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姜孟之《一雙手》同步練習(xí),歡迎同學(xué)們過來了解和練習(xí),希望可以提高大家的語文水平。
一、根據(jù)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diǎn)字注音。
鐵鎬( )瞬間( )得逞( )火燎燎( )鐵鑄( )
一坰( )xīngsōng( )cuō( )手 紋luò( )
二、填空。
課文描寫“一雙手”緊扣一個“ ”字,這雙手如此奇特的原因是 從而塑造了一個 的形象,表達(dá)了作者 的感情。手的皮膚呈 ;形狀 ;一只手指 ;寫手大用了一個“ ”和三個數(shù)字;寫手硬用了一個比喻 ,一個襯托 , ;寫手裂寫了一個特征 。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辭手法。
1.我握的是手嗎?那簡直是半截老松木。( )
2.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節(jié)老甘蔗。 ( )
四、體會下列句子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1.栽樹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塊塊得用手揀出來。要保證苗苗不窩根,苗根得用手送進(jìn)土里。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膠布、手油不頂用。
這段話中包含了豐富的植樹經(jīng)驗(yàn),表現(xiàn)了張迎善 的感情。
2.“這是一雙創(chuàng)建綠色寶庫的手”一句中充滿了對這位林業(yè)工人 之情,洋溢著為林業(yè)工人隊伍中有這樣一位模范人物而 的感情。
3.“這雙手虧得是肉長的,若是鐵鑄的,怕也磨光、磨透了”一句中“鐵鑄”和“肉長”比較,意在突出 ,“虧得”一詞包含了 感情。
4.“看著這雙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翠的山林,聽到了‘嘎嘎’的樹倒聲……”這一結(jié)尾有何深意?
五、閱讀下列語段,完成下列各題。
和素常采訪一樣,我們見面時先禮節(jié)性地握手。兩只手握到一起的瞬間,我驚訝了:我握的是手嗎?那簡直是半截老松木!
我本能地想抽回手來,可是沒有得逞。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緊緊地裹住了。
他松手了,我低頭去察看他的一雙手。翻過來看手心,掉過去看手背。
這雙手皮膚呈木色,紋絡(luò)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很明顯,為了這次見面、握手,他事先用肥皂把這雙手認(rèn)真地洗過了。
掌面鼓皮樣硬,老繭布滿每個角落。手指特別粗大肥圓,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節(jié)老甘蔗。
左手大拇指沒有指甲,長過指甲的地方,刻著四條裂紋,形成上下兩個“人“字,又黑又深。手指各和關(guān)節(jié)都纏著線,線染成了泥色。
“纏線做什么?”我問。
“治手裂。” 張迎善說。
“手裂貼膠布涂手油多好?”
“栽樹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塊塊得用手揀出來。要保證苗苗不窩根,苗根得用手送進(jìn)土里。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膠布、手油不頂用。”
“你一天能栽多少樹?”
“1000多棵。”
一天能栽1000多棵!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10天、20天呢?……這雙手虧得是肉長的,若是鐵鑄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你等等。”我邊說邊去五里取來一卷米尺。我像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來:長24厘米,寬10厘米,厚2.5厘米。這真是我今生今世見到的天下第一號大手。
量完,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掌上“嘩嘩”地搓了幾個來回。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紅了。他的手仍呈木色。
1.用自己的話解釋下列詞語。
素常:
得逞:
2.按比喻的種類不同,選出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項( )
a.那簡直就是半截老松木!
b.掌面鼓皮樣硬,老繭布滿每個角落。
c.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節(jié)老甘蔗。
d.我像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來。
3.本文刻畫人物運(yùn)用的描寫方法主要是 、。
4.填空。
(1)“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緊緊地裹住了”,一個“裹”字突出了張迎善的手 。
(2)“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節(jié)老甘蔗”,突出了張迎善的手 。
(3)“手指各個關(guān)節(jié)都纏著線”,一個“纏”字突出了張迎善的手 。
(4)“長24厘米,寬10厘米,厚2.5厘米”,這幾個數(shù)字突出了張迎善的手 。
(5)“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紅了”“他的手仍呈木色”,這一對比突出了張迎善的手 。
5.簡答題。
(1)課文對張迎善同志的外貌是抓住什么描寫的?有何作用?
(2)從張迎善的回答為什么不貼膠布涂手油的談話中,我們除了看到他豐富的植樹經(jīng)驗(yàn)外,還可以看到什么?
(3)這一選段的內(nèi)容主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