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下面是《今生今世的證據》練習題及答案,歡迎同學們過來練習,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學好有關知識,提高語文水平。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腦髓suí 骨骸hái 煙垢gòu 詬病gòu
B.牲畜chù 畜牧xù 儲蓄chǔ 貯藏zhǔ
C.抹殺 mǒ 抹布 mā 抹泥巴 mò 轉彎抹角 mò
D.恒久héng 亙古gèn 印刷shuā 洗涮shuà
2.下列詞語字形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概莫能外滄涼驕羞戎車即駕 B.鎩羽而歸迷朦驕飾奔放不羈
C.悲歡離合袒露渺小直截了當 D.胸襟灑拖傾泄訓順攻敗垂成
3.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我們個人做出的任何成績和偉大的革命事業相比,只不過是滄海一粟。
B.盡管兩人天各一方,但還是藕斷絲連,不絕如縷。C.洗劫后的圓明園,到處斷壁殘垣,令人嘆為觀止。
D.冬天里,我經常和朋友們聚在一起,或圍爐品茗,或吃煊羊肉飲白干,享受了濃濃的天倫之樂。
4.下列各句中的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后到了濟南,才見到山,恍然大悟:山原來是這個樣子呀。
B.像蘇東坡說的:“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完全是我無法想像的。
C.他看到這樣的風光,慨然說:“你住在這樣好的地方,還到廬山去干嗎呢!”
D.但我卻不知道這一切面目全非、行將消失時,一只早年間日日以清脆嘹亮的鳴叫喚醒人們的大紅公雞、一條老于窩中的黑狗、每個午后都照在(已經消失的)門框上的那一縷夕陽……是否也與一粒土一樣歸于沉寂。
5.依次填人下面兩句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建筑是凝固的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詩有古詩和現代詩,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涇渭分明。
在緩緩流逝的時間長河中,總有一些記憶像卵石般沉淀下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愛,特別是母愛,對他來說,就是這樣一份沉甸甸的卵石。
①或神采飛揚,透著現代的氣息 ②或莊重沉穩,帶著歲月的滄桑 ③壓迫著人們的心靈 ④改變著人生的軌跡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6—9題。
我走的時候,我還不懂得憐惜曾經擁有的事物,我們隨便把一堵院墻推倒,砍掉那些樹,拆毀圈棚和爐灶,我們想它們沒用處了。我們搬去的地方會有許多新東西。一切都會再有的,隨著日子一天天好轉。
我走的時候還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東西去告別。不知道回過頭說一句:草,你要一年年地長下去啊。土墻,你站穩了,千萬不能倒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塊吧,留下泥皮上的煙垢和灰,留下劃痕、朽在墻中的木和鐵釘,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證據啊。
我走的時候,我還不知道曾經的生活,有一天會需要證明。
有一天會再沒有人能夠相信過去。我也會對以往的一切產生懷疑。那是我曾經有過的生活嗎?我真看見過地深處的大風?更黑,更猛,朝著相反的方向,刮動萬物的骨骸和根須。……還有,我真沐浴過那樣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經照透墻、樹木和道路,把銀白的月輝滲浸到事物的背面。在那時候,那些東西不轉身便正面背面都領受到月光,我不回頭就看見了以往。……
我回到曾經是我的現在已成別人的村莊。只幾十年功夫,它變成另一個樣子。盡管我早知道它會變成這樣——許多年前他們往這些墻上抹泥巴、刷白灰時,我便知道這些白灰和泥皮遲早會脫落得一干二凈。他們打那些土墻時,我便清楚這些墻最終會回到土里——他們挖墻邊的土,一截一截往上打墻,還喊著打夯的號子,讓遠遠近近的人都知道這個地方在打墻蓋房子了。墻打好后,每堵墻邊都留下一個坑,墻打得越高坑便越大越深。他們也不填它,頂多在坑里栽幾棵樹,那些坑便一直在墻邊等著,一年又一年,那時我就知道一個土坑漫長等待的是什么。
6.“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證據”的“這些”指什么?為什么說“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證據”?
7.“在那時候,那些東西不轉身便正面背面都領受到月光,我不回頭就看見了以往。”這句話怎么理解?
8.“曾經是我的現在已成為別人的村莊”這句話,有什么言外之意?
9. 土坑“漫長等待的”到底是什么?
答案:
1.A 腦髓suǐ 2.C(A.滄一蒼、驕一嬌、即一既;B.朦一蒙、驕一矯;D.拖一脫、泄一瀉、訓一馴、攻一功)3.A(不絕如縷:形容形勢危急或聲音細長。嘆為觀止:贊美所見的事物好到極點。天倫之樂:指家庭中親人團聚的歡樂)4.B(不完整引用,引用內容做句子的一部分,前面不應用冒號。A項中冒號表提示下文;C項中感嘆號表強烈的反問;D項“是否……沉寂”以及前面的主語都是“不知道”的賓語,整句是陳述。ACD三項標點運用均正確)5.C(根據第一句的后文“詩有古詩和現代詩,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涇渭分明”,那么該句的橫線處應該依次填入“或莊重沉穩,帶著歲月的滄桑”(與“古”字照應),“或神采飛揚,透著現代氣息”(與“今”字照應)。這里有著時序的制約。根據第二句的橫線處的上文“在緩緩流逝的時間長河中,總有一些記憶像卵石般沉淀下來”,緊扣“沉淀”這個詞眼,那么首先與它接續的應是“壓迫著人們的心靈”,然后才是“改變著人生的軌跡”。這里有著情理邏輯的制約,即“母愛”作用的輕重。這道題要求銜接的四個句子兩兩成對,結構整飭、和諧,只要抓住“序”這一核心,相信是容易做題的。這道題同時也間接地考查了考生對整句與散句使用能力。從考生能否恰當安排對偶句的內在順序這一言語操作中,可以看出他的言語修辭技巧的熟練程度)6.“這些”指第一、第二節所寫的原來家園的事物。因為“這些”都是證明我當年故鄉的生活,在它們身上留下了“我”生命的印記。7.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那時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實,那么的熟悉,月光對事物的滲浸,也可以說是作者情感對事物的浸透。8.隱含了故園不再的感傷。9. 等待的是一個個證據的消失,復歸于自然本來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