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優質導學案

發布時間:2017-02-25  編輯:飛藝 手機版

  【課題解說】

  “表”是中國古代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特殊文體。是封建社會臣下對皇帝有所陳述、請求、建議時用的一種文體。在古代,臣子寫給君王的呈文有各種不同的名稱。戰國時期統稱為“書”,如樂毅《報燕惠王書》、李斯《諫逐客書》,“書”是書信、意見書的總稱。到了漢代,這類文字被分為四個小類,即章、奏、表、議。劉勰在《文心雕龍·章表》里說:“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可見,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達臣子對君主的忠誠和希望。統觀眾多表文,盡管具體內容不同,但都離不開抒情手法的運用,因此,“動之以情”也可以說是這種文體的一個基本特征。此外,這種文體還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開頭要說“臣某言”,結尾常有“臣某常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之類的話。

  【走進作家】

  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號臥龍,謚號忠武侯,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后世稱諸葛武侯,瑯玡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人,曾隱居躬耕于南陽十年。諸葛亮是三國時蜀漢丞相,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著有《諸葛亮集》。

  【寫作背景】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諸葛亮為丞相。223年,劉備病死,將劉禪托付給諸葛亮。諸葛亮實行了一系列比較正確的政治和經濟措施,使蜀漢境內呈現興旺景象。為了實現全國統一,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亂之后,于227年決定北上伐魏,擬奪取魏的長安,臨行之前上書后主,以懇切委婉的言辭勸勉后主要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nìng),以此興復漢室;同時也表達自己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思想。這就是《出師表》。《出師表》選自《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重點解說】

  文章陳述的重點是什么?

  本文內容的重點是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又有三點內容,即廣開言路、嚴明賞罰和親賢遠佞,其中親賢遠佞這一點正是全文主旨所在。

  (1)表文中談到前兩點(即開張圣聽和嚴明賞罰)時,都是從正反兩面加以申說,可見是有針對性的。因為劉禪平日寵信宦官一類小人,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在諸葛亮遠離國都的情況下,“忠諫之路”很可能被堵塞,“內外”也可能“異法”,結果必將導致國內政局的混亂。因此,能不能做到廣開言路和嚴明賞罰,關鍵就在劉禪是否能“親賢遠小”這一點上。

  (2)表文中用了較多的篇幅談“選賢與能”,在政事安排上又為劉禪創造了“親賢臣”的條件。其中指名提到的有四個人,即郭攸之、費、董允和向寵,提官職而未指名的有三個人即陳震、張裔和蔣琬。這些人都是王佐之才,平日為諸葛亮所器重,但在表文中只著重地稱贊他們的優良品格,說他們“志慮忠純”,是“貞良死節”之臣;又特別強調他們是先帝“簡拔”出來的,值得信任。尤其發人深思的是,文中還插入一段往事的追憶,說明親賢遠佞是關系到國家存亡的大事,從而引出全文最重要的一個結論:親近賢臣,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3)親賢遠佞的思想是貫穿全篇的。從文章的第三部分可以看出,諸葛亮以“討賊興復”為己任,而把國內的責任完全交給了郭攸之、費、董允等人;而郭攸之等人是否能盡到自己的責任,關鍵又在劉禪身上。如果劉禪能夠親賢遠佞,這些人自然能盡到自己的責任。表文中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勸勉劉禪,就是希望劉禪親近賢臣,聽取他們的“興德之言”;能如此,則賞罰自然分明,國內政局也就可以繼續保持穩定了。

  總而言之,這篇表文的主要用意是希望劉禪能夠親賢遠佞。表文開頭說的“先帝遺德”,末尾說的“先帝遺詔”,也都是指此而言。

  【詞語積累】

  1.古今異義

  ⑴此誠危急存亡之秋┃ 時 ┃指四季中的秋季;⑵誠宜開張圣聽 ┃ 擴大 ┃指商店開始營業 ;⑶引喻失義┃適宜,恰當 ┃正義,意義;⑷陟罰臧否 ┃ 功過好壞 ┃表示否定;⑸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的原因(表原因)或表方式方法 ┃表示因果關系;⑹先帝不以臣卑鄙 ┃ 身份低微,見識短淺┃現指品質低劣 、下流 ;⑺猥自枉屈 ┃辱,有降低身份之意┃卑鄙下流;⑻庶竭駑鈍 ┃希望,期望 ┃眾多。⑼曉暢軍事 ┃精通,熟練 ┃通順 ;⑽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痛心遺憾 ┃十分憎恨;⑾三顧臣于草廬之中……由是感激。┃ 感動振奮 ┃意指激動感謝 ;⑿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偏袒和私心 ┃照顧私情 ;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普通的百姓 ┃用布做的衣服。⒁先帝知臣謹慎 ┃ 嚴謹而慎重 ┃小心慎重;⒂今當遠離,臨表涕零┃眼淚 ┃鼻涕 ;⒃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或 不效則治臣之罪┃任務(實現) ┃效果 ;⒄不宜異同┃不同┃①不;不一致。②引申為反對。③反對意見;異議。⒅當獎率三軍┃激勵┃獎勵,獎品;⒆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奔走效勞 ▏速度快⒇后值傾覆┃失敗┃倒塌 ;(21)臣不勝受恩感激┃感慨激動┃感謝

  2.通假字

  ①必能裨補闕漏:“闕”通“缺”,缺點。②爾來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放在整數和零數之間。③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簡”通“揀”,挑選。

  3.詞類活用

  ⑴親賢臣,遠小人。親、遠:形容詞做動詞。親,親近。遠,疏遠。⑵茍全性命于亂世。全:形容詞做動詞,保全。⑶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奸:形容詞做名詞,奸邪的事。忠善:形容詞做名詞,忠善之事。⑷此皆良實。良實:形容詞做名詞,善良誠實的人。⑸優劣得所。優劣:形容詞做名詞,才能高的人和才能低的人。⑹攘除奸兇。奸兇:形容詞做名詞,奸邪兇頑的敵人。⑺陟罰臧否。臧否:形容詞做動詞,評論人物好壞。⑻以光先帝遺德。光:名詞作動詞,發揚光大..⑼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毛:名詞作動詞,長草木(暗指荒涼);五月:名詞作狀語,在五月。⑽恢弘志士之氣。恢弘:形容詞作動詞,擴大、發揚 。⑾北定中原。  北:方位名詞作狀語,北上。⑿恐托付不效  托付:動詞作名詞,托付的事情 。⒀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忠:形容詞作動詞,對……盡忠⒁志慮忠純 .慮:動詞作名詞,心思. ⒂.駑鈍 駑:劣馬 鈍:不鋒利的刀 這里指平庸的才能,是諸葛亮的自謙之詞

  4.一詞多義

  【中】 ①而中道崩殂(半,形容詞)②宮中府中(內,里,中間,方位名詞。下文“愚以為宮中之事”中的“中”同此)

  【道】①而中道崩殂(路,途,名詞) ②以咨諏善道(道理,名詞)

  【分】①今天下三分(分開,動詞) ②而忠陛下之職分也(本分,名詞。讀fèn)

  【然】①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然而,可是,轉折連詞)②然后施行(這樣,指示代詞)

  【遺】①以光先帝遺德(遺留,動詞。下文“深追先帝遺詔”中“遺”同)②以遺陛下(給予,動詞)

  【有】 ①若有作奸犯科(有,與“無”相對,動詞。下文“有所廣益”中“有”同此)②爾來二十有一年矣(通“又”用來連接整數與零數,數詞)

  【論】 ①宜付有司論其刑賞(判定,動詞)②每與臣論此事(談論,議論,動詞)

  【明】 ①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嚴明,形容詞)②以傷先帝之明(英明,圣明,形容詞)

  【行】 ①然后施行(做,執行,動詞)②性行淑均(品德,品行,名詞)③必能使行陣和【睦】(行列,這里指軍隊,名詞)

  【能】①必能裨補闕漏(能夠,助動詞。下文“必能使行陣和睦”中“能”同此)②先帝稱之曰能(能干,有才能,動詞)

  【所】 ①有所廣益(……的動詞,特殊的指示代詞。下文“此先漢所以興隆也”、“此后漢所以傾頹也”、“此臣所以報先帝”中“所”均為特殊的指示代詞,具體的指代對象可以從上下文來體會)②優劣得所(地方,處所,名詞)

  【當】 ①咨臣以當世之事(正在……的時候,介詞。下文“今當遠離”中“當”同此)② 當獎率三軍(應當,應該,助動詞)

  【任】 ①受任于敗軍之際(任用,委任,動詞)② 則攸之、祎、允之任(責任,職責,名詞)

  【臨】①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將要,副詞)②臨表涕零(面對。動詞)

  【效】 ①恐托付不效(實現,副詞。下文“不效則治臣之罪”中“效”同此)②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責任,名詞)

  【言】①進盡忠言(話,言論,名詞。下文“若無興德之言”、“察納雅言”中“言”同此)②不知所言(說,動詞)

  【以】 ①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詞,把)②先帝不以臣卑鄙。(認為。)③以光先帝遺德。(連詞,來) ④以塞忠諫之路也。(以致于) ⑤受命以來。(表限定)⑥是以眾議舉寵為督(因為) ⑦咨臣以當世之事(用)  ⑧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因為 )(用來)

  【為】 ①俱為一體(是)②眾議舉寵為督(擔任)

  【臣】 ①此悉貞良死節之臣( 臣子)②先帝知臣謹慎(自稱,我)

  【良】 ① 此皆良實(形作名,善良的人)②此悉貞良死節之臣(可靠)

  【于】 ①還于舊都(到)②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對)③茍全性命于亂世(在)

  【所以】 ①此后漢所以傾頹也(表原因,...的原因)②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以所,用這些來)

  【益】 ①有所廣益(好處)②至于斟酌損益(興辦,增加)

  5.文言句式

  ⑴是沒有明確語言標志的判斷句:①此皆良實  譯文:這些都是善良、誠實的人。

  ②此悉貞良死節之臣  譯文:這些都是堅貞可靠、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

  ⑵ “也”,判斷句標志:

  ①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譯文:親近賢臣,遠離小人,這是先漢興隆的原因。

  ②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譯文: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盡忠陛下的職責。

  ③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譯文:這真是形勢危急、決定存亡的時間啊。

  6.成語

  ⑴優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⑵ 妄自菲薄:毫無根據地、過分地看輕自己。⑶作奸犯科:為非作歹,違法亂紀。⑷三顧茅廬:比喻誠心誠意地邀請人家。⑸不毛之地:指貧瘠的土地或荒涼的地區。⑹不求聞達: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 ⑺ 不知所云:原來是自謙的話,表示自己語無倫次。現在泛指思想混亂,說的話讓人摸不著頭緒。 ⑻感激涕零:形容極為感激。現在多用于諷刺。⑼計日可待:為期不遠,不久就可以實現。⑽茍全性命:茍且保全性命。⑾親賢遠佞:親近有才能的賢人,疏遠阿諛奉承的小人。⑿引喻失義:指說話不恰當,不合道理。⒀危急存亡:情勢危險急迫,關系到生存或滅亡。⒁臨危受命: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7.典故

  ①三顧茅廬(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②白帝托孤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③七擒孟獲(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文章主旨】

  諸葛亮臨行前上此表文給后主以告誡和勸勉希望后主認識到必須親賢遠小才能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同時也表達了諸葛亮報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和對后主的一片忠心及“北定中原”的決心。

  【結構圖解】

  【文本鏈接】

  與諸葛亮有關的歇后語

  ①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② 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己③ 門角里藏著諸葛亮——暗中盤算 ④諸葛亮放孟獲——欲擒故縱 ⑤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無還 ⑥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虛 ⑦諸葛亮的丑妻——家中寶 ⑧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 ⑨諸葛亮的錦囊——用不完的計 ⑩諸葛亮吊孝——假仁假義 (11)諸葛亮玩狗——聰明一世糊涂一時

  【基礎知識訓練】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崩殂(cú) 陟(zhì) 臧否(pǐ)費祎(yī)遺(wèi) 裨(bì)  性行(xíng)淑均 行(háng)陣 猥(wěi) 駑(nú)鈍 攘(rǎng)除  咨諏(zōu)善道

  2.填空

  ⑴作者:( 諸葛亮)是三國(政治家 )、(軍事家)。字(孔明 ),號(臥龍 ),謚號(忠武 ),后世稱其為(武侯 )。

  ⑵表:( 古代奏議的一種。用 于向君主陳說作者的請求和愿望)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⑴必得裨補闕漏 ( 闕通缺,缺點、疏漏) ⑵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簡通檢,選拔)

  ⑶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 有通又,整數后的零頭)

  4.解釋下列句子中古今異義詞。

  ⑴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指品質低劣、下流。)

  ⑵由是感激 ( 感激:感動振奮。今意指激動感謝。) 、

  ⑶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痛恨:痛心遺憾。今指十分憎恨。)

  ⑷誠宜開張圣聽(開張:擴大。今指商店開始營業。)

  ⑸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 秋:時,時期,時刻 今指四季中一個季節)

  5.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⑴遂許先帝以驅馳 (奔走效勞) ⑵當獎帥三軍 (激勵)

  ⑶后值傾覆 (值:遇,遇到)(恰逢,適逢,碰到) (傾覆:兵敗)⑷躬耕于南陽(躬:親自。)

  ⑸以光先帝遺德 ( 光:發揚光大) ⑹恢弘志士之氣 (恢弘:發揚擴大)

  ⑺引喻失義( 義:適當,恰當。) ⑻宮中府中 (宮中:皇宮中。 府中:朝廷中。)

  ⑼論其刑賞 (刑:罰。) ⑽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死 )

  ⑾陟(獎)罰(懲罰) 臧(善)否(惡)。⑿夙夜憂嘆 ( 夙夜:早晚)

  ⒀庶竭駑鈍 (駑鈍:比喻才能平庸) ⒁以咨諏善道 (咨諏:詢問)

  ⒂察納雅言(雅言:正言) ⒃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理:治)

  ⒄作奸犯科 (做奸邪事情) (犯科條法令) ⒅猥自枉屈 ( 降低身份 )

  6.理解性默寫

  ⑴分析蜀國(益州)當時形勢不利的客觀條件: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機存亡之秋也。

  ⑵作者分析當時有利的主觀條件: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⑶ 表達蜀國形勢危機,令人擔憂的語句: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機存亡之秋也.

  ⑷形成有利主觀條件的原因是:蓋追先帝之殊遇,預報之于陛下也。

  ⑸ 作者提出“開張圣聽”這一建議的目的是: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

  ⑹“妄自菲薄,引喻失義”造成的結果是:以塞忠諫之路也.

  ⑺ 體現“賞罰分明”的句子(第二段):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⑻強調依法辦事的語句::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⑼作者認為先漢興隆的原因是:“每與臣論此事”中”此”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的主要條件是:親賢臣,遠小人

  ⑽作者提出”親賢遠佞”建議的原因是:(從正反兩方面概括兩漢歷史經驗教訓的句子)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⑾寫作者生活恬淡,無意于功名利祿的語句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表明作者的志趣,抱負,品格高遠,生性超凡脫俗.不求功名,默默為蜀漢效力)

  ⑿概述”三顧茅廬”的故事即”感激”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

  ⒀作者為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愿為先帝奔走效勞的句子: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⒁本文形容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勇挑重擔的句子(贊美那些力挽狂瀾的傳奇人物的句子): 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⒂受命以來的心情是::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⒃受命以來的行動是: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⒄表明伐魏時機成熟的句子(出師前的有利物質基礎是):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⒅諸葛亮提到“先帝臨崩寄臣以大事”,“大事”指(寫出師表的戰略目標,自己的職分的句子)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⒆表達作者思想情感,貫穿全文的句子(諸葛亮一切行動的情感基礎是):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⒇作者對漢室劉氏父子衷心,可以用六個字概括為:報先帝,忠陛下.

  (21)作者向后主提出的希望是: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

  【創新能力應用】

  閱讀【甲】【乙】二文,完成第7~11題

  【甲】《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乙】郗超與謝玄①不善。苻堅②將問晉鼎③,既已狼噬梁、岐④,又虎視淮陰⑤矣。于是朝議遣玄北討,朝間頗有異同之論。唯超曰:“是必濟事。吾昔嘗與之共在桓宣武⑥府,見其使才皆盡,雖履屐之間⑦,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其必能立勛。”大功既舉人咸嘆超之先覺又重其不以愛憎匿善。

  〔注釋〕①郗(xī)超、謝玄:均為東晉大臣。 ②苻(fú)堅:十六國時前秦國主,在淝水之戰中被東晉打敗。③問晉鼎:圖謀奪取晉朝天下。④梁、岐:地名。⑤淮陰:地名。⑥桓宣武:即桓溫,東晉征西大將軍。⑦履屐之間:距離很小,此處指小事。

  7.解釋句子中加點的字。

  (1)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贈送) (2)將軍向寵,性行淑均(善)

  (3)郗超與謝玄不善(.善:好) (4)既已狼噬梁、岐(狼:像狼一樣)

  8.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皇宮中(身邊的近臣)和朝廷中(丞相府統領的官吏),本都是一個整體,獎懲功過、好壞,不應該因在宮中或在府中而異。

  (2)吾昔嘗與之共在桓宣武府,見其使才皆盡,雖履屐之間,亦得其任。

  我曾經和他一起在桓宣府中,發現他任用人才,都能盡量發揮別人的本領。即使是小事,也能盡到自己的責任。

  9.請用“∕”為【乙】文中畫線句斷句。(只斷兩處)

  大 功 既 舉 /人 咸 嘆 超 之 先 覺 / 又 重 其 不 以 愛 憎 匿 善

  10.【乙】文中郗超認為謝玄一定能完成北討苻堅的重任,他的根據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說說。

  答:郗超曾與謝玄共事,發現謝玄使用人才得當,做事細致,能使各人都發揮出他們的才干。(意思對即可)

  11.在【甲】【乙】兩個文段中,諸葛亮和郗超為國家舉薦人才的做法,體現了他們的優良品質。請根據文段的內容對兩人作簡要評價。

  諸葛亮:能扣住“公平嚴明、知人善任、親賢遠佞”來答即可

  郗超:能扣住“發現人才眼光獨到、力排眾議推薦人才、不計個人恩怨、心胸寬廣”來答即可。

  【乙文翻譯】

  東晉大臣郗超和謝玄不和。此時,前秦的苻堅準備發動進攻奪取東晉政權。占據梁岐之后,又對淮陰虎視眈眈。當時朝廷商議對策,打算讓謝玄北上討伐苻堅,世人對此頗有爭議。只有郗超說:“謝玄這個人率師北伐一定能成功。我過去曾經和他一起在桓宣武府中,發現他用人都能各盡其才,即使是小事,也能得到妥善的處理。由此推斷,他一定能建立功勛。”謝玄立大功后,當時的人們都贊嘆郗超有先見之明,又敬重他不因個人喜惡而漠視別人的長處。

  【綜合實踐】

  12.《三國》是一段撲朔迷離、魅力四射的歷史,《三國演義》是一部經久不衰、蕩氣回腸的小說。太多的經典故事、太多的杰出人物、太多的詩詞、歇后語、俗語、乃至京劇名段出自“三國”。我們學習了陳壽的《隆中對》諸葛亮的《出師表》后,班級開展了走進《三國演義》的綜合性實踐活動,請你參加。

  【娓娓道來知三國】

  ①唱《滾滾長江東逝水》,這段音樂同學們熟悉嗎?知道它是哪部電視劇的主題曲嗎?

  寫于哪個朝代?作者是誰?詞牌是什么?(明代 楊慎《臨江仙》)清初文學批評家毛宗崗父子在批《三國演義》的時候,將它作為開篇詞,從而流傳至今。)

  ②以下有名的三國故事,他們的主人公分別是誰?

  《火燒新野》(諸葛亮)《失街亭》(馬謖)《水淹七軍》(關羽)《青梅煮酒》(曹操劉備)

  【繪聲繪色說三國】

  好多故事都跟諸葛亮有關,你能說一些贊美諸葛亮的成語嗎?

  臨危不驚、足智多謀、胸有成竹、雄才大略 、運籌帷幄 、料事如神、神機妙算、出奇制勝、文韜武略、用兵如神、能說會道、能言 善辯、出類拔萃、忠心耿耿、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細嚼慢咽品三國】

  《三國演義》吸收了我國古代文言文的精華并加以通俗化,形成 一種特殊的語言風格,敘述描寫簡潔明快,氣勢充沛 ,生動活潑,收到了雅俗共賞的藝術效果。書中在刻畫人物、烘托環境時常常運用短小精悍的對聯,長的八言,短的三言,讓我們一起來賞讀。

  ①描寫人物外貌時:寫劉備“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寫關羽“丹鳳眼,臥蠶眉”;寫張飛“豹頭環眼,燕頷虎須”;寫馬超 “虎體猿臂,彪腹狼腰”;寫周瑜“姿質風流,儀容秀麗”;寫諸葛亮“頭戴綸巾,身披鶴氅 ”;寫魏延“面如重棗,目若朗星 ”;寫龐統“濃眉掀鼻,黑面短髯”。

  ②描寫人物品質時。寫曹操“有機謀,多權變 ”;寫孫策“招賢納士,屈己待人”;寫西涼兵“人人勇健,個個英雄”;寫諸葛亮妻 “上通天文,下察地理”;寫江東二美人大喬和小喬“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③描寫人物動作時。張飛 “圓睜環眼,倒豎虎須”;關羽“剔起臥蠶眉,睜開丹鳳眼”;荊州百姓“中箭著槍,拋男棄女 ”;寫曹軍“人如潮涌,馬似山崩”;寫東吳軍“勢如飛馬,疾似流星”;寫趙云 “渾身上下,若舞梨花 ,遍體紛紜,如飄瑞雪”;寫蜀軍“饑餐渴飲,夜往曉行”;寫蜀兵 “鞭敲金鐙響,人唱凱歌還”。

  ④描寫環境時。寫天氣“朔風凜凜,瑞雪霏霏 ”,“清風習習,細雨紛紛。寫景色“山如玉簇,林似銀妝”;寫襄陽“城上遍插旌旗 ,壕邊密布鹿角 ”

  【教學反思】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丨 |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中文字幕 | 日本天堂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 日韩区欧美国产区在线观看 | 午夜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性爱免费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