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高一必修二語文綜合復習題【有答案】

發布時間:2017-12-22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蘇教版高一必修二語文綜合復習題

  一、積累與運用(每小題3分,共30分)

  1、下列各組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A )

  A.吞噬 (shì) 愕然 (è) 引擎 (qíng) 小心翼翼(yì)

  B.倒坍 (tān) 跛腳 (bŏ) 剎那 (chà) 不屈不撓(ráo)

  C.愜意 (qiè) 瞭望 (liáo) 空襲 (xí) 凝眸遠眺(mōu)

  D.粗獷 (kuàng) 呆滯 (zhì) 佚名 (yì) 目光炯炯(jiǒng)

  【考點】重點考查學生對現代漢語普通話字音的正確識記,即辨識詞語中誤讀的字音。

  【解析】注意聲字相同的形聲字讀音的異同:“撓”讀“náo”,不同于“繞”;“瞭”讀“liào”,不同于“繚”;“獷”讀“guăng”,不同于“曠”。

  2、下列各組中字形均正確的一組是:( B )

  A.震蕩 匱贈 匱乏 紜紜眾生

  B.震顫 甲胄 潰逃 臭名昭著

  C.肅睦 呆滯 奴役 震撼人心

  D.和睦 暄鬧 雷霆 哀聲嘆氣

  【考點】重點考查對現代漢語字形的正確識記,即辨識詞語中出現的錯別字。

  【解析】A.匱贈—饋贈 B.紜紜眾生—蕓蕓眾生 C.肅穆—肅穆D.暄鬧—喧鬧 哀聲嘆氣—唉聲嘆氣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d)

  ①面對這回音沉悶而單調的四壁,我所 的,我所 的又在哪里呢?

  ②我天沒亮就醒了,不明白為什么感到那么 。

  ③我經常神經質,尤其星期天;星期天是我心中真正悲慘的時候。氣氛令人 、呆滯、沉重。

  A.咒罵 憎惡 窒息 窒悶 B.咒罵 厭惡 窒悶 窒息

  C.詛咒 厭惡 窒息 窒悶 D.詛咒 憎惡 窒悶 窒息

  【考點】重點考查結合語境正確選用詞語的能力。

  【解析】辨析近義詞,要抓住不同的語素看其差別,一般近義詞往往會在詞義上有所側重。咒罵,用惡毒的語言罵,詞義側重于“罵”的行為;詛咒,今義也是“咒罵”,但側重于罵的原因“恨”。“憎惡”側重于“憎恨”,“厭惡”側重于“厭棄”。“窒息”側重于“不能呼吸”,“窒悶”側重于“憋悶”。

  4、下列句中加點的成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D )

  A.我不相信戰爭只是政客和資本家搞出來的,蕓蕓眾生的罪過和他一樣大。

  B.為什么有些人挨餓,世界其他地方卻有堆積如山的食物在腐爛?

  C.1945年,聲名顯赫的德國貝爾森集中營,在納粹潰逃后,寧靜的中午,一個孩子走在遍布尸體的營地的路上。

  D.你能做的一切,從應該被做的角度來看,始終只是滄海一栗。

  【考點】重點考查結合語境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解析】“聲名顯赫”偏于褒義,應該用帶有強烈貶義色彩的“臭名昭著”。

  5.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d )

  A.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憊了的草原,可能在幾十年左右的時間里都得不到復原。

  B.從沒有一個人在晚上經過我的屋子,或扣我的門,我仿佛是人類中的第一個和最后一個人。

  C.在數千年來不計其數的語言和書籍交織成的斑斕錦緞中,在一些突然徹悟的瞬間,對真正的讀者來說,會看見一個極其崇高的超現實的幻象。

  D.巴黎有許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與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溫和的香片茶就夠了。

  6.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c )

  A.在沉入西地平線以下那一刻,落日跳躍著、顫抖著,突然,它顫抖了兩下:往下一躍,于是只剩下了一半。

  B.大約大冷的日子,將在明年的二月盡頭,最多也總不過七、八天的樣子。

  C.“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D.我懷疑,那是我曾經有過的生活嗎?我真的看見過地深處的大風?

  7、填入下句橫線上的語句語序排列恰當的一項是( C )

  我仰視天空,________________。

  ①這場殘酷的戰爭也會告終。

  ②和平與安祥會重新回來

  ③冥冥之中覺得世界還能好轉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考點】重點考查句子的連貫。

  【解析】這三句都是“覺得”的內容,故③在前,①②的形成發展有先后的邏輯關系。

  8、下列文學常識敘述正確的一項是( C )

  A.肖洛霍夫,蘇聯作家,作品有長篇小說《靜靜的頓河》、《安娜·卡列尼娜》等。

  B.海因里希·伯爾,法國作家,作品有《喪失了名譽的卡塔琳娜·勃羅姆》等。

  C.肖洛霍夫和海因里希·伯爾都曾獲諾貝爾文學獎。

  D.《安妮日記》寫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

  【考點】考查文學常識的識記能力。

  【解析】A項中,《安娜·卡列尼娜》為托爾斯泰的作品;B項中,應為“德國作家”。D項中,應為“二戰”。

  9、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c)

  A、他每天騎著摩托車,從城東到城西,從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醫院、照相館、出版社等(180多家)單位的廢定影液一點一滴地收集起來。(句中定語“180多家”的位置不當,應放“單位”前面。)

  B.科學工作者認為,目前國內具有如此獨特的適于華南虎種群自然繁衍的生態環境,已經不多了。(具有…生態環境”是動賓結構,不能充當“已經不多了”的主語,可把“具有”去掉)

  C.明朝嘉靖之后,世風日下,貪污被視為正常,清廉反被譏笑,因而,在官員離任時,人們常以宦囊的重輕來評判他們能耐的大小。

  D、蒙古族同胞長期生活在馬背上,隨身攜帶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來宰殺、解剖、切割牛羊的肉,肉燒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句中“又”承前面的主語“小刀”,就應該放在“肉燒熟了”之前,可改為“既可以用來宰殺、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又可以在肉燒熟了后用它作餐具。”)

  10、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的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 )

  A.面對光怪陸離的現代觀念,他們能從現實生活的感受出發,汲取西方藝術的精華,積極探索新的藝術語言。

  B.幾乎所有造假者都是這樣,隨便找幾間房子、拉上幾個人就開始生產,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廠就雨后春筍般的冒出來了。

  C.整改不光是說在口頭上,更要落實到行動上,相信到下一次群眾評議的時候,大家對機關作風的變化一定都會有口皆碑。

  D.加入世貿組織(WTO)后汽車價格變化備受關注,但作為市場主力的幾家汽車大廠,三四個月以來卻一直偃旗息鼓,沒有太大動作。

  二、閱讀與鑒賞(30分)

  (一)閱讀下面文段,完成7-8題。(12分)

  你一定可以想像,我們經常滿懷絕望地問:“戰爭有什么意義?人為什么不能和平相處?這一切破壞到底是為了什么?”

  會問這問題,是可以理解的,但目前為止沒有人拿得出完滿的答案。為什么英國人的飛機愈造愈大,愈造愈精,同時又一直弄出一大堆要重建的新房子?為什么每天花幾百萬打仗,卻拿不出一分錢給醫學研究、藝術家或窮人?為什么有些人挨餓,世界其他地方卻有堆積如山的食物在腐爛?哦,人為什么這么瘋?

  我不相信戰爭只是政客和資本家搞出來的,蕓蕓眾生的罪過和他們一樣大;不然,許多人民和民族早就起來反叛了!人心里有一股毀滅的沖動,發怒、殺人的沖動。除非所有人沒有例外都經過一場蛻變,否則還是會有戰爭,苦心建設、培養和種植起來的一切都會被砍倒、摧毀,然后又從頭來過!

  11、選文中加點的三個“為什么”分別問到了與戰爭有關的那三個方面?(6分)

  【考點】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概括能力。

  【解析】“飛機愈造愈大,愈造愈精,同時又一直弄出一大堆要重建的新房子”是指戰爭帶來毀滅,“每天花幾百萬打仗,卻拿不出一分錢給醫學研究、藝術家或窮人”是指戰爭阻礙發展,“有些人挨餓,世界其他地方卻有堆積如山的食物在腐爛”是指戰爭造成貧富不均。

  【答案】分別問到了戰爭與毀滅、戰爭與發展、戰爭與貧富不均三個方面。

  12、應該怎樣理解“我不相信戰爭只是政客和資本家搞出來的,蕓蕓眾生的罪過和他們一樣大”這句話?你認為人類制止戰爭的途徑是什么?(6分)

  【考點】考查對文章語言的分析能力及表達自己的觀點的能力。

  【解析】第一問:可以注意一下習慣說法。習慣說法一般是把戰爭說成“政客和資本家”的利益之爭。我們也習慣上把戰爭作為一小撮政客資本家出于私欲而造成的罪惡,而忽視了人民應當負的責任。這在安妮那樣具體的受害者看來,是難以接受的。把人直接趕進毒氣室或是對手無寸鐵的婦女兒童開槍,在一個城市制造幾十萬人的大屠殺,等等,都不是政客或是資本家親手所為,而是各個國家普通的勞動者,以及來自民眾的普通士兵做出的。

  第二問:探討這一問題宜放開討論,不需要標準答案。

  【答案】盡管戰爭僅僅是極少數人的意志,但是戰爭的進行依靠的畢竟是大眾,如果大眾能覺醒,認清侵略戰爭的真實目的,如果大眾能克服狹隘的民族主義,如果大眾不屈從于專制集團的利益,戰爭是有可能被制止的。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德日法西斯蒙蔽了他們的人民,而戰爭結束后,這兩個民族人民對侵略戰爭的反思有很大差距,這是很能說明問題的。

  (示例)人類制止戰爭,實現和平的途徑,首先基于對人的尊重,對生命的尊重,認識到和平發展是人類進步的唯一道路。

  (二)讀下文,完成9-12題。(18分)

  第二次冒險

  退休教授安德魯是個言語不多的人,然而談及他1944年春的遭遇,就會激動地滔滔不絕,我們也會聽的入迷。

  那是在大規模反攻的前夜。盟軍向德軍控制的法國諾曼底地區空投了傘兵,安德魯就是其中之一。不幸,他在遠離預定地點好幾英里的地方著陸。那時候差不多天亮了,那些記熟了的標志,他一個也找不到,也見不到自己的伙伴。

  他懂得,必須馬上找地方隱蔽起來。在熹微的晨光里,他看見不遠處有一個小小的、紅色屋頂的人家住宅。他不知道住在里面的人是親盟國的呢,還是親德國的,但是,總得碰碰運氣。他朝那住宅奔去,一邊溫習著出發前剛學的幾句法語。

  聽到敲門聲,一個年約三十歲的法國婦女——她長得并不漂亮,但是眼光善良而鎮定——開了門。她的丈夫和三個幼小的孩子坐在飯桌旁邊,驚慌地盯著他。

  “我是一個美國兵。”傘兵說,“你們愿意把我藏起來嗎?”“趕快,你得趕快!”做丈夫的說著就把美國兵推進壁爐邊的一個大碗櫥里。

  幾分鐘后,六個德國沖鋒隊員闖了進來。他們已經看到這個傘兵的降落。這是附近惟一的房子。他們搜查也很徹底,轉眼這間就把這個傘兵從碗櫥里拖了出來。

  無須履行手續,德國人依照慣例,把女主人的丈夫當場槍斃。女主人和孩子放聲大哭起來。如何處置俘虜安德魯,德國兵卻有一場爭議。由于誰也說服不了誰,只是暫時把他推進一間棚屋里,把門閂了。

  棚屋后面,有一個小小的窗口,越過田野就是樹林。安德魯蜷身擠出窗口向樹林奔去。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逃跑幾乎是沒有希望的。他剛跑進要樹林,就聽到周圍追兵的叫嚷聲。他們有條不紊地搜索著。抓住他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但傘兵沒有失望。他一回頭又跑進田野,穿過院子。院子里躺著那個被害者的尸體。這個美國兵再次敲響了他們家的門。

  女主人很快地走出來。她臉色蒼白,淚流滿面,筆直地注視著這個美國青年的眼睛。他剛才的到來,使她失去了丈夫,孩子們失去了父親。

  “你愿意把我藏起來嗎?”他問。

  “當然,快!”她毫不遲疑地把他關回壁爐的碗櫥里。

  德國沖鋒隊員再也沒有到這戶農家搜查。

  13、“言語不多”的安德魯為什么講到那回遭遇就“滔滔不絕”?文中對法國夫婦的簡短的語言描寫,反映了他們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考點】考查對文學作品思想情感的把握能力。

  【解析】要透過人物的外在活動把握他們的心理情感。安德魯的“反常”及其原因,法國夫婦的簡短的語言所附帶的神態,以及全文的情節都對正確回答此題有幫助。

  【答案】法國人民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深深地感動了他。他們認為救助反法西斯戰士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14、“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逃跑幾乎是沒有希望的。”安德魯千鈞一發從哪些情況判斷出“逃跑幾乎是沒有希望的”?(6分)

  【考點】考查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

  【解析】要從時間、環境、處境三方面全面考慮。

  【答案】(1)天已亮了;(2)除農舍外,別無藏身之處;(3)德軍正有條不紊地搜索。

  15、既然“這是附近惟一的房子”,德國沖鋒隊員為什么沒有再次到這戶農家搜查?(4分)

  答:【考點】考查對情節及所蘊含的主旨的把握。

  【解析】聯系生活和思維的實際,不難回答“他們沒想到安德魯會再次返回農家藏身”。另一方面,不能忽視情節對主旨的作用。

  【答案】(1)他們沒想到安德魯會再次返回農家藏身。(2)沒想到正義的力量會如此強大,法國婦女會再次冒死救助的安德魯。

  16、文題“第二次冒險”的含義是什么?(4分)

  【考點】考查對關鍵語句的理解能力。

  【解析】從全文來看,“第二次冒險”既是說安德魯,又是說女主人,第二點是容易被忽視的。

  【答案】(1)安德魯在女主人家被捕出逃后,冒險再次向女主人求援。(2)女主人在丈夫因救助安德魯被殺后,再次冒險將安德魯藏起來。

  三、能力提升(30分)

  17、默寫。(10分)

  ①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②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人。

  ③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④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⑤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⑥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

  ⑦.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⑧.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⑨.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⑩.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18、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問題。(6分)

  漁家傲 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注:當時范仲淹被派經略延安,鎮守邊陲,防御西夏。

  請分析這首詞是如何表現戍邊將士的情懷的。

  【考點】考查對詩歌表達技巧的鑒賞能力。

  【解析】情景交融是中國古典詩歌最基本的技巧,鑒賞詩歌很重要的一點是能習慣地去透過詩歌的意象把握情感。要熟知詩歌的常用意象,如這首詞中的“雁”、“長煙落日”、“羌管”、“霜”等。

  【答案】他們離家萬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飛,聽到悲哀的胡笳聲和羌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飲濁酒,愁不能寐。詞中所寫的悲涼凄愴的景象,充分配合當時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讀者體會到這些在邊疆衛戍的人的情懷。

  19、將下面長句改寫為三個語意連貫的短句。(4分)

  聯合國安理會昨天通過了關于海灣四國聯合提出的嚴禁以色列在占領區建立新的居民定居點的報告的決議。

  【考點】考查句式變換(長句變短句)的能力。

  【解析】掌握長句變短句的一般方法:提取主干,把修飾成分變為分句。另外,此題可按事件的先后順序表述。

  【答案】①海灣四國聯合提出了一項報告。②報告要求嚴禁以色列在占領區建立新的居民定居點。③聯合國安理會昨天通過了關于這項報告的決議。

  20、電臺計劃播送旅游天氣預報時,在各條信息之間加上一些銜接的話,以增加知識性、趣味性和人文性。請你在下面的天氣信息之間,為電臺設計兩段這樣的話。(6分)

  【考點】考查連貫得體地運用語言的能力。

  【解析】此題較為新穎,銜接時要注意每個地方的天氣特點,結合特點進行知識性(趣味性、人文性)的介紹,如南北方的差異,大理的人文特點等。

  三亞海南:晴,24—32℃;

  ①今天來三亞旅游,如果能帶上一些防曬物品,會使您更加愜意。比起在三亞來,黑龍江的漠河卻是另一派風光。飛舞的雪花會讓南方的朋友欣喜不已。但請您一定多穿些衣服,以防感冒。具體天氣是

  漠河黑龍江:小雪,-22—4℃;

  ②北方漠河用潔白的雪花迎接來訪的客人,西南的大理則以溫柔的小雨期待您的光臨,加上舒適的溫度,今天登臨蒼山,泛舟洱海,相信朋友們會流連忘返。提醒您帶上雨傘。大理具體天氣情況是

  大理云南:多云轉小雨,12-24℃。

  21.《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一首在網絡上流傳很廣的詩,請你仿照它的結構,再續寫一節。(4分)

  ①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③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樹與樹的距離 不是星星之間的軌跡

  而是同根生長的樹枝 而是縱然軌跡交匯

  卻無法在風中相依 卻在轉瞬間無處尋覓

  ②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④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樹枝無法相依 不是轉瞬間無處尋覓

  而是相互瞭望的星星 而是尚未相遇

  卻沒有交匯的軌跡 便注定無法相聚

  四、作文(30分)

  22、閱讀下面一首詩,按要求寫一篇文章。

  背對我們的藍色星球

  以蒼白的雙手遮顏

  顫抖著讓眼淚流干

  記憶中

  橄欖枝化為硝煙

  那只白鴿已泣血飛遠

  四季風吹過

  隨風而來的卻是血腥與哭喊

  莫非渴望已風干

  長恨會成為永遠?

  讀了這首小詩你有何感想?請以“呼喚和平”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自選文體,立意自定,文題自擬,不少于800字。

  【考點】選材宜具體,寫感受最深刻、最動情的事。只有首先感動了自己,寫出來才能感動別人。主題宜集中、單一,積極向上。描寫宜生動。要學會寓情于事,寓情于物。要善于捕捉典型、生動的細節,用細節傳達催人肺腑的真情。這樣才能以少勝多,給人留下值得反復咀嚼的回憶。角度宜新巧,可借鑒課文的回憶、置身事中的構思,設置懸念、日記(書信)等寫法。此題的難寫之處是沒有切身體會,命題目的之一是引導關注社會,走出小我。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久久偷拍视频 | 亚洲中文有码字幕青青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四区 | 亚洲国产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 | 久久国产精品亚色影院 | 在线亚洲国产职场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