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那冷雨》優秀導學案
【重點與難點】
●體悟“雨”在文章中的深刻內涵以及包含著的作者的情思。
●體會疊詞、比喻手法的妙處,并能運用這一手法寫作。
【預習與質疑】
1.知人論世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親原籍江蘇武進,故他也自稱“江南人”。1949年隨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遷居臺灣,之后,就一直在臺灣、香港和美國之間輾轉漂泊,他是中國文壇杰出的詩人與散文家,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學任教,并于同年寫下了《聽聽那冷雨》這篇散文,1992年,終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陸。
余光中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熱愛中國。他說“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自己“要做屈原和李白的傳人”。
他說:“寫來寫去,文體縱有變化,有一樣是不變的,那便是我對中文的赤忱熱愛。如果中華文化是一個大圓,宏美的中文正是其半徑,但愿我能將它伸展得更長。”
面對悠遠而豐滿的中華文化,傳統文化血脈浸潤的詩人正跨越著空間的鄉愁,又沉浸在時間與文化的鄉愁中。對中國古典文學傳統,對中華民族及其博大悠久的歷史文化,作者幾十年來都保有強烈而深沉的尊敬仰慕。
2.初步感知課文,完成下面的題目:
、傥恼率褂昧舜罅康寞B詞,將它們抄寫在下面,反復吟詠,并說說這些疊詞的表達作用。
、诒疚念}目是“聽聽那冷雨”,作者重點寫的是聽雨,那么作者主要在哪幾節寫了聽雨?那么都聽到了哪些雨聲呢?(文章把雨聲寫得很美很詩意。我們概括時也不要破壞余先生的意境。依照“疏雨滴梧桐”的語言形式,概括出作者所聽到的雨聲。)
③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哪些地方的雨?這些雨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找出文中蘊含著這種感情的句子。
、苷f說下列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雨不但可嗅,可觀,更可以聽!
“在古老的大陸上,千屋萬戶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來這島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
“前塵隔海。古屋不再。聽聽那冷雨!
【品鑒與探究】
3.在充分領會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礎上,以下列句子為例品鑒文章生動而富有韻味的語言。
、袤@蟄一過,春寒加劇。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即連在夢里,也似乎有把傘撐著。
、诘狡咴,聽臺風臺雨在古屋頂上一夜盲奏,千尋海底的熱浪沸沸被狂風挾來,掀翻整個太平洋只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壓下,整個海在他的蝸殼上嘩嘩瀉過。
、垡淮蛏倌曷犛,紅燭昏沉。再打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三打白頭聽雨的僧廬下,這更是亡宋之痛,一顆敏感心靈的一生:樓上,江上,廟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苤劣谟昵迷邝[鱗千瓣的瓦上,由遠而近,輕輕重重輕輕,夾著一股股的細流沿瓦槽與屋檐潺潺瀉下,各種敲擊音與滑音密織成網,誰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輪。“下雨了”,溫柔的灰美人來了,她冰冰的纖手在屋頂拂弄著無數的黑鍵啊灰鍵,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黃昏。
、萦晔且环N回憶的音樂,聽聽那冷雨,回憶江南的雨下得滿地是江湖下在橋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濕了布谷咕咕的啼聲,雨是潮潮潤潤的音樂下在渴望的唇上舐舐那冷雨。
、搌B聲減了啾啾,蛙聲沉了閣閣,秋天的蟲吟也減了唧唧。
4.細讀上下文,回答下面的問題:
、傥恼碌6段寫王禹偁在黃岡聽雨的用意是什么?
、谖恼碌11段最后一句“七十年代的臺北不需要這些,一個樂隊接一個樂隊便遣散盡了。要聽雞叫,只有去詩經的韻里找,F在只剩下一張黑白片,黑白的默片”是什么意思?
、圩髡咴谖恼轮胁粌H僅是表現一般的離怨和懷鄉,更多的是表現了一種文化鄉愁,試結合課文加以說明。
【積累與運用】
◆辨形注音:給下面詞語中加粗的字注音。
料峭( ) 裾邊( ) 黔首( ) 倉頡( )
滂沱( ) 空濛( ) 蠕動( ) 防波堤( )
氤氳( ) 岑寂( ) 薄荷( ) 濕黏黏( )
寒瀨( ) 舔舐( ) 啁啾( ) 蓊郁( )
青靄( ) 羯鼓( ) 咬嚙( ) 驚蟄( )
晌午( ) 苔蘚( ) 掀起( ) 王禹偁( )
雷電霹雹( ) 山隱水迢( ) 樹香沁鼻( ) 破開如椽( )
◆解釋下面句中加粗的字。
不過那一塊土地是久違了。
被她的裾邊掃一掃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臺灣濕度很高,最饒云氣氤氳雨意迷離的情調。
饒你多少豪情俠氣,怕也經不起三番五次的風吹雨打。
◆收集古典詩詞中寫雨的詩詞佳句。(不少于5字)
◆運用疊詞和其它修辭手法寫一段寫雨(或雪、風、草等)的文字。
◆背誦下面的文中引詩及作者詩歌:
點絳唇 姜夔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云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往。今何許?憑欄懷古,殘柳參差舞。
終南山 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虞美人 聽雨 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羅帳昏。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點滴到天明。
鄉 愁 余光中
小時候 /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 我在這頭 /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 /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 我在這頭 / 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 /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 我在外頭 /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 我在這頭 / 大陸在那頭
鄉愁四韻 余光中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 酒一樣的長江水 / 醉酒的滋味 / 是鄉愁的滋味 /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 血一樣的海棠紅 / 沸血的燒痛 / 是鄉愁的燒痛 / 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給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 信一樣的雪花白 / 家信的等待 / 是鄉愁的等待 / 給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 母親一樣的臘梅香 / 母親的芬芳 / 是鄉土的芬芳 / 給我一朵臘梅得啊臘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