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文言文課外練習(xí)精編一(附答案)
灌將軍夫者,潁陰人也。夫父張孟,嘗為潁陰侯嬰舍人,故蒙灌氏姓為灌孟。吳楚反時,潁陰侯灌何為將軍,屬太尉,請灌孟為校尉。夫以千人與父俱。灌孟年老,故戰(zhàn)常陷堅,遂死吳軍中。軍法:父子俱從軍,有死事,得與喪歸。灌夫不肯隨喪歸,奮曰:“愿取吳王若將軍頭,以報父之仇。”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軍中壯士所善愿從者數(shù)十人。及出壁門,莫敢前。獨二人及從奴十?dāng)?shù)騎馳入?yún)擒姡羺菍Ⅶ庀拢鶜麛?shù)十人,夫身中大創(chuàng)十余。夫創(chuàng)少瘳,又復(fù)請將軍曰:“吾益知吳壁中曲折,請復(fù)往。”將軍壯義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吳已破,灌夫以此名聞天下。
潁陰侯言之上上以夫為中郎將數(shù)月坐法去后家居長安長安中諸公莫弗稱之。孝景時,至代相。孝景崩,今上初即位,以為淮陽天下交,勁兵處,故徙夫為淮陽太守。
灌夫為人剛直使酒,不好面諛。貴戚諸有勢在己之右,不欲加禮,必陵之;諸示在己之左,愈貧賤,尤益敬,與鈞。士亦以此多之。
灌夫有服,過丞相。丞相從容曰:“吾欲與仲孺過魏其侯,會仲孺有服。”灌大曰:“將軍乃肯幸臨況魏其侯,夫安敢以服為解!請語魏其侯帳具,將軍旦日蚤臨。”武安許諾。灌夫具語魏其侯如所謂武安侯。魏其與其夫人益市牛酒,夜灑掃,早帳具至旦。平明,令門下候伺。至日中,丞相不來。魏其謂灌夫曰:“丞相豈忘之哉?”浠大不懌,曰:“夫以服請,宜往。”乃駕,自往迎丞相。丞相特前戲許灌夫,殊無意往。及夫至門,丞相尚臥。于是夫入見,曰:“將軍昨日幸許過魏其,魏其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嘗食。”武安愕謝曰:“吾昨日醉,忽忘與仲孺言。”乃駕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及飲酒酣,夫起舞屬丞相,丞相不起,夫從坐上語侵之。魏其乃扶灌夫去,謝丞相。(選自《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及出壁門,莫敢前。 壁:營壘
B.將軍壯義之 壯義:認(rèn)為……勇敢而有義氣
C.不欲加禮,必陵之 陵:凌駕……之上
D.士亦以此多之。 多:稱贊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愿取吳王若將軍頭,以報父之仇 余與四人擁火以入
B.將軍乃肯幸臨況魏其侯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C.太尉乃固止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
D.魏其與其夫人益市牛酒 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
13.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灌夫“剛直”與“不好面諛”的一組是
①灌夫不肯隨喪歸 ②至吳將麾下,所殺傷數(shù)十人
③貴戚諸有勢在己之右,不欲加禮,必陵之 ④乃駕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
⑤丞相不起,夫從坐上語侵之 ⑥吳已破,灌夫以此名聞天下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⑤⑥
1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灌夫在父親戰(zhàn)死后,不肯隨父親的靈柩回老家,主要是因為他想斬取吳王或吳國將軍的頭,替父親報仇。
B.漢武帝認(rèn)為淮陽是天下的交通樞紐,必須駐扎強大的兵力加以防守,因此調(diào)任灌夫擔(dān)任淮陽太守。
C.灌夫穿著朝服去拜訪丞相武安侯,武安侯說想與他一道去拜訪魏其侯。灌夫不顧自己穿著朝服不方便,非常高興地答應(yīng)了。
D.丞相武安侯在魏其侯家喝酒時傲慢無禮,灌夫不在乎丞相的威嚴(yán),毫不客氣地諷刺他。魏其侯見狀,趕緊把灌夫扶走,并向丞相表示歉意。
1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其中第三小題先加標(biāo)點再翻澤。(8分)。
①吾益知吳壁中曲折,請復(fù)往。(2分)
②灌夫具語魏其侯如所謂武安侯。(2分)
③潁陰侯言之上上以夫為中郎將數(shù)月坐法去后家居長安長安中諸公莫弗稱之(4分)
加標(biāo)點:潁 陰 侯 言 之 上 上 以 夫 為 中 郎 將 數(shù) 月 坐 法 去 后 家 居 長安 長 安 中 諸 公 莫 弗 稱 之
高一文言文課外練習(xí)精編二(附答案)
上欲廢太子,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大臣多諫爭,未能得堅決者也。呂后恐,不知所為。人或謂呂后曰:“留侯善畫計策,上信用之。”呂后乃使建成侯呂澤劫留侯,曰:“君常為上謀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臥乎?”留侯曰:“始上數(shù)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愛欲易太子,骨肉之間,雖臣等百余人何益?”呂澤強要曰:“為我畫計。”留侯曰:“此難以口舌爭也。顧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①。四人者年老矣,皆以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義不為漢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因使辯士固請,宜來。來,以為客,時時從入朝,令上見之,則必異而問之。問之,上知此四人賢,則一助也。”于是呂后令呂澤使奉太子書,卑辭厚禮,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
漢十一年,黥布反,上病,欲使太子將,往擊之。
四人相謂曰:“凡來者,將以存太子。太子將兵,事危矣。”乃說建成侯曰:“太子將兵,有功則位不益太子;無功還,則從此受禍矣。且太子所與俱諸將,皆嘗與上定天下梟將也,今使太子將之,此無異使羊?qū)⒗且玻尾患闭垍魏蟪虚g為上泣言:‘黥布,天下猛將也,善用兵,今諸將皆陛下故等夷,乃令太子將此屬,無異使羊?qū)⒗牵蠟橛茫沂共悸勚瑒t鼓行而西耳。上雖病,強載輜車,臥而護(hù)之,諸將不敢不盡力。上雖苦,為妻子自強。’” 于是呂澤立夜見呂后,使為上泣言,如四人意。上曰:“吾惟豎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
于是上自將兵而東,群臣居守,皆送至灞上。留侯病,自強起,至曲郵,見上曰:“臣宜從,病甚。楚人剽疾,愿上無與楚人爭鋒。”因說上曰:“令太子為將軍,監(jiān)關(guān)中兵。”上曰:“子房雖病,強臥而傅太子。”留侯遂行少傅事。竟不易太子。
(選自《史記•留侯世家》)
【注】①四人:指商山四皓,秦末四個著名的隱士。
6.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A.留侯善畫計策,上信用之 B.骨肉之間,雖臣等百余人何益
C.上雖苦,為妻子自強 D.楚人剽疾,愿上無與楚人爭鋒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以愛欲易太子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B.乃令太子將此屬 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乃入見
C.雖臣等百余人何益 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D.因說上曰:“令太子為將軍,監(jiān)關(guān)中兵。” 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王怒而疏屈平
8.下列各句括號中補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之,代“年老”這種情況)為上慢侮人。
B.于是呂后令呂澤使(人)奉太子書。
C.莫肯為(之,代“太子”)用。
D.于是呂澤立夜見呂后,使(之,代“呂后”)為上泣言。
9.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都正面表現(xiàn)留侯“善畫計策”的一組是
①留侯善畫計策,上信用之。
②顧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
③上知此四人賢,則一助也。
④今使太子將之,此無異使羊?qū)⒗且病?/p>
⑤楚人剽疾,愿上無與楚人爭鋒。
⑥子房雖病,強臥而傅太子。
A.①③⑥B.②④⑥
C.①④⑤D.②③⑤
10.下列對原文的敘述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面對高祖廢太子這件事,很多大臣勸阻力爭,都未能馬上奏效。為此呂后才派建成侯呂澤向留侯張良討取計策。
B.面對廢太子這樣的大事,留侯張良并未直接干預(yù),而是讓建成侯請出商山四皓輔佐太子,借以提高太子的地位。
C.高祖沒能招致商山四皓,是因為高祖曾經(jīng)傲慢地侮辱過四位老人,所以四人隱居深山,堅持節(jié)操,決不做漢臣。
D.留侯張良借助商山四皓為太子出謀劃策,又建議高祖讓太子做關(guān)中的統(tǒng)帥,鞏固了太子的地位,最終達(dá)到目的。
11.將下面一段文字譯成現(xiàn)代漢語。(5分)
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因使辯士固請,宜來。來,以為客,時時從入朝,令上見之,則必異而問之。
11.C 陵:侵犯,欺侮
12.B 兩個“乃”字均為副詞,表出乎意料,可譯為“竟然”。
A. 前一個“以”,連詞,表目的;后一個“以”,連詞,表修飾。
C.兩個“之”都是代詞,但具體指代內(nèi)容不同。
D.兩個“其”都是代詞,但具體指代內(nèi)容不同。
考查虛詞“之”和“其”,當(dāng)二者作代詞用時,最好不要用這種考查方式,很容易誤導(dǎo)學(xué)生。命題者可研究高考命題有關(guān)“之”或“其”的考查。
13.B ①②⑥不是陳述“剛直”與“不好面諛”。此題的設(shè)置不具有迷惑性,屬于偏易題。
14.C “穿著朝服”不正確,應(yīng)為“服喪期間”。 C、D項的設(shè)置都偏難,學(xué)生沒有辦法理解。
[夫起舞屬丞相,丞相不起,夫從坐上語侵之。]灌夫起舞致禮,舞畢請丞相田蚡起舞,田蚡根本不起來,灌夫在酒宴上用話諷刺他。起舞:這是當(dāng)時宴會上的一種禮儀,以表示賓客對主人的感謝。
15.(1)我現(xiàn)在更加了解吳軍營壘中的曲折路徑,請您讓我再去一次。(2分) (2)灌夫全都告訴了魏其侯,就像他對武安侯所說的那樣。或灌夫把他對武安侯所說的全都告訴了魏其侯。(2分) (3)加標(biāo)點:潁陰侯言之上,上以夫為中郎將。數(shù)月,坐法去。后家居長安,長安中諸公莫弗稱之。(2分。斷句錯一處扣1分,標(biāo)點符號用錯不扣分。) 譯文:潁陰侯把灌夫的情況向皇上匯報了,皇上就任命灌夫擔(dān)任中郎將。過了幾個月,(灌夫)因為犯法而丟了官。后來到長安安了家,長安城中的許多顯貴沒有不稱贊他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