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識記、積累文中的生字、生詞。
2.研讀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
3.學習運用本文選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畫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質的寫法。
學習重點
研讀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
學習難點
學習本文運用選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畫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質的寫法。
資料助讀
1.作家作品:1881年誕生于浙江省紹興縣城一個逐漸沒落的封建家庭。1936年病逝于上海。原名周樹人,魯迅是他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開始用的筆名,現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偉大奠基人。我們在初中學過他的作品有《風箏》、《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社戲》
2.《朝花夕拾》是魯迅的散文集,題意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才拾起來”,是魯迅在中年以后回憶自己青少年時的經歷感受的集子,原題是《舊事重提》,我們前面提到的《風箏》、《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阿長和<山海經>》都是選自這一本集子。
3.簡介作者的留學目的
魯迅是抱著尋求救國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學醫的。1904—1906年在仙臺醫學專門學校學醫,他原準備畢業回來救治像他父親一樣被誤的病人的疾苦,來實現治病救人,救人救國的人生夢想。可魯迅最終并沒有成為一名醫生,他后來放棄了醫學,于1906年到東京開始從事文學活動,1909年回國后,繼續用文藝作為武器進行戰斗,成為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識記、積累文中的生字、生詞。
2.研讀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
一、自主學習(25分鐘)
學習任務1:識記魯迅生平及作品:(10分鐘)
魯迅,原名_______________,浙江紹興人。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小說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們學過的課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散文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們學過選自這個集的課文有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作者簡介,利用3分鐘背誦,然后到小黑板上默寫,相鄰同學相互檢查、糾錯)
學習任務2:學生初讀課文,完成學習目標1。(5分鐘)
【方法指導】建議邊讀邊圈劃出生字、生詞,并利用工具書結合課下注釋解決:字音、字形、詞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小組派出代表①到自己的黑板版塊去展示本組的生字、詞。其他組員檢查本組展示的內容并及時更正。)
學生任務3:選出你本組喜歡的一段進行朗讀。(10分鐘)
(各小組派出代表②進行賽讀,各小組根據朗讀的情感、流利程度、讀音、重讀等進行評論。)
二、小組合作探究(20分鐘)
學習任務1:精讀課文(10分鐘)
(1) 概括出在仙臺我與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件事。
【藤野先生為或(對、向)我做什么事,抓關鍵詞進行概括。】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小組派出代表③分別到所屬黑板版塊進行貼條展示
:學習任務2: 請你談談作者對藤野先生為什么有如此深厚的情感?(10分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學習任務)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品讀課文,賞析文章中含意豐富的語句。
2.學習抓住主要特征刻畫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品質的寫法。
一、小組合作探究:(10分鐘)
學習任務:品讀課文,重點體味下面的語句。
(1)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這表明了作者對清國留學生怎樣的情感與態度?從句中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貌描寫(白描手法)
“黑瘦”“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講課是“緩慢而很有頓挫”,衣著“模胡”,“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
——表現出先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藤野先生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并不為許多人所知道。
(藤野先生只是個普通人,作者為什么說他“偉大”,請結合具體事例談談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展示交流(15分鐘)
(展示交流學習任務)
三、訓練反饋(20分鐘)
學習任務:各小組談談本組對本課的感悟收獲。
例如:
本文幾筆勾勒出了藤野先生的外貌,通過學習本文寫人抓特征的白描手法,寫出自己的外貌或選取典型事例寫出自己的性格特征。
【寫法指導】
善于用典型事例表現人物,這是我們應該掌握的一種重要的寫作技巧。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有一些最使你感動,且能表現文章主題的典型事例。我們要善于選擇一件或幾件典型事例,去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現文章的主題。那么怎樣選擇典型事例呢? 第一,選擇的典型事例應該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第二,選擇的典型事例必須能突出文章的主題。
(各小組分別派出代表④進行展示)
第三課時
一、 學習目標
通過研讀典型事例,理解分析人物形象
二、能力提高
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
父親的茶
父親的故事是講不完的。每當我想敘說的時候,總是淚眼婆娑,脆弱的心似乎經受不住感情潮水的激蕩。
父親一生坎坷,經歷過許多傷心的事情。不幸養成了他豁達的性格。當爹當娘的體會,又使他遇事常為別人著想。鄰居待客借碗他連鍋都給,對兒孫們的體恤,更是無微不至,傾其所有。而他自己卻極其節儉,舍不得吃穿,更不動煙酒,惟一愛好就是喝幾口茶水。
我們小的時候,家境不好,父親買不起好的茶葉,喝的是一些茶葉末兒,每斤一塊錢左右。而一斤茶葉,父親最少要喝半年,每次喝茶,總是先泡后熬,能把茶葉煮熟,茶雖淡而無味,父親喝起來卻很香甜。我想,這哪叫品茶,這叫給水染色。
大學畢業后,我分配到陜南安康,而陜青的產地就在紫陽。每年新茶下來,我都要買些分送外地的朋友。當然,首先想到的是父親。可每次送茶回家,看的卻是父親的臉色。他講:“毛尖茶味淡沒勁,我不愛喝。”挺生氣的樣子。他只要喝三五元錢買的大葉茶。后來,我才明白,父親是怕我花錢,因為每次留下的茶葉,父親自己舍不得喝,只有家里來了尊貴的客人,或者他的老朋友來了,他才泡上一杯,請人家品嘗。結果新茶變成了陳茶。有的甚至發了霉,他自己還是舍不得喝。多少年過去了,家境好轉,父親有了許多茶葉:有江蘇的碧螺春、湖南的湘尖、云南的沱茶和銀川的三泡臺,甚至還有孫子出國給爺爺帶回的日本茶葉,這些卻都成了他的展品,用來在鄰里面前炫耀兒孫們的孝敬。我想,許多茶他一生恐怕都不知味道,他只喝他的大葉茶。
父親活了85歲。到了晚年,他患上了老年病癥,眼前的事情轉眼就忘,過去的事情卻記得清清楚楚。神志不清的時候,總是用包背起兒孫們孝敬的茶葉說是要給別人開茶話會,誰也攔不住的。一段時間竟成了笑話,讓鄉鄰們傳說。
春節前夕,父親講縣上要開茶話會,請他參加。其實根本沒有的事情。家里人稍不留神,父親就走失了。一家人急得都要瘋了。兄嫂和叔伯鄰里找遍了縣城周圍的村村鎮鎮、溝溝坎坎,我和妻子走遍了大街小巷,總算找到他了。見到父親,我非常心酸,老人一臉灰土,滿身泥濘,不知受了多大的罪,嘴唇都干得發裂。也許是見到了我們,父親非常高興。吃過飯休息了一陣,他就要領孫女上街。走了一段路,女兒見父親的嘴在不停的嚅動,就好奇地問:“爺爺你在吃什么?”父親沒有回答,只是輕輕地笑了笑。又走了一陣,父親畢竟年邁體弱,體力不支,說他要休息。在路旁剛一坐下,父親又從口袋里掏出什么喂進了嘴里。這時,女兒一直盯著爺爺,等他再要掏的時候,女兒抓住父親的胳膊,掰開父親的手掌一看,吃驚地喊道:“爺爺你怎么在吃茶葉?剛才媽媽倒的茶水你都不喝,為啥你要干吃茶葉?”父親摸著孫女的頭深情地說:“爺爺老了,水喝多了,要上廁所,省城太大,又不好找,耽誤時間怕你玩不開心,我嚼點茶葉也能提精神。”聽著父親的話,妻子的眼圈紅了,女兒哭了,我的淚水也奪眶而出。我在心里呼喊:“父親,我們情愿受你的拖累……”
清明節前,新茶快要下來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安葬老人的時候,女兒一定要給爺爺帶去許多的茶葉,侄女也給爺爺帶去了上好的茶具。父親入葬的時候,天下起了小雨,遍地的油菜花開得正黃。
1.我們讀過不少寫父親的文章,比較而言,你覺得本文在構思上有什么獨特之處?
2.“父親的故事是講不完的”,本文主要寫了有關父親的哪幾件事?
3.“大學畢業后,我分配到陜南安康,而陜青的產地就在紫陽。每年新茶下來,我都要買些分送外地的朋友。當然,首先想到的是父親。可每次送茶回家,看的卻是父親的臉色。他講:‘毛尖茶味淡沒勁,我不愛喝。’挺生氣的樣子。”這里,作者對父親的神態和語言描寫其作用是什么?
4.本文中的父親舍不得喝兒子孝敬的好茶葉,結果新茶變成了陳茶,有的甚至發了霉,他自己還是舍不得喝。你怎樣理解這一情節?
5.分析文中父親的形象。
6.“父親入葬的時候,天下起了小雨,遍地的油菜花開得正黃。”試對這一結尾寫幾句評點,說說它好在哪里。
華老師,你在哪里?
小學二年級時,我們班換了一位老師叫華霞菱,女,剛從北平師范學校(簡稱北師)畢業,二十歲左右,個子比較高,臉挺大,還長了些麻子,校長介紹說,她是“北師”的高材生,將擔任我們的級任(猶今之班主任)老師。
華老師對學生非常嚴格,尤其對一些“壞學生”特別嚴厲,我們都認為這個老師很厲害,怕她。但她教課、改作業實在是認真極了,所以,包括被處罰得哭了個死去活來的同學,也一致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老師。誰說小孩子不會判斷呢?
小學二年級,平生第一次作造句,第一題是“因為”。我造了一個大長句,其中有些字不會寫,是用注音符號拼寫的。那句子是:
放學以后,看到妹妹正在澆花呢,我很高興,因為她從小就不懶惰。
華老師在全班念了我這個句子,從此,我受到了華老師的“激賞”。
但是,有一次我出了個“難題”,實在有負華老師的希望。華老師規定,“寫字”課必須攜帶毛筆、墨盒和紅模字紙,但經常有同學忘帶致使“寫字”課無法進行,華老師火了,宣布說再有人不帶上述文具來上寫字課,便到教室外面站壁角去。
偏偏剛宣布完我就犯了規,等想起這一節是“寫字”課時,課前預備鈴已經響了,回家再取已經不可能。
我心亂跳,面如土色。華老師來到講臺上,先問:“都帶了筆墨紙了嗎?”
我和一個瘦小貧苦的女生低著頭站了起來。
華老師皺著眉看著我們,她問:“你們說,怎么辦?”
我流出了眼淚。最可怕的是我姐姐也在這個學校,如果我在教室外面站了壁角,這種奇恥大辱就會被她報告給父母……天啊,我完了。
全班都沉默著,大家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那個瘦小的女同學說話了:“我出去站著吧,王蒙就甭去了,他是好學生,從來沒犯過規。”
聽了這個話或真是地處逢生,我喊道:“同意!”
華老師看了我一眼,搖搖頭,嘆了口氣,厲聲說了句:“坐下!”
事后她把我找到她的宿舍,問道:“當×××(那個女生的名字)說她出去站而你不用去的時候,你說了什么來著?”
我臉一下子就紅了,我無地自容。
這是我平生受到的第一次最深刻的品德教育,我現在寫到這兒的時候,心仍然怦怦然,不受教育,一個人會成為什么樣呢?
華老師有一次帶我去先農壇參加全市中小學生運動會,會前,還帶我去一個糕點吃了一碗油茶,一塊點心,這是我平生第一次“下館子”了,這種在糕點鋪吃油茶的經驗,我借用了寫到《青春萬歲》里蘇君和楊薔云身上了。
運動會開完了,天黑了,擠有軌電車時,我與華老師失散了,真擠呀,擠得我腳不沾地。結果,我上錯了車,我家本來在“西四牌樓”附近,卻坐了去“東四牌樓”的車,到東四,仍然下不來車,一直坐到了北新橋終點……后來我還是找回了家,從此,我反而與華老師更親了。
我們上三年級,級任老師就要換的,因此,華老師就不再教我們了,此后也有許多好老師,但沒有一個像華老師那樣細致地教育過我。(選文有刪改)
1.根據要求分析文中劃線句子。
(1)“華老師看了我一眼,搖搖頭,嘆了口氣”表現了華老師怎樣的心情?
答:
(2)“我臉一下子就紅了,我無地自容“,”臉紅”和“無地自容”的原因是什么?
答:
2.本文敘事詳略得當,哪一件事詳寫?哪幾件事略寫?這樣處理詳略有什么好處?
答:
3.綜觀全文,說說華老師具有哪些優秀品質?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
答:
4.你認為本文語言的突出特色是什么?請結合文中的具體語句略加分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