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題一】
1、甲詩“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借用典故,以魏尚自比,抒發了詩人渴望被朝廷重用愿望;“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用“射天狼”來表達自己殺敵報國的雄心壯志。乙詩主要表現了對于亡妻綿綿不盡的思念和心中的哀傷。從“不思量,自難忘”和“料得年年腸斷處”可以看出。(共2分)
2、甲詩用月比喻拉滿的雕弓,塑造了挽弓勁射,英武豪邁的詩人形象;乙詩則是用冷月的孤寂和悲涼的色彩,來烘托自己悲涼的心情,表達對亡妻的深深思念。(4分)
3.(2分)A
4.(4分)譯文:劉備說:“您和他一起來。”劉備就去拜訪諸葛亮,總共去了三次,才見到。
5.(3分) “許”是答應、許諾的意思。諸葛亮為報答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遂許先帝以驅馳”,而一“許”便是二十一年。在歷經了無數“危難”后,如今又要“出師”,繼續為劉備的遺志“北定中原”而“驅馳”,這仍然是對“許”的踐行。一個簡單的“許”字,讓我們讀出了諸葛亮對劉氏父子的一份真情、一片忠心,也使我們感受到了他信守承諾、一諾千金的高尚人格。
6.(3分)諸葛亮的擔心不是多余的。劉備把國家大事都托付給諸葛亮,這是對諸葛亮的信任。如果諸葛亮辜負了這份信任,也就等于說劉備有眼無珠、看錯了人,那“先帝之明”當然受損,甚至就不能成立了。從諸葛亮的“恐”可以看出他把這份信任看得很重,努力維護著劉備的明君形象。“恐”也是諸葛亮為報答劉備知遇之恩而鞠躬盡瘁的真切內心寫照。
7. 一是閱讀或看的意思,閱讀岳飛手書的前后出師表及其事跡[評分]2分;二是瞻仰、領悟的意思,瞻仰岳飛,領悟岳飛的精神人格。[評分]2分
8. 交代寫作背景,反映滾滾紅塵中欲浪拍天的現代生活;[評分]1分 形成對比,表現我對縱情享樂的蕓蕓眾生的反感和不滿;[評分]1分 反襯岳飛精神人格的高貴;[評分]1分 引出話題,揭示寫作目的。[評分]1分
9. [答案]將岳飛手書的前后《出師表》的碑帖帶回家。 [評分]3分
10. [答案]岳飛的精神人格即是民族的精神人格;表現了對岳飛無比敬仰、愛戴的情感;表達了對官員窮奢極欲的義憤;呼喚、期待人們對英雄神明的尊敬。[評分]1句1分共4分
【習題二】
1、還有“月”“板橋霜”,月尚未落,板橋結霜,可見其早。②由名詞連綴成句,一字一景,收到了蒙太奇的效果。
2、“鳧雁滿回塘”表現了春回故鄉、野鴨滿塘的溫暖意境。通過這個溫暖的鄉夢反襯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對家鄉杜陵深切的思念。
3、處所,這里指張良身邊。 4、表示大概的數目。 5、 因為 6.替(老人)
7、C
8、D
9、老人走了一里路左右,又回來,對張良說:“你這個年輕人可以教育!五天后早晨,跟我在這里再見面。”
10、D
11.(4分)“歌唱”指:煮魚時候的聲響;冬夜廚房里的歡笑。(2分)情感有:家人的溫馨與快樂;關愛給他人帶來的溫暖。(2分)
12.(4分)(1)家的中心或吸引全家人的地方。(2分)(2)給家人帶來快樂后的滿足感。(2分)(答“給家人買回了魚”,給1分)
13(4分)(1)“罡風嗚咽”營造出夜晚的寒冷氣氛,反襯家中的溫馨。(2)用“溫度升高”“熱量突圍”烘托我們逐漸增多的歡樂。(3)暗示對孤寡老人的關愛之情。(每點2分,答出任意2點即可)
14(6分)大姐:期待吃魚而又裝著不在乎。二姐:迫不及待想吃魚,我和妹妹:因為即將吃魚,歡快難抑。(每點2分)
15(4分)觀點(2分)。要點:艱難里需要以親情溫暖家人,需要以關愛溫暖別人。結合實際,闡述清楚。(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