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2017期末復習題
一、按要求寫字詞句。(25分)
1.正確、工整地抄寫句子。(2分)
欲知天下事,須讀古今書。
2. 看拼音寫詞語。(6分)
shēnɡ sǐ yōu ɡuān quán shì
譚千秋 時 大愛
kānɡ kǎi jī ánɡ hénɡ xínɡ bà dào
鄭成功 警告 者
bō tāo xiōnɡ yǒnɡ ɡé hé xiānɡ wànɡ
天 河 牛郎織女
3.選擇題,用“√”畫出正確答案。(5分)
(1)選擇正確的讀音。
沼(zhāo zhǎo)澤 蒙(ménɡ měnɡ)古 運載(zāi zài)
(2)選擇正確的詞語。
這家超市(臨近 鄰近)菜場,商品(色色俱全 琳瑯滿目)。
(3)選擇正確的字義。
漂泊不定 (①固定 ② 平靜 ③約定) 負荊請罪(①求 ②邀 ③ 敬辭)
(4)下列帶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① 外婆的心臟不太好。 北京是祖國的心臟。
② 這個地道很深。 她能說一口地道的北京話。
③ 這個角色我可以替代他來演。 今天奶奶代替爸爸去開家長會。
4.下面橫線上該填什么風呢?請寫出。(4分)
送爽 細雨 驟雨 知勁草
5. 在下列句子中填上合適的詞句。(8分)
(1)夏洛蒂三姐妹 地寫作著,很快她們就 ,震動了世界文壇。
(2)夕陽西下,蒙漢人民在依依不舍地話別,這真是“蒙漢情深何忍別,
!”
(3)好曲不厭百回唱, 。初讀好書,如 ;
重讀好書,如 。
(4)巴金說:“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如果你是一棵大樹,就撒下一片陰涼;如果你是一叢鮮花,就吐露一片芬芳;如果你是
,就 。
二、根據課文內容填空。(15分)
1.……這種境界既 ,又 ,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2分)
2.命運給予它的幾乎是 ,它卻在
成就了一片綠陰。這句話給你的啟發是
(3分)
3.本學期我們認識了許多中外名人:有赤膽愛國的 、 ;有 、舍己為人的船長;被稱為“ ”的科學家史蒂芬.霍金;有被稱為“ ”的錢學森;還有 的詹天佑。(6分)
4.學問來自于學,也來自于問,“學”與“問”是 的。有學問,離不開多讀書,正如古詩所說:“問渠哪得清如許, 。”但是不能只讀書,還要多實踐,就像陸游告訴兒子的:“ ,
”。(4分)
三、閱讀短文,回答問題。(30分)
短文1(10分)
姥姥的剪紙(片段)
我看慣也記牢了姥姥剪紙時身心入境的神態,那剪刀行在紙上的刷刷聲,悅耳至極。我是個出名的調皮蛋,經常變著花樣刁難姥姥。一天,我用雙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雙眼,讓她摸著剪窗花。豈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鵲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與喜鵲形象生動,大小疏密無可挑剔。我服了,可還耍賴:“姥姥,你從我手指縫里偷著往外看了!”
“你差點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頭點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1.我是怎樣刁難姥姥的?(2分)
2.對“刁難、耍賴”這兩個詞語理解正確的是( )。(2分)
(1)由此可見“我”是個胡攪蠻纏、不講道理的孩子。
(2)說明我是個淘氣、天真、可愛的孩子。
(3)說明了我的淘氣,也看出姥姥對我的疼愛,表達了我和姥姥親密無間,感情深厚。
3.用“ ”畫出文中對“喜鵲登枝”的描寫,再用兩個成語形容這幅剪紙:
(3分)
4.“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3分)
短文2(20分)
兒子的魚
一對父子一聲不響地在河邊釣魚。兒子12歲左右,穿著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兩次有魚咬鉤,但都掙扎著跑脫了。突然,男孩的釣竿猛地一沉,差一點把整個人拖倒,卷線軸飛快地轉動,一瞬間魚線被拉出很遠。
“他釣到了一條王鮭(ɡuī),個頭兒不小。”伙伴保羅悄悄對我說,“相當罕見的品種。”
男孩冷靜地和魚進行拉鋸戰。強大的水流加上大魚有力地掙扎,孩子漸漸地被拉到布滿漩渦的下游深水區的邊緣。一旦鮭魚到達深水區就可以輕而易舉地逃脫了。父親早把自己的釣竿放在一旁,一言不發,站在原地關注著兒子的一舉一動。
一次、兩次、三次……男孩試著收線,但每次都不成功。鮭魚猛地向下游竄去,顯然在盡全力向深水靠攏。五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十五分鐘過去了……孩子開始支持不住了。他使出最后的力氣用發抖的雙臂奮力抓緊釣竿。冰冷的河水就要漫過防水靴的邊緣。王鮭離深水區越來越近了,釣竿卻不停地左右扭動。突然,孩子不見了。
一秒鐘后,男孩從河里冒出頭來,凍得發紫的雙手仍然緊緊抓住釣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臉上的水,一聲不吭又開始收線。保羅連忙抓起漁網向男孩走去。
“不要!”男孩的父親對保羅說,“不要幫他,如果需要我們的幫助,他會要求的。” 保羅點點頭。
河對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叢,樹叢的一半沒在水中。這時候鮭魚突然改變方向,徑直竄入那片灌木叢。我們都預備著聽到魚線崩斷時刺耳的響聲。然而,說時遲那時快,男孩往前一撲,緊追著鮭魚鉆入了灌木叢。
男孩的父親高聲叫著兒子的名字,但他的聲音被淹沒在河水的怒吼聲中。保羅涉水到達對岸,示意我們鮭魚被逮住了。男孩緊抱著來之不易的鮭魚從樹叢里倒退著出來,努力保持著身體的平衡。他瘦小的身體由于寒冷和興奮而戰栗不已,雙臂和前胸之間緊緊地夾著一條大約14公斤重的大魚。他走幾步停一下,再往回走幾步,終于緩慢但安全地回到岸邊。
父親遞給兒子一截繩子,等他把魚綁結實后,再彎腰把兒子抱上岸。男孩躺在地上大口喘著粗氣,但目光一刻也沒有離開自己的戰利品。保羅出于好奇,問孩子的父親是否可以讓他稱稱鮭魚有多重。男孩的父親毫不猶豫地說:“請問我兒子吧,這是他的魚!”
1.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3分)
2. 小男孩自己能成功釣到王鮭的原因是:(1) ;(2) (6分)
3.用“ ”畫出文中對父親的幾處描寫,再聯系文章內容,想一想“父親”是怎樣的一個人?(4分)
4. 男孩的父親毫不猶豫地說:“請問我兒子吧,這是他的魚!”這句話飽含了父親對兒子的 以及 的情感,在文章結尾起到了 的作用。(4分)
5.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這篇文章帶給你的啟示。(3分)
《牛郎織女》片段(10分)
從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這邊,織女在天河的那邊,二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們就成了天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
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鵲飛來,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在橋上相會。每逢這一天,喜鵲也似乎少得多了,據說它們都到天河那兒搭橋去了。
1.文中“隔河相望”的情景讓人想到了一個成語:近在咫尺, ,兩人只能是 。
2.農歷七月初七被稱作為 節。傳說是
。
3.喜鵲真的能搭橋嗎?人們為什么要為故事安排這樣的一個結尾?
4.《牛郎織女》中的兩位主人翁深受人們的同情,大家希望他們有個美好的未來,正如蘇軾的一首詞中寫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