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練習可以幫助同學們鞏固、掌握所學知識,提高語文知識水平。下面是蘇教版九上《小說家談小說》同步練習,歡迎過來做一做。
一、給加粗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
、顫( )動 ②點綴( ) ③忸怩( )( )
、躊躇( )( ) ⑤執拗( ) ⑥bào( )歉
、邔抯hù( ) ⑧尷尬( )( )
⑨qián( )誠 ⑩安xiáng ( )
二、《百合花》中,作者是展開故事和塑造人物有何特點?
三、《百合花》中,“(小通訊員)肩上的步槍筒里,稀疏的插了幾根樹枝,這要說是偽裝,倒不如算作裝飾點綴”這一細節描寫有什么作用?
四、下列哪一項不是細節描寫?( )
A、當我站起來要走的時候,我看見他摘下帽子,偷偷地在用毛巾拭汗。
B、我朝他寬寬的兩肩望了一下,立即在我眼前出現了一片綠霧似的竹海,海中間,一條窄窄的石級山道,盤旋而上。
C、這原來是一條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緞的,棗紅底的,上面撒滿白色百合花。
D、他安詳的合著眼,軍裝的肩頭上,露著那個大洞,一片布還掛在那里。
五、閱讀。
(一)
閱讀《百合花》一文的節選,完成第7~11個問題。
新媳婦又短促地“啊”了一聲。我強忍著眼淚,給那些擔架員說了些話,打發他們走了。我回轉身看見新媳婦已輕輕移過一盞油燈,解開他的衣服,她剛才那種忸怩羞澀已經完全消失,只是莊嚴而虔誠地給他拭著身子,這位高大而又年輕的小通訊員無聲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絆絆地跑去找醫生,等我和醫生拿了針藥趕來,新媳婦正側著身子坐在他旁邊。
她低著頭,正一針一針地在縫他衣肩上那個破洞。醫生聽了聽通訊員的心臟,默默地站起身說:“不用打針了。”我過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
新媳婦卻像什么也沒看見,什么也沒聽到,依然拿著針,細細地、密密地縫著那個破洞。我實在看不下去了,低聲地說:
“不要縫了!彼齾s對我異樣地瞟了一眼,低下頭,還是一針一針地縫。我想拉開她,我想推開這沉重的氛圍,我想看見他坐起來,看見他羞澀的笑。但我無意中碰到了身邊一個什么東西,伸手一摸,是他給我開的飯,兩個干硬的饅頭!
衛生員讓人抬了一口棺材來,動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進棺材去。新媳婦這時臉發白,劈手奪過被子,狠狠地瞪了他們一眼。自己動手把半條被子平展展地鋪在棺材底,半條蓋在他身上。衛生員為難地說:“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氣洶洶地嚷了半句,就扭過臉去。在月光下,我看見她眼里晶瑩發亮,我也看見那條棗紅底色上灑滿白色百合花的被子,這象征純潔與感情的花,蓋上了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臉。
【問題】
1、《百合花》中的百合花被子在小說中兩次出現,第一次出現在哪里?當是新媳婦的態度怎樣?
2、作者以“百合花”為標題的用意何在?
3、寫出了新媳婦心理情感的轉變。
4、 新媳婦這時臉發白,劈手奪過被子,狠狠地瞪了他們一眼。
“是我的——”她氣洶洶地嚷了半句,就扭過臉去。
試分析句子中新媳婦“劈手”“狠狠”“氣洶洶”的原因。
5、課文中多次寫到“通訊員”衣服上的口子,這口子是怎么回事?新媳婦在他死后不顧勸說繼續縫補說明了什么?
(二)
父親不寫信 1同學拿出家信給我看,一行親切的字映入眼簾:“親愛的孩子……”感動之余不禁想起了自己千里之外的父親。父親從來沒給我寫過信。 2父親是個民辦教師,在記憶中,我從來沒有享受過在他臂彎里、脊背上撒嬌的幸福。父愛,在我童年的回憶中一片空白。每當看到別的孩子在他們自己父親懷里盡情玩鬧時,我幼小的心靈里總有說不出的失落,但慢慢地我也習慣了這種棄兒般的生活!案赣H”僅僅意味著兩個冷冰冰的漢字。他永遠是威嚴的,話很少,冷峻的臉上很難見到笑容。他沒打過我沒罵過我也從沒對我表示過一點親昵,不表揚我不批評我也不約束我。我總感到自己和他很疏遠,在他面前總是一陣陣的緊張,我怕他。由于怕,我總是有意地遠離他。 3直到有一天父親打開啤酒給我也倒上一杯時我才意識到,在他眼中我已經長大了。然而我們倆之間的話仍然很少,往往是他問一句,我答一句;他不問,我便不語。我們在一起常常是長時間的沉默,我隱隱感到一條無形的、深深的代溝已經橫亙在我們父子之間了。 4我讀高三那年,母親去世了,本來就不大寬裕的家庭變得更緊巴了。偏偏那年我又沒有考上大學,心情壞到了極點,父親并沒說我什么,只是話語更少了。一天中午,他忽然給了一沓錢:“你去復讀吧。”我奇怪哪里來的錢,但終究沒問他。后來才發現,那頭跟了我們家多年的毛驢沒了。從此父親更加艱難地挑起了家里所有的擔子,從那年起,他的白發我再也數不清了。 5我把淚咽進肚里,苦讀了一年。一年后當我把通知書交到父親手上時,他也并沒表現出太多的高興,只記得他喝了許多酒,過后他看著地圖自言自語地說:“蘭州,到底遠了點。”我分明看到他冷峻的臉上有了一絲難以掩飾的慈祥的傷感,但很快他便忙著給我打點行李,到處借學費去了。 6我臨走時正趕上父親要去市里的一所師范進修,他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淡淡地笑了笑說:“到時候我就不送了,你自己去吧,大學生了,還能丟了嗎?”我也笑一笑,但不知怎么,一開口鼻子卻酸了。 7沒想到在我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卻風塵仆仆地從百里之外趕了回來(這時他才去了兩天),“老覺著不放心呢,回來看看,看看!”看著父親那一頭汗淋淋的灰發,淚,在我眼里打轉。夜里,父親說:“到了蘭州給家里回句話!蔽覒。沉默了一陣子,他又說:“用錢就言語一聲,一個人在外頭,別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讓人家瞧不起,家里怎么也好對付……” 8我沒讓父親送我,一個人登上了西去的列車。二十年了,當我第一次離開家,才真正懂了父親——那是平靜水波深處的激流啊! 9大學里我常給父親寫信,告訴他我生活得很好,告訴他學校里的一切。沒別的,我只想讓他高興,讓他知道兒子沒有忘記他。父親從不給我寫信,我理解他,他是個不善表露感情的人,再說他也很忙。去年寒假回到家,鄰居對我說:“你每來一封信,你爸都樂得像個孩子似的,給這個看給那個看!彬嚨兀倚念^一震! 10妹妹來信說:哥,爸爸每天看完新聞聯播總要看蘭州的天氣預報,他整天看石家莊至蘭州的鐵路線,我說:“爸爸,您老惦記著哥嗎?”他說:“不惦記,你哥這孩子,讓人放心……” 11淚光中,我又看見了父親那冷峻的面孔。父親,您這句話頂得上千萬封信了。 6.讀第②段,說說“我”為什么感到和父親“很疏遠”。 答: 7.第⑤段中寫“他冷峻的臉上有了一絲難以掩飾的慈祥的傷感”,結合上下文,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答: 8.第⑧段中“平靜水波深處的激流”的含義是什么?“我”對父親的這種認識是通過哪些具體的事例得來的? 答: 9.結尾“這句話頂得上千萬封信”與文章開頭的哪句話相照應?為什么說“你哥這孩子,讓人放心”這句話“頂得上千萬封信”? 答: 10.本文和朱自清的《背影》都是寫父親的文章。結合兩篇文章的內容回答問題。 (1) 兩個“父親”的形象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請你概括出兩點,寫在下面。 答: (2)談及兩代人的關系,“代溝”往往是個不可回避的話題。請談談你對“代溝”這個問題的認識。 答:
參考答案
一、略。 二、作者把這兩者結合得很好,而且盡量讓讀者通過故事發展的細節獲得人物的印象。 三、突出小通訊員天真、純潔,面臨戰斗而不緊張,熱愛生活的品格。 四、B
五、(一)、1、小通訊員借被子,新媳婦有些不舍。2、印有“百合花”的被子,是新媳婦唯一的最心愛的嫁妝。她義無反顧地奉獻出來,象征了軍民之間百合花一般純潔的深情。 3、新媳婦本是一個極普通的農村婦女,她善良純樸,對“同志弟”有著樸素天然的骨肉情深。當她理解了小通訊員生命的價值,便控制不了自己的悲痛心情。4、新媳婦為小通訊員的壯烈犧牲而感情不能自控。流著淚把自己的新被子鋪在棺材里,表達她深切的哀悼和崇敬之情。5、通訊員衣服上撕破的口子是在新媳婦家抱被子時剮破的;新媳婦縫那個破洞,表現新媳婦對通訊員的關心與痛惜。 (二)6、①沒有享受過父愛(或從來沒有享受過在他臂彎里、脊背上撒嬌的幸福。父愛,在我童年的回憶中是一片空白)②父親威嚴、冷峻、話很少。③父親從來沒對自己表示過一點親昵(或他沒打過我沒罵過我也從沒對我表示過一點親昵,不表揚我不批評我也不約束我)(一點1分,共2分)
7、為兒子考上大學而欣慰,為兒子即將遠離而傷感,這是不善表達而又難以掩飾的父愛的流露.
8、父親在冷峻的外表下對“我”有一種深深的愛(或:“平靜的水波”比喻父親外表的威嚴和冷峻,話很少,笑很少,從不表示親昵,也沒有大悲大喜的情感流露!凹ち鳌北扔鞲赣H對兒子深沉而強烈的愛)(理解“平靜”1分,“激流”1分。共2分)①給兒子倒酒②賣驢讓兒子復讀 ③兒子考上大學后喝酒、看著地圖自言自語 ④給兒子打點行李借學費 ⑤專門趕回來送兒子 ⑥深情叮囑 (一點1分,共2分)(共4分)
9、父親從來沒給我寫過信(1分) 父子間深刻的理解和信任(或:父親對兒子的理解與信任,兒子對父愛的理解與感激)(兩個方面各1分,共2分)(共4分)
10、(1)①對兒子都有深沉的愛 ②父愛的表達主要是通過行動而不是通過語言 ③都肩負著家庭重擔(一點1分,共2分)
(2)(圍繞“代溝”、觀點1分,分析1分。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