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體會富有情趣的語言和判斷多種說明方法。
2、能力目標:了解以人為本的現代城市建設理念和人生感悟。
3、情感目標:建立一種開放的現代城市建設理念,培養對社會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及其教學難點
1、教學重點:
“綠墻”的創意和價值。
2、教學難點:
精當嚴密又不乏情趣的語言和多種說明方法的綜合運用。
教學手段及其教學方法
1、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2、教學方法:誦讀、圈點、討論
課前準備
熟悉文本,收集資料。
教學時數
1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及其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們在前面學了兩篇談“綠”的散文。“綠”是一種顏色,“綠”是種向往……下面請同學們說說下列詞語中的“綠”字的具體含義:
綠色食品、綠色通道、綠色奧運、綠墻
什么是綠墻呢?墻隨處可見,不同時期不同式樣的墻所起的作用也不盡相同,遠古的柵欄,抵御了野獸的襲擊;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抵住了敵人的入侵;蘇州園林那隔而不隔的花墻,則增添了景致的深度……那么我們今天所說的“綠墻”究竟是什么?有何價值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宋淑遠的《環球城市風行綠墻》,希望大家從中找到答案,受到啟發。
二、初讀感知
1、用圈點批注的方法讀第1、2自然段,重點研究數據的意義。
明確: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圍墻的安全功能也基本消失,不再具有存在的價值。
2、用圈點批注的方法閱讀3、4自然段,體會外國圍墻與中國圍墻的不同之處。
3、用圈點批注的方法閱讀5—13段,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弄清下列問題:
(1)這幾段與3、4是什么關系?
(2)作者以哪幾個國家為例介紹外國圍墻的特征的?
(3)這些國家的圍墻各具有怎樣的特征的?
(4)這些“綠墻”有什么樣的共同特點?在環境保護方面有什么樣的價值?
明確:節約用地,節約建筑造價,增加綠化面積,擴大視野,改善景觀,美化、凈化城市環境,減噪防塵,凈代空氣,調節溫度。
4、為什么首先介紹巴西的“植物墻”(首推)?小組討論后質疑、師生答疑。
(1)巴西首都巴西利亞人均綠地近百平方米,雄踞世界第一。(2)用法律確定了綠化的地位。(3)巴西城市綠化的成果顯著:人類文化遺產,生態之都。
5、小結性提問:造成中外圍墻差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作者認為現代中國城市應該提倡建筑怎樣的圍墻?
我國以綠墻代替磚墻,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環保的需要。中國建造綠圍墻勢在必行。國務院早就出臺了城市綠化條例,把城市綠化建設納入了城市總體規劃。
三、精讀深思
1、通過剛剛的學習,我們已經初步了解了綠墻,而各國的綠墻也的確各有千秋,請你選出你最感興趣的一種,評價一下這種現象,說說你為什么對他感興趣(可從創意、造型、價值等方面考慮)
2、這是一篇說明文,文中運用多種說明方法,請在課文中畫出幾處典型的例子,并分析其作用。
四、賞讀延展
1、學完本文,你覺得在發展城市的同時,應如何來進行環境保護?
2、中國的圍墻要不要拆?
五、總結升華
圍墻不僅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象征,更是一個民族精神與胸懷的象征。近代歷史上的恥辱,使我們不敢與世界進行大膽的交流,使我們缺乏海納百川的。昔日的長城為我們贏得了世人贊嘆,今天的圍墻能為我們留下什么呢?
六、完成補充習題
1、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錯別字,然后在下表中作相應的訂正
(1)市府下令拆除十多個單位擅自修建的磚石圍墻,使今日的阿布賈磚石圍墻決跡。
(2)只見樹木蔥籠,芳草如蔭,根本找不到圍墻樣的建筑。
(3)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人均綠地近百平方米,雄居世界第一。
錯別字
決
籠
蔭
居
訂 正
絕
蘢
茵
踞
2、選詞填空
(1)建筑物在“圍墻”內若隱若現,既不損壞城市的環境整體美,也不 D (A、妨害 B、損害 C、阻礙 D、妨礙)
(2)別墅區則以矮喬木和灌木叢為籬,以不 D (A、阻擋 B、遮蓋 C、覆蓋 D、遮擋)建筑物為準。
3、閱讀下面的文句,按句后括號內的要求答題
(1)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城市綠色圍墻建筑,首推巴西的“植物墻”。(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作者認為巴西的“植物墻”是世界上最有特色的城市綠色圍墻建筑的依據)
因為巴西的“植物墻”制作特殊,審美價值和實用價值大,首都巴西利亞人均綠地面積又為世界第一。
(2)中國筑圍墻已有幾千年歷史。圍墻雖有安全、分界的功能,但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已沒有多大作用。(結合語境,說說作者為什么這樣說)
因為以綠墻代替磚墻,既可節約用地與建筑造價,又能美化家園、保護生態環境和改善居住條件。
4、閱讀課文,用簡明的語言概述“綠色圍墻”的主要特點。
美化環境,改善人居條件,生態環保,經濟實用。
5、恰當地運用說明方法能更好地展示事物的特征。請你從課文中任選一例,具體說說作者運用了某種說明方法后語言表達方面的特點。
【示例】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公共單位的圍墻總長500多萬千米,可繞地球125圈,占地面積1100平方千米,加上兩側墻腳不能利用的死角,共達3350平方千米。
【分析】運用了列舉數字的說明方法,從觸目驚心的具體數據中,我們清晰地看到了我國舊式圍墻造成的土地資源的驚人浪費。
6、課文是一篇說明文,可課文中有些地方將說明和描寫融合在一起。請闡述這樣寫的作用并具體舉例分析。
【作用】這樣寫可以增強說明的效果和文章的可讀性。
【舉例】砌墻壘門的材料是填滿泥土的塑料磚,磚的孔洞向外,里面種植花草蔬菜。苗木出土后,伸出洞外,彎曲向上吸收陽光,怒放各色花朵,結出苞米棒、向日葵、辣椒等,長短不一地垂掛著絲瓜、葫蘆等,真是一墻青菜,滿門鮮花。
【分析】這兩句讀來生動活潑,充滿情趣,既是準確的說明,又是形象的描繪。如“伸出”一詞具有很強的動態感,“彎曲向上”既說明了具體形態和彎曲的方向,又是逼真的描繪,“怒放”表現了花朵的數量多,也寫出了花的情態,“長短不一”側重于準確說明,“垂掛”側重于形態的描寫。
7、研讀課文最后兩段,回答問題
“近年來,我國的上海、天津……改善居住條件的需要。”
(1)第一段是怎樣說明我國以綠墻代替磚墻不僅可行而且也有很好的效果的?
第一段介紹了我國近年來一些城市所建綠墻的效果,舉了我國上海、天津、廣州、大連等地拆圍墻,建綠墻的例子,說明可行、效果好。
(2)第二段是怎樣闡述以綠墻代替磚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
第二段通過引用、對比,說明圍墻的功能隨著時代的變遷發生了變化,以綠墻代替磚墻實在好處太多,此舉十分重要且有必要。
8、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探究題
“如果你是個‘小氣鬼’……補貼預算達160億日元。”
如果說“綠墻”是生態、環保且有利于改善人類居住、生存和發展條件的建筑,那么人類居住的房屋也同樣有綠色的。上文中作者就將“太陽能”住宅稱之為“綠色住宅”。請你認真閱讀這段選文,結合你所掌握的知識,簡要說說作者為什么會將太陽能住宅歸為“綠色住宅”一類。
這里的綠色主要說的是環保。太陽能住宅能夠實現節約能源、減少污染、減少事故等。
布置作業
完成補充習題3、4、5題
教學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