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知識整理大全
(一) 古今通假
1.振之以威怒:通“震”,威嚇
(二) 古今異義
1. 必固其根本
古:樹根;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2.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古:大;今:景象
3. 慎始而敬終
古:謹慎;今:尊敬
4. 念高危,則思謙沖以自牧
古:虛;今:沖擊
5. 雖董之以嚴刑
古:監督;今:董事
6. 居域中之大
古:處在;今:居住
7. 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古:路人;今:走路
8. 人君當神器之重
古:專指帝位;今:神奇的器具
(三) 詞類活用
1. 名詞作動詞
1)則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2)思無以怒以濫刑:用刑。
2. 形容詞作動詞
1)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傲視。
3.形容詞作名詞
1)人君當神器之重:重要的位置。
2)居域中之大:重大的地位。
3)簡能而任之:有才能的人。
4)擇善而從之:正確的意見。
5)則思正身以黜惡:邪惡的人。
6)居安思危:安寧的時候;危急的時候。
7)懼讒邪:愛說壞話陷害別人的邪惡之人。
8)將有作:指大興土木,營建宮殿苑囿一類事。
4. 使動用法
1) 欲流之遠者:使……流得遠。
2) 思國之安者:使……安定。
3) 則思止以安人:使……安。
4) 思虛心以納下:使……謙虛。
5) 思正身以黜惡:使……端正。
6) 必固其根本:使……牢固。
7) 宏茲九德 :使……光大。
(四) 一詞多義
1、居
1)居域中之大:擔負
2)居安思危:處在……的情況中
2、長
1)臣聞求木之長者:生長
2)根不固而求木之長:生長
3)塞遠而流長也:與“短”反義
3、固(多時為虛詞但此時為實詞)
1)固其根本:使……牢固
2)根不固而求木之長:牢固
4、善
1)擇善而從之:正確的意見
2)善始者實繁:好
5、下
1)則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2)必竭誠以待下:在下位的人
3)則思虛心以納下:在下位的人
6、危
1)居安思危:危難的時候
2)念高危,則思謙沖以自牧:高
7、誠
1)誠能見可欲:如果
2)竭誠則吳越為一體:誠心
3)必竭誠以待下:誠心
8、能
1)誠能見可欲:能夠
2)簡能而任之:有才能的人(名詞)
9、思
1)則思……(等句):考慮
2)總此十思:要思考的東西
二. 文言虛詞
1、蓋
1)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斷: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
2)承接上文,表示推斷原因:蓋在殷憂
2、以
1)用、行:戒奢以儉
2)來: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必竭誠以待下
雖董之以嚴刑
3)用:振之以威怒
4)用來:則思知足以自戒
則思知止以安人
則思三驅以為度
則思虛心以納下
則思正身以黜惡
5)而: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6)因為:則思無以怒而濫刑
7)連詞,不翻譯:則縱情以傲物
3、則
1)就:則縱情以傲物
2)那么:竭誠則吳越為一體
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則思……
4、之
1)主謂間:臣聞求木之長者
欲流之遠者
思國之安者
2)同“的”:源不深而望流之遠
根不固而求木之長
德不厚而思國之安
代百司之職役哉
人君當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
3)代詞:
a)代指“天下”:豈取之易守之難乎
b)代指“臣民”:雖董之以嚴刑
振之以威怒
c)代指“有才能的人”:簡能而任之
d)代指“善者”:擇善而從之
三. 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2)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2.倒裝句
1)則縱情以傲物:則以傲物縱情
2)董之以嚴刑:以嚴刑董之
3)振之以威怒:以威怒振之
4)則思知足以自戒:則思知足以戒自
5)則思謙沖而自牧:則思謙沖而牧自
3.省略句
1)蓋(陛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
2)雖(陛下)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其)茍免(嚴刑)而不懷仁,(百姓)貌恭而心不服。
3)怨不在大,可畏唯人(之力量也)。
4)(水)載舟(水)覆舟,(斯)所宜深慎。
5)誠(陛下)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
6)(陛下)垂拱而治。
7)(陛下)何必勞神苦思,代百司之職役哉?
4.被動句
1)文武并(被)用,垂拱而治。
2)慮(被)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
四. 難句翻譯
1. 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
譯:臣即使是最愚昧無知的人,(也)知道這些是不可能的,更何況(像陛下您這種)明智的人呢!
2. 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譯:國君掌握帝王的重權,居天地間重大的地位。
3.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
譯:(歷代)所有的帝王,(都)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開頭做得好的人確實很多,(但)能夠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
4. 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
譯:因為(陛下)處在深重憂患之中,一定竭盡誠心對待臣民。
5. 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
譯:即使(陛下)用嚴酷的刑罰來監督人民,用神威嚇!丁罢瘛蓖ā罢穑䥽槨薄匪麄,最終(人民)只是茍且免于刑罰,但是并不會懷念(陛下)的仁慈。
6. 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
譯: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險,就要不忘謙虛,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
7. 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
譯:擔心(耳目被)堵塞、蒙蔽,就要想到使自己的心謙虛下來并采納下面的意見。
8. 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譯:選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們,選擇好的意見采納它,那些有智慧的就會施展他們的全部才謀,勇敢的就會竭盡他們的威力,仁愛的就會廣施他們的恩惠,誠信的就會報效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