?
誰有這么大的力氣把它搬到森林里來的呢?
而且,它又是怎樣穿過茂密樹林的呢?
師:指名學生回答
再出示:它不是人搬來的,而是冰搬來的。那些冰塊從寒冷的北方“爬”過來,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塊帶著一起走。
出示冰川材料
師:它一下子就把花崗巖搬來了嗎? 你從哪個字體會出來的?
生:“爬”并表演“爬”動作
師:作者用了個“爬”字寫出速度之慢。 喜歡這個句子的同學我們一起來讀讀
師:你還喜歡哪句話?
生回答,師點評
配樂集體朗讀第六自然段
師:讀懂“地書”上的文字花崗石有什么意義呢?(地質的變遷)
四、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哪些大自然的文字?讀懂了他的什么意義了呢?怎樣才能學會認識大自然的文字呢?
生自由回答,師相機板書:虛心求教 積極探索……
(2)誦讀與欣賞
《大自然的語言》
(節選)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白云飄得高高/明天準是個晴天你看那地上的螞蟻/這也是大自然的語言/螞蟻忙著搬家/出門要帶雨傘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點”/大自然在水面上寫著/春天來到人間大雁在編隊南飛/不就像“省略號”一串/大自然在藍天寫著/秋天就在眼前大樹如果被砍倒/你會把年輪發現/一年只長一圈/這是大自然的語言你如果釣到大魚/魚鱗上也有圈圈/一圈就是一歲/這又是大自然的語言大自然把“三葉蟲”化石/嵌在喜馬拉雅山巔/這是在告訴人們/那兒曾是汪洋一片大自然把一塊“漂礫”/撒在江南的廬山/那又在提醒大家/這兒有過寒冷的冰川大自然的語言啊/真是妙不可言/不愛學習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遠看不見
課堂小結:大自然是個美麗的地方,大自然散發著迷人的芳香,讓我們帶著智慧的眼睛去親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吧!
五、課后作業:
選擇一種大自然的文字,仿2——6小節寫法寫一段話,不少于50字。
板書:
24、大自然的文字
星星——辨別方向
天書
云——觀察氣象 留心觀察 注重積累
虛心求教 積極探索
石灰石
地書 地質變遷
花崗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