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荷塘月色》復習要點

發布時間:2017-12-16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朱自清《荷塘月色》復習要點

  要點提示:

  《荷塘月色》寫于1927年7月。由于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于一片黑暗之中,作者“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見朱自清給S君的《一封信》)。作者在文章里描述了一幅清幽美妙的圖畫,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荷葉,星星點點的荷花,淡淡的月色,脈脈的荷香……這一切又交融著作者那隱隱的,卻又是深沉的孤獨與苦悶的心緒。這正是那個黑暗的時代在作者心靈上的折射。閱讀時,要重點抓住“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等語句的深刻含義。這樣,就不難理解文章的主旨了。

  這篇文章描寫的筆觸十分細膩,畫面極具神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語言秀麗樸素,比喻形象生動。

  《荷塘月色》原文: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蕩舟心許;鷁首徐回,兼傳羽杯;欋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可見當時嬉游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于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年7月,北京清華園

  思考練習:

  一、找出課文中表達作者感情發展的語句,分析作者感情發展的線索,并指出最能表達作者感情基調的語句。

  二、認真誦讀第四段,說說這一段依次寫了哪些景物,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的,寫出了景物怎樣的美感特征。

  三、“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的修辭特點與下面的選項中相同的一項是( )

  A.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放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B.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C.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D.樹縫里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四、“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中的“酣眠”與“小睡”都是一種比喻的說法,分別指的是( )

  A.滿月與淡淡的云

  B.滿月與淡淡的云遮住月光

  C.朗照與經淡云遮隔后的疏朗的月光

  D.朗照與朦朧的月色

  參考答案:

  一、作者的感情發展線索:心里頗不寧靜--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悅--發出“我什么也沒有”的慨嘆--惦念江南,欲超脫而不可得。最能表達作者感情基調的語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二、第一問,先寫茂密的荷葉,次寫多姿多態的荷花以及陣陣傳來的荷香,最后寫葉子和花的一絲顫動和脈脈的流水。

  第二問,這是按照駐足觀察的順序,由上而下、由靜到動來寫的。

  第三問,分前后兩層看。第一層寫靜物。葉子像“舞女的裙”,靜中寫動,看出動態美。花“裊娜”、“羞澀”,像人一樣嬌美,寫出了靜態美;像“明珠”、“星星”,則寫出了荷花在想象中的光華。花香像“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激活了讀者的美好想象。第二層寫動態。有視覺形象,葉子“有一絲的顫動”,化為“一道凝碧的波痕”。有聽覺形象,風吹花葉的顫動聲音。動靜分寫,給讀者以不同的感覺。總之,寫出了景物的實際模樣,更寫出了各種景物的虛幻影像,創造出了清幽恬靜的氛圍。

  三、A(例句與A均為通感,BCD為一般的比喻。)

  四、C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色婷婷在线播放 | 天天看片高清观看免费国产 | 亚洲人成久久播播影院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深田咏美 | 五月丁香六月婷婷网线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