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練習(xí)題
一、基礎(chǔ)知識
1.填空。
(1)本文作者是____代__ __家。字_ ___,自號__ __,又號__ __,著有 《 》
(2)本文是作者被貶為_ ___時所寫,它的姊妹篇是《 》
(3)文中描寫山間朝暮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4)文中描寫山間四時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5)奠定全文抒情墓調(diào)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照應(yīng)“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
A. 環(huán)滁(chú) 林壑(hè) 蔚然(wèi) 瑯琊(yá)
B. 翼然(yì) 輒醉(zhé) 釀泉(nibng) 繁陰(fán)
C. 酒洌(1iè) 野蔌(shù) 傴僂(yǐ lǚ) 觥籌(gōng)
D.頹然(tuí) 蒼顏(cāng) 提攜(xié) 喧嘩(xuān)
3.下列加點字釋義有誤的一項是 ( )
A. 翼然臨于泉上(靠近) 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C.野芳發(fā)而幽香(香花) D.佳木秀而繁陰(秀美)
4.為下列加點字選擇正確的義項。
(1)雜然而前陳者 ( )
A.擺開 B.陳列 C.姓氏 D.陳舊
(2)觥籌交錯 ( )
A.酒籌 B.籌略 C.統(tǒng)籌 D.謀劃
(3)負(fù)者歌于途 ( )
A.背著 B.拿著 C.帶著 D.拉著
5.寫出下列各句運用的修辭方法。
(1)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 )
(2)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 ‘” ( )
(3)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 )
(4)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 )
二、課內(nèi)閱讀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
(1)翼然臨于泉上( ) (2)飲少輒醉( )
(3)太守自謂( ) (4)醉翁之意不在酒( )
2.作者自號醉翁的原因是什么?
3.選文中包含的一個常用成語是__ ___,它的常用意義是
___ __。
4.選文寫景,首先寫_ ____,其次寫___ __,最后
寫__ ___ 。
5.本文寫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參考答案:
一、1.(1)宋 文學(xué) 永叔醉翁 六一居士 《歐陽修散文選集》 (2)滁州知州《豐樂亭記》(3)日出而林霏開 云歸而巖穴暝 (4)野芳發(fā)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陰 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 (5)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間也 (6)蒼顏白發(fā) 頹然乎其間者 太守醉也 2.C 3.D 4,(1)A (2)A (3)A 5,(1)比喻 (2)設(shè)問 (3)對偶 (4)設(shè)問
二、1.略 2.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3.醉翁之意不在酒 本意不在此或別有用心 4.山 泉亭 5.以美景寄寓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