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蘇教版附答案)

發布時間:2017-10-14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導語:下面是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歡迎同學們過來練習和測試,了解自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幫助自己更好地學好語文。

  一 知識積累與運用24分

  (一) 根據提示默寫。(每一橫線1分,共10分)

  1《關睢》第一節中寫文靜美麗的姑娘才是小伙子的理想配偶的詩句是:“ , 。”

  2、在《蒹葭》中用反復吟詠的形式創造可望而不可及的虛幻意境,蘊涵執著、熾列的相思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復行數十, 。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4、《陳涉世家》中,陳涉、吳廣起義時提出的口號是: , .

  二 根據拼音寫漢字(2分)

  “豆腐西施”楊二嫂凸顴骨,薄嘴唇,兩手搭在bì( )間,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里細腳líng( )仃的圓規。……然而圓規很不平,顯出鄙yí( )的神色,仿佛chī( )笑法國人不知道拿破侖,美國人不知道華盛頓似的,……

  2.左圖是北京奧運會的會徽,它是從1985件全球應征的有效作品中脫穎而出,并在眾多專家的幫助下進行了多次修改而最終產生的。它的成功之處就在于“當世界另一端的人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就會感覺到這是中國的,能傳達出基于悠久歷史傳統沉淀之上的現代感”。請你探究一下該會徽是如何傳達出我國悠久歷史傳統文化的。4分

  3. 下列句中劃線詞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 對犯錯誤的同學,我們應認真地指出他的特點,真誠地幫助他,不能諱疾忌醫。

  b. 放暑假了,李明參加了旅行社組織的“海南三日游”活動,他那被曬黑的飽經風霜的臉,讓人聯想起亞熱帶的陽光。

  c. 我們就是要虛張聲勢,把全班同學的學習熱情鼓起來。

  d. 你們學校打籃球的水平實在高,我們甘拜下風

  4. 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2分)

  a..語言流暢是衡量文章好壞的重要標準之一。

  b.我們要認真克服并隨時發現自己的缺點。

  c.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使他的成績有了很大進步。

  d.只有堅持不懈的刻苦努力,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5.詩歌賞析 閱讀下面兩首詠柳詩答題 4

  詠 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詠 柳 (曾 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 兩首詩的作者對柳的態度有什么不同?2

  (2) 兩首詩雖然寫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點展開聯想,請分析兩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點,而由此聯想到了什么。2

  古文閱讀題 閱讀《桃花源記》,回答問題。(12分)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1.解釋下列加橫線詞語在文中的含義。(4分)

  ①屋舍儼然( ) ②阡陌交通( ) ③尋向志志( ) ④尋病終( )

  12.陶淵明在封建文人中屬獨立獨行的人,他的哪方面行為最能表現他這一性格特征?2

  13.“自云先世避秦時亂”,“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不足為外人道也”,這三句話有著怎樣的內在聯系?(2分)

  ①小鎮的汽車站到了。父親放下肩上一直背著的我的行李,說道:“到學校給家里寫信。”這是走了十幾里山路后父親說的第一句話。我答應了聲,木訥的父親就再沒開口,只是默默地看車來的方向,手中拿著我簡單的行李。我從側面看了一眼父親,內心一陣酸楚。父親太蒼老了,但我卻要離家遠行去讀大學,他那已經布滿皺紋的臉上又不知要爬上幾道皺紋了,我這長子能給這個家帶來什么,弟妹小,母親身體又不好。父親肩上的擔子……我忍不住又看了眼父親瘦小有些干枯的身體,我擔心他會被艱辛的生活壓垮。車來了,我跳上汽車,父親在扎得結實的行李上又仔細地察看一遍,挨個兒拍了拍,才遞給我。我站在車門口,等著父親還有什么話,但他只是瞇著眼睛,看了我幾眼,終于沒說一句話。車開了,父親還站在那兒,直到變成了一個黑點,被汽車掀起的漫天塵土裹住。

  ②放寒假了,又回到了熟悉的山村熟悉的家。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復單調,平平靜靜。父親去山上干活還沒回來,母親正在屋內張羅著給雞喂食。我沒有聽從母親的話坐在屋里,找了把鋤頭上山去找父親。 ③村子四周都是山,山上向陽的一面開墾著許多梯田。我忘了問父親在哪座山上,只得一個個山去尋找。我爬上一道山梁,站在高處向四周張望,見對面一個山脊上有一個人正躬著腰。那背影是我十分熟悉的,遠遠看去,父親顯得那么瘦小,要不是正揮著鋤頭,真疑心那不過是山上的一棵樹,—塊石頭,一點也不起眼。我走過去,父親直起腰看清是我,笑著問:“回來啦?”“回來啦。”“回去吧?”“不,鋤一會兒吧。”父親便沒再堅持,我又像從前在家一樣跟在父親旁邊鋤起地。山坡上很靜,我們都沒有說話,像從前干活一樣,能聽見有節奏的鋤地聲。

  ④天漸漸黑了,山腳邊的村子里炊煙裊裊,傳來女人喚雞和狗吠的聲音。父親站起身,抹了抹額頭上的汗,拍拍身上的塵土,說道:“回去吧。”我扛起鋤頭,沿著小路,慢慢向山腳走去。父親走得很慢,頭上的咖啡色氈帽上有些塵土,我幾次想替他撣去,但終于停住了手,我不想打攪正在專心走路的父親。 ⑤幾年過去了,到了四年級,研究生考試開始報名了。但我卻犯起了躊躇,左思右想總下不了決心,眼前老是晃動著父親那雙疲憊的眼睛,還有幾個年幼正在上學的弟妹的滿是熱切盼望的眼睛,然而放棄多年的心血……我有些瀕于絕望了,但我終于決定回家去征求父親的意見。父親對我的突然回家只略微有些驚訝,卻沒有問。吃過晚飯,收拾好后,父親和我坐在廚房里的桌邊,母親在一旁納著鞋底,小弟弟坐在舊桌邊做他的作業。我艱難地開口了:“我想讀研究生,特地回家來商量,我只是擔心……”我沒有說下去,看著眼前蒼老的雙親,看看古舊被煙熏得昏暗的墻壁,我突然想罵自己。父親長時間地沉默著,臉上仍是那平靜的表情,母親停止了納鞋,一會兒看看我,一會兒看看父親,嘴張了幾下終于沒說。屋子里一陣凝固般地寂靜,我的心悲哀起來,為父親也為自己。

  6父親打破了沉默,聲音很安詳:“考吧,別擔心家里。”我剛想張嘴,父親又說:“讀書是好事,不能誤了。坐了一天車,早點歇吧。”母親納鞋的聲音又響起來了,屋內又沉默了。我沒有再說什么,站起來向里屋走去。

  14.在陸游詩中哪兩句也算恰到好處地體現了“林盡水源”、“仿佛若有光”、“初極狹”、“豁然開朗”這樣一波三折的意境?(2分)

  15.韓愈說“桃源之說誠荒唐”,那么陶淵明為什么要“荒唐”地虛構出這樣一個美好的理想社會模式?(2分)

  二、 現代文閱讀題(24分)

  父親,你是座聳立的山

  ⑦第二天父親送我上路了,我們一前一后走著,和第一次送我上大學一樣,所不同的是,沒背行李,但我卻多了份重壓。車來了,父親道:“到學校好好考。”我使勁點點頭。車已經開得老遠了,我還能看見父親仍站在那兒。

  ⑧父親,回去吧。

  15.“父親放下肩上一直背著的我的行李”句中,將“我的”去掉是否不影響原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父親“木訥”,這里除了有性格的原因,還有其他的原因是什么?2分

  我們在初中課本中接觸過一個“類似”的人物,“仿佛石像一般”“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這個人物是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第②段中哪處體現了“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復單調,平平靜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忘了問父親在哪座山上”干活,是“我”的粗心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第⑤段中哪些文字說明了“我”的“躊躇”和開口的“艱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無私奉獻是人類最純潔、最崇高的道德品質。她像冰山雪蓮,潔白無瑕;她像滿山杜鵑,情暖人間。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中,最耀眼的是無私奉獻的燦爛光輝,最醒人的是無私奉獻的杰出人物。屈原、司馬遷、杜甫、孫中山等,他們之所以耀眼、醒人,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業績,無私地奉獻給了社會、祖國和人民。“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詩為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作了一個形象的詮釋。

  ②那么,怎樣才能達到無私奉獻的境界呢? ③無私奉獻,要確立自己的遠大理想。理想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標,也就是那種對人類和社會有較大意義的奮斗目標。人的高層次的精神需要比貪圖享受的物質需要更具有驅動力。 ④高爾基說過:“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人的思想境界高一分,無私奉獻的精神就會登上一個新階梯。”

  ⑤古代的先賢,現代的英雄,當今的模范,不都是為追求理想的人生目標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嗎?古代大禹懷著治服洪水、為民除害的宏愿,三過家門而不入;現代的無數先烈為了民族的解放,甘灑熱血寫春秋;今日的優秀青年為了實現遠大理想,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⑥無私奉獻,要培育忘我的獻身精神。有人把人生的境界分為“小我”、“大我”、“忘我”三個層次。“小我”者,利己也,只顧自己而不顧集體;“大我”者,熱衷于為社會做貢獻,但缺乏獻身精神;只有“忘我”者,才能像一滴水溶化在大海里一樣,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

  ⑦無私奉獻,要樹立不為名利的價值觀。要使自己能夠真正地做到無私奉獻并非易事。無私奉獻之難點在于“無私”二字。正如布萊希特所說:“無私是稀有的道德,因為從它身上是無利可圖的。”要做到無私奉獻,就要樹立不追逐名利的人生價值觀。只有樹立了這種價值觀,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做到無私奉獻。 ⑧無私奉獻,要堅持埋頭苦干的務實態度。如果說“無私奉獻”是我們思想修養追求的彼岸,那么“埋頭苦干”則是抵達這一彼岸的橋梁。因為無私奉獻不是憑口頭怎么說,而是要看行動怎么做。就是說,無私奉獻不僅是一種高尚的情操,更重要的還要表現為實實在在的具體行動,。作為工作,就應為國家和人民多生產合格的產品;作為農民,就應_____;作為軍人,就應_____;作為科學家,就應_____;作為學生,就應_____。⑨讓我們吸吮中華民族的精神營養,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個無私奉獻的人。

  31..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分)

  32.將文章第①段橫線上可填寫的詩句寫在下面。(2分)

  33.文章第④⑤兩段運用了______________, _的論證方法。2分)

  34.請從現實生活中舉出一個“無私奉獻”的典型事例。(3分)

  35.將文章第⑧段的橫線上應填寫的句子寫在下面。(3分)

  作為農民,就應__________; 作為軍人,就應__________;

  作為科學家,就應__________;作為學生,就應___________

  四 作文 臺階,一級,一級,層層疊疊,助人行進。向上的臺階,引領你走向開闊,走向遙遠,走向\'一覽眾山小\'的極頂,走向\'不畏浮云遮望眼\'的高層;向下的臺階,引領你走向深入,走向寂靜,走向通幽的曲徑,走向柳暗花明。請以\'臺階\'為話題,寫一篇文章。600字

  三單元參考答案

  一、(一)省略 (二)脾 伶 夷 嗤

  2不設統一答案。參考要點:①北京奧運會會徽融入了具有五千年歷史的中國書法和篆刻印章等藝術形式,②作品主體部分又似漢字篆書“京”字,又似舞動的“人”張開雙臂,③傳遞著古老而又充滿現代氣息的禮儀之邦的友好、真誠與熱情。

  (4分。答到其中任兩點得4分;只答到1點得2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亦可酌情給分。)

  3 d 4 d

  5 詩歌賞析 答:1第一首詩的作者喜悅、贊賞柳;第二首詩的作者貶斥、嘲諷柳。 (2) 答: 前者由柳枝的紛披下垂、婀娜多姿聯想到翠綠的絲帶;后者由柳枝的隨風搖擺、披拂不定聯想到沒有節操、反復無常的小人。(“前者運用了比喻”、 “后者運用了擬人”也正確)

  二、古文閱讀答案11.①整齊的樣子 ②田間小路 ③尋找 ④隨即,不久(2分,每個0.5分) 12.厭惡官場,不為五斗米折腰而毅然逃祿為耕。

  13.第一句是反映出避亂而出走,明曰“秦時”,實為東晉,戰亂頻仍,不堪重稅,民不聊生;第二句是漁人就桃源人的“問今”而答,而且是“具言”,怎一個“亂”字了得,從聽者的“皆嘆惋”既與“秦時亂”相呼應,又可反映出“具言”的沉重;第三句是一種囑咐、叮嚀,如與“外人道”,這塊靜土何以獨存,再一次表現出對外面的時局的恐慌。

  14.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分) 15.圍繞“陶淵明所處的時代戰亂頻仍,賦役沉重,民不聊生;從陶淵明追求無富無貴,無君無臣的社會思想,少有大濟蒼生之愿望,現實的黑暗使他難以施展其志,只能是憧憬出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爭的理想社會”來考慮即可。(3分)

  三、現代文閱讀

  閱讀(一)15..強調是“我”的,加重表現了父親是替“我”背著的,強調了父愛。

  16.生活的重負, 閏土。 17.父親上山干活,母親在屋喂雞。

  18.是我急切地想見到父親。

  19.“眼前老是晃動著父親疲憊的眼睛,……盼望的眼睛。”

  (二)31.無私奉獻是人類最純潔、最崇高的道德品質。(意思對即可)

  32.答案示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千。(詩句能表現出無私奉獻精神)

  33.道理論證(理論論證) 舉例論證(順序不限)

  34.評分標準:本題是開放性試題,事例典型、真實,能體現“無私奉獻”的精神即可。

  35.評分標準:本題是開放性試題,考生所填內容符合人物的身份和職責,有積極意義即可

  三、作文 略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 日韩精品肥臀蜜桃一区二区自在线拍 | 日本免费新区二 | 日本迷奷系列在线播放97 | 欧美一级在线免弗 | 三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