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指南錄后序》習(xí)題
一、基礎(chǔ)知識
1.下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 薈萃(cuì) 縉(jìn)紳 紓(shū)禍 翌(yì)日
B 遽(jǜ)然 羈縻(mí) 詬(gòu)病 造詣(yì)
C 詆(dǐ)毀 庶幾(jǐ) 酋(qiǘ)長 彷(páng)徨
D 愧怍(zuò) 自剄(jǐng) 巡徼(jiào) 檄(xí)文
2.下列加點詞語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 予自度不得脫 何不改乎此度
B 夜則以兵圍所寓所 翌日,以資政殿學(xué)士行
C 竟使遇哨,無不死 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于趙
D 然微以自文于君親 微斯人,吾誰與歸
3.下列加點詞語的含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 眾謂予一行為可以紓禍 B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動也
C 以父母之遺體行殆 D 如高沙,常恐無辜死
4.下列各句句式與其他各項不同的一項是( )
A 縉紳、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B 即具以北虛實告東西二閫,約以連兵大舉
C 行城子河,出入亂石中
D 請罪于母,母不許
5.下列各句加點詞語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變姓名,詭蹤跡,草行露宿
A 國事至此,予不得愛身
B 北雖貌敬,實則憤怒
C 至海陵,如高沙,常恐無辜死
D 將藏之于家,使來者讀之,悲予志焉
二、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9題。
嗚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為?所求乎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為子,以父母之遺體行殆,而死有余責。將請罪于君,君不許;請罪于母,母不許。請罪于先人之墓;生無以救國難,死猶為厲鬼以擊賊,義也;賴天之靈,宗廟之福,修我戈矛,從王于師,以為前驅(qū),雪九廟之恥,復(fù)高祖之業(yè),所謂誓不與賊俱生,所謂鞠躬盡力,死而后已,亦義也。嗟夫!若予者,將無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雖浩然無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親,君親其謂予何!誠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見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復(fù)何憾哉!復(fù)何憾哉!
6.對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 以父母之遺體行殆 (危險的事)
B 修我戈矛,從王于師 (整治)
C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丟棄)
D 然微以自文于君親 (寫文章獻給)
9.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為?
----------------------------------------------------
2)予雖浩然無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親,君親其謂予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字詞解析
①注音釋義
士萃(cuì)于左丞相府(萃: )
北亦未敢遽(jù)輕吾國(遽: )
呂師孟構(gòu)惡(è)于前(構(gòu)惡: )
予羈(jī)縻(mí)不得還(羈、縻: )
賈余慶等以祈請使詣(yì)北(詣: )
天高地迥(jiǒng)(迥: )
避渚(zhǔ)洲(渚,洲: )
詆(dǐ)大酋當死(詆: )
境界危惡(è)(惡: )
②通假字
層見錯出( )
③詞性活用
A.名詞作狀語
北雖貌敬(貌: )
草行露宿(草: ;露: )
日與北騎相出沒(日: )
B.名詞作動詞
道海安、如皋(道: )
則直前詬虜帥失信(前: )
④一詞多義
[間]
A名詞jiān
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 《庖丁解牛》)
扁鵲立有間( 《扁鵲見蔡桓公》)
出沒于長淮間( )
B動詞jiàn
中間崩倒之聲(夾雜《口技》)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參與《曹劌論戰(zhàn)》)
C量詞jiān
安得廣廈千萬間(《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D副詞jiàn
間以詩記所遭(間或,有時)
間至軍中(抄小路,從小路《鴻門宴》)
[靡]
A動詞mǐ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倒下《曹劌論戰(zhàn)》)
相如傳目叱之,左右皆靡(后退《廉頗藺相如列傳》)
B動詞mí
徒靡彈藥,無益吾事(浪費《馮婉貞》)
C形容詞mǐ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奢侈《訓(xùn)儉示康》)
D副詞mǐ
天高地迥,號呼靡及(無,不。靡及:達不到)
[如]
如揚州,過瓜洲揚子橋()
勞苦功高如此(《鴻門宴》)
固不如也(《鴻門宴》)
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鴻門宴》)
⑤古今異義
窮餓無聊,追購又急(古:沒有依托。今:單調(diào),沒有價值。)
以至于永嘉(古:到達。今:表示退一步的副詞。)
初至北營,抗辭慷慨(古:十分激烈。今:大方。)
幾彷徨死(古:走投無路。今:猶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去好。)
⑥偏義復(fù)詞
不復(fù)顧利害(偏指“害”,危害)
2. 句式解析
①所+動詞,組成“所”字結(jié)構(gòu)的名詞性短語。
莫知計所出(此句活譯為“ ”)
夜則以兵圍所寓舍( )
②“為”與“所”相呼應(yīng),表示被動
為巡船所物色
為巡徼所陵迫死
3. 難句解析
①眾謂予一行為可以紓禍。
②國事至此,予不得愛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動也。
③昔人云:“將以有為也。”
④不幸呂師孟構(gòu)惡于前,賈余慶獻諂于后,予羈縻不得還,國事逐不可收拾。
⑤死生,晝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惡,層見錯出,非人世所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