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課時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詞,能正確朗讀課文。
2.能正確劃分文章段落并概括大意。
3.學習課文1—5自然段,感知“我”驚見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感受和思索。
【學習過程】
1.再讀課文,試著理清課文的脈絡:①初見
②想象 ③贊美
一、預習反饋,理清文章脈絡。
1、導入
(1)展示賀知章的《詠柳》,說說柳樹給你的印象。(婀娜多姿,裊裊婷婷,曼妙)
(2)板書課題,齊讀——《青海高原一株柳》。從題目看,這株柳樹有什么特別之處?
2、預習反饋。(詞語)
3、整體感知
通讀全文,作者眼中的是怎樣的一株柳樹?(總體)作者向我們怎樣展現這一株柳樹?
4.自主學習,小組討論。
5.師生交流評議,理清本文脈絡,把握本文結構。
神奇 令人望而生畏的柳樹 (3-5)初見
(1-2) (6-7)想象
(8-9)贊揚
二、學習3-5自然段
教師過渡:讓我們走進這株神奇得令人望而生畏的柳樹,感受它的神奇所在。初識柳樹
(一)第5自然段
1、自主探索第5自然段:
這株柳樹大約有兩合抱粗,濃密的樹葉覆蓋出百十余米的樹陰。樹干和樹枝呈現出生鐵鐵錠的色澤,粗實而堅硬。葉子如此之綠,綠得蒼郁,綠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對生命顏色的獨特鍛鑄。它巍巍然撐立在高原之上,給人以生命偉力的強大感召。
(1)快速瀏覽,用“ ”畫出描寫這株柳樹樣子的句子,用“﹏ ”畫出聯想的句子。
(2)作者在描寫這株柳的外形時細致地描寫了它的樹干、樹枝、樹皮以及它站立的姿勢,從短文中找出能體現它們特點的詞語填空:
樹干、樹枝 ; 樹葉
樹皮 ; 站立的姿勢
(3)從這些詞語中,你感受到了它的神奇所在嗎?(神奇在:高大粗壯 堅硬粗壯 蒼郁深沉 巍巍然撐立)
(4)相機理解“鍛鑄”“巍巍然”
(4)有感情朗讀第5自然段。
2、組織交流。
3.指導朗讀:此時在你心中你覺得這是一株怎樣的柳樹。誰來讀?
4.教師小結:歷經考驗,這株柳巍巍然撐立在青海高原上,讓我們不得不感嘆它強大的生命力,難怪作者說,這是一株——(引讀“神奇的柳樹……)
(二)感受環境描寫對神奇的柳樹的襯托
1.自主閱讀,找到文中描寫青海高原環境的句子
2.讀,感受環境描寫的作用(環境惡劣;無樹—有柳——生命力旺盛)
3回讀第5自然段,樹立其柳的偉岸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