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九年級寒假練習: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閱讀(六 )隆中對(節(jié)選}(12分)
亮答曰:“·…¨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共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羊土,高祖因之以戍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圖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剎寸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內(nèi)修改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蔣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先主日:“善!”于是與亮情好日密。
1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4分) (1)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2)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3)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4)于是與亮情好日密
18。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蔣軍者乎?
19。諸葛亮認為劉備可以擔當“成霸業(yè),興漢室”重任的自身條件是什么?(用文中原話回答(2分)
20.劉備的一個“善”字意味深長,請寫出“善”的內(nèi)涵。(3分)
文言文閱讀(七 )
閱讀《岳陽樓記》中的文段,回答文后7—10題。(13分)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7.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4分)
(1)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居:
(2)是進亦憂,退亦憂 進:
(3)微斯人,吾誰與歸 歸: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
8.將下面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9.“微斯人,吾誰與歸?”是一個反問句,它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10.當今社會,有的人過分看重物質(zhì)和金錢,斤斤計較個人得失;兩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卻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理想境界。請結(jié)合這兩者談談你的認識。(3分)
文言文閱讀(八 )
【甲】子墨子見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此為何若人?”王曰:“必為有竊疾矣。”
子墨子曰:“荊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荊有云夢,犀兕麋鹿?jié)M之,江漢之魚鱉黿鼉?yōu)樘煜赂唬嗡^無雉兔鮒魚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荊有長松文梓楩楠豫章,宋無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X|k |B 1 . c|O |m
(選自《公輸》)
【乙】子墨子自魯即齊,過故人,謂子墨子曰:“今天下莫為義,子獨自苦而為義,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處①,則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則食者眾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為義,則子如②勸我者也,何故止我?”
(選自《墨子》)
注釋:①處:閑居。②如:應該,應當。
9.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只標一處)(1分)
荊 之 地 方 千 里
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
⑴舍其文軒( ) ⑵此為何若人
⑶過故人( ) ⑸則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 )
11.翻譯句子。(2分)
⑴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
⑵子不若已。
12.【甲】文表明了墨子 的主張;【乙】文劃線句子體現(xiàn)了墨子 的品質(zhì)(2分)
文言文閱讀( 九 )
閱讀【甲】【乙】兩文,回答9-12題。(共8分)
【甲】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選自《戰(zhàn)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虞愿字士恭,會稽余姚人也。元嘉末,為湘東王國常侍。帝以故宅起湘宮寺,費極奢侈。以①孝武莊嚴剎七層,帝欲起十層。不可立,分為兩剎,各五層。新安太守巢尚之罷②郡還,見帝,曰:“卿至湘宮寺未?我起此寺,是大功德。”愿在側(cè)曰:“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賣兒貼婦錢,佛若有知,當悲哭哀愍,罪高浮圖③,有何功德?”尚書令袁粲在坐,為之失色。帝乃怒,使人驅(qū)下殿。愿徐去無異容。以舊恩,少日中,已復召入。
(選自《南史·虞愿傳》,有改動)
【注】① 以:因為,由于。 ② 罷:離開。 ③ 浮圖:佛塔。
9. 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2分)
⑴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 私:
⑵ 愿徐去無異容 徐:
10.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下列語句。(2分)
⑴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譯文:
⑵ 以舊恩,少日中,已復召入。
譯文:
11.鄒忌面對妻、妾、客不同程度的贊美,從“不自信”到“暮寢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樣的品質(zhì)?(2分)
12.面對帝王的錯誤,鄒忌和虞愿都有所進諫,二人的方法有何不同?你更喜歡哪種?說說原因?(2分)
文言文閱讀(十 )
(二)(9分)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節(jié)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2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4分)
(1)鄒忌修八尺有余 (2)朝服衣冠
(3)暮寢而思之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22.鄒忌“孰視之”又“窺鏡而自視”,說明他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