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九年級上冊《綠》說課稿

發布時間:2017-10-31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九年級《綠》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 朱自清先生的寫景散文:《綠》。整個說課分為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學情分析、教學法運用、教學程序等幾個方面。

  一、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九年級(上冊)教材第六單元第一課第二課時。本單元是一組以“ 綠”為主題的課文,重點是讓學生逐漸養成讀書動筆的習慣。《綠》是這一單元的第一課,在本單元中起主導作用。

  二、學情分析

  知識現狀: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對生活的認知也不斷加深,并且在之前的課程中,他們已經學習了一定數量的散文,對散文的基本特點具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

  學生狀況:根據聾啞學生的認知特點,對直觀形象的知識接受較快,閱讀感悟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我注重了通過多種感官協調配合進行缺陷補償。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熟讀課文內容,領略梅雨潭的自然美,鞏固掌握“移步換景”的寫景方法。

  過程與方法:

  學習“圈點批注”的讀書方法,以誦讀為主,在讀中品味準確、形象、富于情感、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作者對美好境界的熱情贊美,培養自己熱愛自然的情感和保護自然的意識。

  依據新課標,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為:

  在誦讀中品味語言之美,初步掌握圈點批注的讀書方法,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和保護自然的意識。

  四、說教學法

  本文采用的教學法為:讀書指導法、多媒體演示法、合作探究法、練習法。

  五、說教學程序

  本課課堂教學共分為六個環節:分別是:

  一、情景導入——感受綠之生命。 二、溫故知新——尋找綠的蹤跡。

  三、合作探究——觸摸綠的脈動。 四、圈點批注——欣賞綠的神韻。

  五、熱愛生命——保護綠的環境。 六、分類練習——再現綠的蘊義。

  一、情景導入——感受綠之生命。

  (板書綠)提問:“你聯想到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后,教師引導學生再次聯想:“假如你是一位畫家,你將怎樣表現出眼前的綠?”“假如你是一位作家,你將會用怎樣的語言來表現心里所想的綠色?”請大家自由發言。

  同學們,以綠畫圖,綠色養眼;以綠寫作,綠色養心。綠色始終是文人厚愛的一種色彩。有很多描寫綠色的優美詩句流傳至今:“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今天,讓我們跟隨朱自清先生一起去欣賞他筆下那綠色的梅雨潭。(板書課題綠及圖形)

  對于聾啞學生來說他們比較擅長繪畫,所以第一個問題很容易回答,但是第二個問題卻難倒了他們。教師可以緊抓這個契機,引出課題。這個導入通過自由想象和引用古詩句起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主體的角色的作用.

  二、溫故知新——尋找綠的蹤跡

  同學們,溫故而知新,讓我們一起來回憶:

  1、朱自清先生游覽的路線是什么?

  2、作者采用的寫景方法是什么?請同學們自由回答

  (板書:移步換景:梅雨瀑——梅雨亭——梅雨潭)

  本環節通過提問教學引導學生誦讀課文,復習鞏固移步換景的概念和方法,使學生掌握文章的內容,理清寫景的順序,為以下環節中對文章的深入分析起到了鋪墊作用。

  三、合作探究——觸摸綠的脈動

  同學們,睜大善于發現美的眼睛,拿起手中的相機去捕捉那令人驚詫的“綠”的瞬間,請大家跟隨作者去看看他觀賞景色時的觀察點、拍攝角度、和主要景物及其主要特征。請同學們重點閱讀課文第二、三段后,分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展示表格后課件出示表格。)

  本環節中,學生帶著問題第一次詳讀課文的重點段落,通過小組合作自主讀、議、探、說,展示交流合作學習的成果。充分理解移步換景的運用,掌握文章的結構和內容。

  三、圈點批注——欣賞綠的神韻

  1、鏡頭已經定格到了梅雨潭,接下來讓我們駐足梅雨潭,欣賞他那醉人的綠。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個好的讀書方法可以使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咱們來學習一種新的讀書方法:圈點批注。(板書:讀書方法:圈點批注后出示課件)

  在本環節中,教師引導學生懂得圈點批注的概念和常用符號。并運用圈點批注的讀書方法再次閱讀、賞析課文重點段落第三自然段。

  2、同學們,朱自清先生是怎樣將梅雨潭的美描寫的這樣淋漓盡致?他運用了哪些法寶呢?請同學們小組討論、尋找答案。

  學生自由閱讀后發言,找出重點段落中運用了比喻、對比和聯想等修辭方法的句子,師生共同欣賞品讀。(課件)

  3、作者的法寶就是運用了比喻、對比、聯想的修辭手法,讓我們如身臨其境一般,感受到了梅雨潭的美。對生活充滿熱愛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在誦讀中,你感受到作者怎樣的情感呢?(課件)

  在本環節中,引導學生多次誦讀課文,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圈點批注的讀書方法,還可以掌握多種寫作手法和感受作者情感完成這節課的重難點和教學目標。

  五、熱愛生命——保護綠的環境

  同學們,梅雨潭綠色的風景使我們心馳神往,你是否也想生活在這樣一個綠色的環境中呢?綠色的環境對我們的生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請你觀看這段話后,想想應該如何保護身邊綠色的自然環境呢?(課件)

  在這一個環節中,我創設情境使學生們課內向課外延伸,讓學生閱讀后,自由發言,談談閱讀后的體會,提出保護環境的方案。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理解作者對美好環境的贊美,培養自己熱愛自然的情感和保護自然的意識。引導他們在以后的生活中懂得熱愛自然、保護環境,要從身邊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

  六、分類練習——再現綠的蘊義。

  請你初當評論家:(A組同學完成練習1,B組同學完成全部練習。)(課件)

  1、與同學交換自己圈點批注的內容,在受到啟發的基礎上修改自己的批注。

  2、介紹自己的方法,并對別人的批注提出不同的看法。

  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我采用分類練習的形式,將學生分為兩組,A組為能力較強的同學,B組為能力較差的同學,在完成正常的學習任務之余沒有過多的學習負擔,同時引導學生正確評價他人和自己的學習成果,并能吸取別人優點彌補不足,體現了素質教育和分層次教育的要求。

  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課件)

  請學生們自由的談談在本節課中,你發現了什么問題,學會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學習方法,感受到了怎樣的情感。

  本環節一方面可以了解學生在課堂上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尊重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課后作業:請用圈點批注的方法閱讀《 囚綠記》

  本環節可以使學生在課后繼續鞏固練習課堂上掌握的學習方法,以獲得知識,提高學習技能。

  說課小結

  以上,我主要說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闡明了“為什么這樣教”。體現了本人的“自主探究學習”的教學模式:學生與文本作者對話,積蓄探索文本的情感——學生與文本對話,走進作者的心靈世界——學生與自我對話,升華情感,提高人文素養。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 日本高清午夜色 | 精品国产肉伦伦在线观看 | 日韩按摩在线一区 | 在线看片a免费人成视频 |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