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練習可以幫助同學們鞏固、掌握所學知識,提高語文水平。下面是負荊請罪練習題,歡迎同學們過來練習。
一、聽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二、 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人 ( )地跟他斗 ( )地飲幾杯 ( )地讀書 ( )地抽我 ( )地交談
三、修改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
聚精會身 針峰相對 唇槍舌箭 老買昏庸
深名大意 寬容大肚 將信將毅 豪不懼怕
四、加偏旁組字再組詞。
度:(渡) (渡口); ( ) ( ); ( ) ( );( )( ) 吾:( ) ( ); ( ) ( ); ( ) ( ); ( ) ( ) 京:( )( );( )( );( )( );( )( )
五、寫出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
1.剛才在路上,大人不是有意避讓廉將軍的車子嗎? ( )
2.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會怕廉將軍嗎?( )
3.大人為什么好幾天不敢上朝?分明就是怕見到廉將軍嘛。 ( )
六、修改病句。
(1)您真是一個唇槍舌劍、針鋒相對的人啊!
1
(2)廉頗曾經常常在別人面前侮蔑藺相如。
(3)因為秦王不敢侵犯趙國,所以趙國武有廉頗,文
有藺相如。
七、按原文填空。
1、藺大人,請您( )我這個( )的人吧!
2、您真是一個( )、( )的人啊!
3、秦王不敢侵犯我國,就是( )我們趙國武有廉頗,
文有藺相如。
4、廉將軍( )擋我們的道,真是( )!
八、給下面的句子加上標點。
1、剛才在路上 大人不是有意避讓廉將軍的車子嗎
要是我呀 才不讓他呢
2、這成何體統 他竟敢背荊條打上門來 看我不當著
丞相的面教訓他一下
九、寫出下面加點的字的正確讀音。
踱步( ) 背著荊條( ) 廉將軍( ) ...
上朝( ) 飲幾杯( ) 和為貴( ) ...
十、根據意思寫詞語。
1、形容爭辯激烈,言辭鋒利。 ( )
2、一點兒不害怕。 ( )
3、集中精神。 ( )
十一、聯系課文思考并作答。
“老邁昏庸”的意思是年老而糊涂。廉頗認為自己是“老
邁昏庸”,你認為起初他糊涂在哪里?后來哪些事又表現出
他的聰明?
十二、閱讀理解。
完璧歸趙
戰國時候,趙王得到了一塊名貴寶玉“和氏璧”。這件事
情讓秦國大王知道了,他就寫了封信,派人去見趙王,說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來換那塊寶玉。
趙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虧的人。這一次怎么這么大方吶?要不答應吧,怕秦國興兵來進攻;要答應吧,又怕上當。他想來想去拿不定zhǔyi( ),就跟大臣們shāngliang( )。大臣們也想不出什么好辦法來。
藺相如知道了,對趙王,說:“大王,讓我帶著?和氏璧?去見秦王吧,到那里我jiànjīxíngshì( )。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來交換,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帶回來。”趙王知道藺相如是個又勇敢又機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藺相如到了秦國,秦王在王宮里接見了他。藺相如雙手把“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接過來左看右看,非常喜愛。他看完了,又傳給大臣們一個一個地看,然后又交給后宮的美女們去看。
藺相如一個人站在旁邊,等了很久,也不見秦王提起割讓十五座城的事兒,知道秦王根本沒有用城換寶玉的誠意。可是寶玉已經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來呢?他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個計策,就走上前去,對秦王說:“這塊?和氏璧?看著雖然挺好,可是有一點小毛病,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一聽有毛病,趕緊叫人把寶玉從后宮拿來交給藺相如。 藺相如拿著“和氏璧”往后退了幾步,身子靠在柱子上,氣沖沖地對秦王說:“當初大王差人送信給趙王,說情愿拿十五座城來換趙國的?和氏璧?。趙國大臣都說,千萬別相信秦國騙人的話,我可不這么想,我說老百姓還講信義吶,何況秦國的大王哩!趙王聽了我的勸告,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來。方才大王把寶玉接了過去,隨便交給下面的人傳看,卻不提起換十五座城的事情來。這樣看來,大王確實沒有用城換璧的真心。現在寶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腦袋跟這塊寶玉一塊兒碰碎在這根柱子上!”說著,藺相如舉起“和氏璧”,對著柱子,就要摔過去。 秦王本來想叫武士去搶,可是又怕藺相如真的把寶玉摔碎,連忙向藺相如賠不是,說:“大夫不要著急,我說的話怎么能不算數哩!”說著叫人把地圖拿來,jiǎxīngxīng ( )地指著地圖說:“從這兒到那兒,一共十五座城,都劃給趙國。”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會耍鬼把戲,可別再上他的當!他就跟秦王說 這塊?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寶貝 我送它到秦國來的時候 趙王齋戒了五天 還在朝廷上舉行了隆重的送寶玉的儀式 現在大王要接受這塊寶玉 也應該齋戒五天 在朝廷上舉行接受寶玉的儀式 我才能把寶玉獻上 秦王說 好 就這么辦吧 他就派人送藺相如到驛館去休息。
藺相如拿著那塊寶玉到了驛館里,就叫一個手下人打扮成一個買賣人的樣兒,把那塊寶玉偷偷地從小道送回到趙國去了。至于秦王會把他怎么樣,他一點也沒有考慮。
后來秦王發覺這件事,后悔已經來不及了,想發兵攻打趙國吧,趙國在軍事上作了準備,怕打不贏。最后秦王只好放藺相如回到趙國去。這件事情在歷史上就叫作“完璧歸趙”。直到今天,人們談起這段故事來,還對藺相如的英勇行為翹大拇指哩。
1、根據拼音填寫詞語。
2、請給第七自然段加上標點。
3、寫出近義詞。
主意 ( ) 情愿( ) 信義( ) 確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