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下冊選修期末綜合試題及答案(蘇教版)

發布時間:2017-06-16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導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的蘇教版高二語文下冊選修期末綜合試題及答案,歡迎有興趣的同學過來做一做,祝大家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成功!

  說明:1.本試卷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

  2.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II卷。第I卷為客觀題,第II卷為主觀題,請將答案全部填寫在答題卷上。

  第Ⅰ卷(選擇題,共42分)

  一、(18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且注音全對的一項是( )

  A.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心靈震憾。一心為民的,人民感動;鞠躬盡瘁(chuì)的,感動人民;興邦旺國的,彪(biāo)炳千秋。

  B.十八歲使我想起初長彩羽、引吭(káng)試啼的小公雞,使我想起翅膀甫(fǔ)鍵、開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鷹,整個世界填滿不了十八歲男孩子的雄心和夢。

  C.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芒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些的顫(zhàn)動,像閃電般,霎(shà)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

  D.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當然不覺要擴大。至少,也當浸漬(zì)了親族,師友,愛人的心,縱使時光流逝,洗成緋(fēi)紅,也會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藹的舊影。

  2.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望著那 的夜空,他又回想起童年,因為每一顆星都閃爍著小時候媽媽講給他的許多動人的故事。

  ②面對大量涌來的西方文化,我們要主動選擇自己要的, 那些不要的,這樣才能構建好社會主義的新文化。

  ③滕王閣的第五層,據說是登臨遠眺的最佳去處。我們登上五層的回廊, 天光水色,一碧萬頃,心中天地也 寬廣起來。

  A.悠遠 驅除 突然 頓時B.幽遠 摒除 果然 頓時

  C.幽遠 驅除 突然 立刻D.悠遠 摒除 果然 立刻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運用不正確的一句是( )

  A.丁是丁,卯是卯,事情都已成定局了,你還留在這里干什么?快走人吧!

  B.移動通信產業利潤豐厚,吸引了很多廠商進入,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因此消費者可得要擦亮眼睛。

  C.上初中時,每次考數學總能獲得好成績,老師不止一次地表揚我。那時,我總是暗暗高興: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嘛!

  D.華裔導演李安的最新作品《斷臂山》,橫掃世界各大電影節獎項。許多影評人認為,《斷臂山》是本屆奧斯卡最佳電影獎的不二選擇。可惜曲終人散時,煮熟的鴨子飛了,李安只得了個最佳導演獎。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句是( )

  A.由于“嫦娥登月計劃”的成功實施,使我國加入了航天開發大國的行列,這也是我國國防力量日漸強大的標志。

  B.不難看出,這起明顯的錯案遲遲得不到公正的改判,其根本原因是黨風不正所造成的。

  C.我國法律規定:完全出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而造成環境污染損害的,免于承擔責任。

  D.起伏的群山鱗次櫛比,延伸到遠方,消失在迷茫的夜色中。

  5.將下面打亂了語序的六個句子組成一段語意連貫的文字,順序正確的一項是( )

  ①其中包括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②人人生而平等

  ③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類才在他們中間建立政府

  ④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讓與的權利

  ⑤而政府的正當權利,則是經被統治者同意所授予的

  ⑥我們認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A.①⑥④③⑤② B.⑥④③⑤②①C.⑥②④①③⑤D.⑥③②④①⑤

  6.下列各句話后面括號內對前句標點符號的用法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

  A.楊絳的《記錢鐘書與圍城》,給我們詳盡地介紹了《圍城》這部令人拍案叫絕的著作是如何創作出來的?[第一個“圍城”應加單書名號;全句并無疑問,句末問號改為句號]

  B.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節儉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還能牽連到一個人的思想品德。是故作驚人之談嗎?答曰:非也![答曰:非也!必須改為答曰:“非也!”]

  C.實踐,要靠認識來指導;認識,要靠實踐去檢驗:實踐和認識是密切相關的。[分號表各含有逗號的兩個分句并列,冒號表總結上文,都用得正確]

  D.如果想了解一下外國哲學、社會科學名著的情況,可以讀一讀《西方名著提要(哲學、社會科學部分)》(英國漢模頓編著,何寧譯,1959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括號文字表注釋。書籍有關情況,屬句內括號,與其它配用點號都正確]

  二、(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題。

  文化是龐大的集合體,可以有不同的劃分標準。按社區分,中國傳統文化分鄉鎮文化、山林文化、江湖文化和都市文化。

  鄉鎮文化指從農村生活方式中生長出來的文化形態,數千年來注重禮教倫常就是鄉鎮文化的結晶,從中分離出來的是山林文化。

  山林是隱士棲身所在。逍遙自在、復歸自然,是他們的中心口號,佛老思想為這種人類態度提供了思辨外殼,不過,人總要生存,衣食住行須來自一定的生產方式。因此,隱士仍要卷入現實社會關系之中,這常給隱士心態造成二重性。

  江湖文化大體由鄉鎮文化的下層脫胎而出,指浮浪人特別是游俠的活動。俠沒有固定職業,受雇于人,用暴力替雇主完成使命,戰國時代常成為貴族政治斗爭的工具,構成與國家政權對峙的社會勢力。漢曾大力摧抑。唐宋以后,俠逐漸分化,一批人以城市為基礎,結成幫會,魚肉平民;另一批人則占據草澤,打家劫舍。因其與封建政教法令相抗,有時成為民眾反抗壓迫的表現形式;而盲目效忠恩主,講求江湖義氣的思想也易為統治勢力所利用。“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諾,輕生死”,仗義疏財,扶危濟困,已升華為社會道德,與士大夫文人宣泄抑郁不平之氣的愿望結合起來。漢魏盛唐詩歌有關游俠的題詠,是這種士人心態幻化的結晶。宋明理學興起,任俠帶異端嫌疑,俠義傳統卻在傳奇小說、宋之話本、明清演義中獲得發展,表明游俠風氣向市民心曲過渡,跟鬼神、清官故事一樣,是市民階級軟弱的正義感的顯影。

  都市文化是異質環境里生成的文化形態。不過中國古代都市常是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階級十分軟弱。追逐財利,物質欲望是都市文化的出發點。利欲觀念又會不斷演進,財利可提高政治權利,物欲中擴展到性欲、情欲。中國城市文化在后一方面表現得比較充分,前一方面不很明顯。市民色彩最濃的話本、戲曲,鼓吹發財致富,頌揚自由情愛以至露骨的性描寫,比比皆是,而民權也僅限于對侵害人身、財產、婚姻等現象的揭露,未提到法權原則上來,更談不上爭取參政權、執政權了。

  7.以下對“這常給隱士心態造成二重性”中“二重性”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以逍遙自在、復歸自然為中心口號,以佛老思想為思辨外殼。

  B.一方面追求逍遙自在、復歸自然,一方面又難免卷入現實社會關系中。

  C.打著“逍遙自在、復歸自然”的旗號,通過現實社會中的各種關系獲得生存的東西。

  D.既崇尚佛老思想,又看重生存。

  8.以下關于四種文化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鄉鎮文化、山林文化、江湖文化、都市文化是按社區標準劃分的四種形態的文化,它們彼此構成并列關系。

  B.農村是鄉鎮文化的土壤,農村生活是鄉鎮文化的題材寶庫。

  C.江湖文化是由鄉鎮文化孕育變化而來的,它以浮浪人特別是游俠的活動為描寫內容。

  D.都市文化生成于異質環境里,它以表現利欲為出發點。

  9.對第五自然段中加橫線的“異質環境”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古代的都市。 B.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階級十分軟弱的都市。

  C.追逐財利與物質欲望的都市。 D.文化比較發達的都市。

  10.以下是根據原文所提供的信息與相關知識進行的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任何一種文化都會多少作用于社會,中華民族數千年來都注重禮教倫常的傳統,就是鄉鎮文化的教化作用的結果。

  B.“俠士”講求江湖義氣,中國古代作品中描寫其俠肝義膽,敢作敢為,正好迎合了市民心理,因而諸如荊軻、魯智深、李逵等形象深為人們喜愛。

  C.宋明時代,由于理學的興起,促進了傳奇、話本、演義小說的興盛與發展。

  D.中國古代都市是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階級十分軟弱,因此,都市文化必然的具有媚欲性,《金瓶梅》、《紅樓夢》就是這種土壤中產生的文學。

  三、(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題。

  梅圣俞詩集·序

  予聞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夫豈然哉?蓋世所傳詩者,多出于古究人之辭也。凡士之蘊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巔水涯之外,見蟲魚草木風云鳥獸之狀類,往往探其奇怪,內有憂思感憤之郁積,其興于怨刺,以道羈臣寡婦之所嘆,而寫人情之難言。蓋愈窮則愈工。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蔭補為吏,累舉進士,輒抑于有司,困于州縣,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猶從辟書,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奮見于事業。其家宛陵,幼習于詩,自為童子,出語已驚其長老。既長,學乎六經仁義之說,其為文章,簡古純粹,不求茍說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詩而已。然時無賢愚,語詩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樂于詩而發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詩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薦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嘗見而嘆曰:“二百年無此作矣!”雖知之深,亦不果薦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為雅、頌,以歌詠大宋之功德,薦之清廟,而追商、周、魯頌之作者,豈不偉歟!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為窮者之詩,乃徒發于蟲魚物類,羈愁感嘆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窮之久而將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詩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謝景初,懼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陽至于吳興以來所作,次為十卷。予嘗嗜圣俞詩,而患不能盡得之,遽喜謝氏之能類次也,輒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師,余既哭而銘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遺稿千余篇,并舊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為一十五卷。嗚呼!吾于圣俞詩論之詳矣,故不復云。

  廬陵歐陽修序。

  (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

  [注] ①梅堯臣:字圣俞,北宋詩人。少年舉進士不第,仁宗時賜進士出身,多任小吏,仕途上不得志。

  ②蔭yìn補:子孫因前輩功勛而得官為“蔭”,官吏或缺被選充職為“補”,梅堯臣26歲時因叔父梅詢蔭補大為太廟齋郎。

  ③王文康公:王曙,宋仁宗時宰相。

  11.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達:顯達

  B.多喜自放于山巔水涯之外放:縱情

  C.樂于詩而發之發:打開

  D.掇其尤其六百七十七篇掇:選取

  1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A.凡士之蘊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B.殆窮者而后工也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

  C.圣俞以疾卒于京師斂貲財以送其行

  D.輒抑于有司事急矣,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

  13.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能說明梅圣俞“窮”的原因的一組是( )

  ①累舉進士,輒抑于有司

  ②年今五十,猶從辟書,為人之佐

  ③其為文章,簡古純粹,不求茍說于世

  ④故其平生所作,于詩尤多

  ⑤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薦于上者

  ⑥昔王文康公嘗見而嘆曰:“二百年無此作矣!”

  A.①③④B.②④⑥C.②⑤⑥D.①③⑤

  14.下列對于這篇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認為不是寫詩造成詩人的困窘,而是陷入困境的人往往更能把詩寫好。

  B.“窮而后工”這一詩歌創作的基本規律說明了生活與創作的關系,這與韓愈的“歡愉之辭難工,而究苦之言易好”異曲同工。

  C.王文康曾高度評價梅圣俞的詩,認為二百年之后也不會出現這樣的杰作。梅圣俞詩歌之工可從此話中體味出來。

  D.全文并不是主要論述梅圣俞的詩歌藝術,而是借了詩序表達了對梅圣俞未能脫窮得達“得施于世”的命運的悲嘆。

  第Ⅱ卷(共10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8分)

  ①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為窮者之詩,乃徒發于蟲魚物類,羈愁感嘆之言。

  譯文:

  ②予嘗嗜圣俞詩,而患不能盡得之,遽喜謝氏之能類次也,輒序而藏之。

  譯文:

  16.根據下文的具體語境,在文中的橫線上填寫正確的文學常識或恰當的詩句。(4分)

  中國詩人似乎對月亮有一種獨特的情感,他們對月亮的驚嘆和對月亮的深情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形成一種獨特的月亮情結。比如,① 的《虞美人》:“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月營造氛圍:“醉不成歡慘將別,② 。”柳永在《雨霖鈴》中的千古絕唱:“今宵酒醒何處,③ 。”李清照的《④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姜夔的《揚州慢》:“二十四橋仍在,⑤ ,⑥ 。”更有蘇東坡《赤壁賦》里的“⑦ ,徘徊于斗牛之間”和“⑧ ,水落石出”。

  17.閱讀下面一首詩歌,然后回答問題。(6分)

  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

  辛棄疾

  柳邊飛倥,露濕征衣重。宿鷺驚窺沙影動,應有魚蝦入夢。一川淡月疏星,浣紗人影娉婷。笑背行人歸去,門前稚子啼聲。

  (1)這首詞的下片,寫出了婦女勞動生活的美,其中“娉婷”兩字,用得絕妙,試作分析。(2分)

  答:

  (2)詞的尾句“笑背行人歸去,門前稚子啼聲”寫的是人類所共有的天性——母愛。結合全詩,談談作者是如何表現這一情感的。(4分)

  答:

  五、(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題。

  寒冷也是一種溫暖

  遲子建

  年是新的,也是舊的。因為不管多么生氣勃勃的日子,你過著的時候,它就在不經意間成了老日子了。

  在北方,一年的開始和結束都是在寒冷時刻,讓人覺得新年是打著響亮的噴嚏登場的,又是帶著受了風寒的咳嗽聲離去的,但在這噴嚏和咳嗽聲之間,還是夾雜著春風溫柔的吟唱,夾雜著夏雨滋潤萬物的淅瀝之音和秋日田野上農人們收獲的笑聲。沾染了這樣氣韻的北方人的日子,定然是有陰霾也有陽光,有辛酸也有快樂。我每年的日子,大抵是在寫作和旅行中度過的。

  故鄉是我每年必須要住一段時日的地方。在那里,生活因寂靜、單純而顯得格外的有韻致。八月,我回到那里。每天早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開窗簾,打開窗,看青山,呼吸著從山野間吹拂來的清新空氣。吃過早飯,我一邊喝茶一邊寫作,或者看書。累了的時候,隨便靠在哪里都可以打個盹,養養神。大約是心里松弛的緣故吧,我在故鄉很少失眠。每日黃昏,我會準時去媽媽那里吃晚飯。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蕩著的威猛的狗很多,所以我走在路上的時候,手中往往要攥塊石頭。媽媽知道我怕狗,常常在這個時刻來接我回家。家中的菜園到了這時節就是一個蔬菜超市,生有妖嬈花方的油豆角、水晶一樣透明的雞心柿子、紫英英的茄子、油綠的芹菜、細嫩的西葫蘆、泛著蠟一樣光澤的尖椒,全都到了成熟期。不過這些綠色蔬菜只是晚餐桌上的配角,主角呢,是農人們自己宰殺的豬,是剛從河里打撈上來的野生的魚類。這樣的晚餐,又怎能不讓人對生活頓生感念之情呢?吃過晚飯,天快黑了,我也許會在花圃上剪上幾枝花:粉色的地瓜花、金黃色的步步高或是白色的掃帚梅,帶回我的居室,把它們插入瓶中,擺在書桌上。夜深了,我進入了夢鄉,可來自家園的鮮花卻亮堂地怒放著,仿佛想把黑夜照亮。

  如果不是因為十月份要赴港,我一定要在故鄉住到飛雪來臨時。

  我去香港兩次,但唯有這次時間最長,整整一個月。香港的十月仍然熾熱,陽光把我的皮膚曬得黝黑。運動是惹人上癮的,逢到沒有活動的日子,我便穿著一身運動裝出門了。去海邊,去鉆石山的禪院等。有一天下午,我外出歸來,乘地鐵在樂富站下車后,覺得渾身酸軟,困倦難擋,于是就到地鐵站對面的聯合道公園睡覺去了。別看街上車水馬龍的,公園游人極少。我躺在回廊的長椅上,枕著旅行包,聽著鳥鳴,聞著花香,睡著了。等我醒來的時候,太陽已經向西了,我聽見有人在喊“遲——遲——”,原來是愛爾蘭女詩人希斯金,她正坐在與我相鄰的椅子上看書呢。我有些不好意思,因為在國外,蜷在公園長椅上睡覺的,基本都是乞丐。

  在香港,我每天晚上跟媽媽通個電話。她一跟我說故鄉下雪的時候,我就向她炫耀香港的扶桑、杜鵑開得多么鮮艷,樹多么的綠等等。但時間久了,尤其進入十一月份之后,我忽然對香港的綠感到疲乏了,那不凋的綠看上去是那么蒼涼、陳舊!我想念雪花,想念寒冷了。有一天參加一個座談,當被問起對香港的印象時,我說我可憐這里的“綠”,我喜歡故鄉四季分明的氣候,想念寒冷。他們一定在想:寒冷有什么好想念的?而他們又怎能知道,寒冷也是一種溫暖啊!

  十一月上旬,我從香港赴京參加作代會,會后返回哈爾濱。當我終于迎來了對我而言的第一場雪時,興奮極了。我下樓,在飛雪中走了一個小時。能夠回到冬天,回到寒冷中,真好。

  年底,我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禮物,是艾蕪先生的兒子汪繼湘先生和兒媳王莎女士為我簽名寄來的艾蕪先生的兩本書《南行記》和《艾蕪選集》,他們知道我喜歡先生的書,特意在書的扉頁蓋了一枚艾蕪先生未出名時的“湯道耕印”的木頭印章。這枚小小的印章,像一扇落滿晚霞的窗,看上去是那么的燦爛。王莎女士說,新近出版的艾蕪先生的兩本書,他們都沒有要稿費,只是委托新華書店發行,這讓我感慨萬千。在我們這個時代,那些垃圾一樣的作品,通過炒作等手段,可以獲得極大的發行量,而艾蕪先生這樣具有深厚文學品質的大家作品,卻遭到冷落。這真是個讓人心涼的時代!不過,只要艾蕪先生的作品存在,哪怕它處于“寒冷”一隅,也讓人覺得親切。這樣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種溫暖呢!

  18.第3段,作者濃墨重彩鋪敘了他在故鄉感受到的哪些情景?請分條概括說明。(3分)

  答:

  19.指出畫線句所運用的修辭手法,簡要說明表達作用。(5分)

  答:

  20.作者在文中敘寫了香港之行的哪些感受?在全文構思上起何作用?請簡要說明。(4分)

  答:

  21.聯系全文,請簡要說明作者感到“寒冷也是一種溫暖”的緣由。(6分)

  答:

  六、(12分)

  22.學校邀請徐凡教授為文學社作報告,請你根據以下材料以文學社成員的身份向大家作介紹。(4分)

  材料:徐凡,男,江蘇南京人,東方大學文學院教授。系我國紅學界后起之秀,尤以考證作者身世見長。專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觀園人物論》《紅樓夢導讀》(獲優秀教育圖書獎)在海內外享有盛譽。

  答:

  23.九江琵琶亭的楹聯,上聯化用元稹《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中“燈殘無焰影憧憧”“暗風吹雨入寒窗”句意,下聯化用白居易《琵琶行》“楓葉荻花秋瑟瑟”“繞船月明江水寒”句意,請補出下聯相關內容。(4分)

  燈影憧憧,凄絕暗風吹雨夜;

  ,魂銷 時。

  24.閱讀下面一則寓言,用一個精煉而深刻的語句總結寓意。(不超過20個字)(4分)

  “告訴我一片雪花的重量。”一只知更鳥問一只野鴿,野鴿回答道:“微不足道。”“那么讓我來講一個不平常的故事。”知更鳥說道,“我飛落在一棵冷杉的樹枝上,緊挨著樹干,這時候下雪了,小瓣小瓣的雪花緩緩降落。我無事可做,于是就數起飄落在我棲息的樹枝上的雪花,確切的數字是141254。當有一片你所講的微不足道的雪花落在樹枝上的時候,樹枝折斷了。”說完,知更鳥便飛走了。鴿子沉思了一會兒,自言自語道:“興許只差一個人的力量,和平就會來臨。”

  答:

  七、(60分)

  25.閱讀下面二則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

  一、美神維納斯的雕像雙臂殘失,許多藝術家想使她復原,但所有的方案都難盡其美。也就是說,如果維納斯雙臂健在,她就可能與其他女神雕像無異,甚至毫無特征。這不禁使人感嘆;大自然給了你最出色的一樣,就不肯給你另一樣;甚至為了完美,它不惜給你制造一個缺憾。

  這種情形也經常印證在我們的人生、事業中。

  二、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歌喉象百靈鳥一樣悅耳動聽,可是她的弟弟卻是個聾啞人。每當談及此事,宋祖英就淚流滿面,她真情地說:“如果我的弟弟會說話,我寧可自己是個普通的農家女。”完美和缺憾總是常常與人生相伴。

  請以“完美與缺憾”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要多角度分析問題。2.文體自選,可以記敘經歷、編寫故事、抒發情感、發表議論、展開想像等。3.題目自擬。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襲。

  新課標蘇教版高中語文選修期末綜合試題 參考答案

  1.D 2.B

  3.A(“丁是丁,卯是卯”只能形容做事認真。“煮熟的鴨子飛了”比喻有把握到手的東西意外地失去了。)

  4.C(A“使”前主語殘缺 B句式雜糅 D“群山”與“鱗次櫛比”搭配不當)

  5.C(本段文字選自美國《獨立宣言》)

  6.B(“非也”的雙引號可用可不用)

  7.B(由第三段內容可知)

  8.A(由第二段末句“從中分離出來……”第四段首句“脫胎而出”可知不是并列關系)

  9.B(信息在第五段)

  10.A(B項的推斷過于片面。C項第四段“卻在……發展”可知為錯。D項第五段“追逐……明顯”可知為錯。)

  11.C(“發”應講作“抒發”)

  12.B(兩個“殆”均為副詞“大概”。A項,前者為定語后置的標志,后者為賓語前置的標志。C項,前者為介詞,相當于“因為”;后者為連詞,相當于“來”。D項,前者為介詞,表被動;后者為介詞,“向”。)

  13.D(②④句為“窮”的結果而不是原因。⑥句是王文康公的贊嘆)

  14.C(“二百年無此作矣!”是說“二百年以來沒有這樣的作品”而不是說“二百年后不會出現”)

  15.①怎么讓他到老也不得志,只能寫困厄者的詩歌,白白地在蟲魚之類上抒發窮苦愁悶的感嘆。(要點:奈何、老、窮者、徒)(4分)

  ②我曾經酷愛圣俞的詩作,擔心不能全部得到它,十分高興謝氏能為它分類編排,就為之作序并保存起來。(要點:嗜、遽、類次、序)(4分)

  16.①李煜②別時茫茫江浸月③楊柳岸曉風殘月 ④《一剪梅》

  ⑤波心蕩⑥冷月無聲 ⑦月出于東山之上 ⑧山高月小

  17.(1)月淡星疏,天剛黎明,那浣紗的村婦,就人影憧憧地來到河邊。詩句中用“娉婷二字,得體、逼真地寫出村婦們在勞動中的喜悅場景,描寫了她們無憂無慮的神情。”

  (2)媽媽和其他村婦出門浣紗,孩子追到門口啼哭尋找。在這些“人影娉婷”的浣紗婦女中的媽媽,卻聽到了自己孩子的哭聲,于是,她帶著自然的微笑,背著大伙兒,溜回家照顧她的孩子去了。這“娉婷”的人群也許還沒有發現呢。這是一個富于喜劇性的場景。整首詩不僅有畫面美,而且還寫出勞動婦女的心靈美。

  18.(1)山野里彌漫著清新的空氣 (2)媽媽關切地迎接我回家 (3)時令蔬菜,新鮮成熟

  (4)享受野生的佳肴(豐盛的晚餐) (5)用鮮花裝點溫馨雅致的居室(享受夢鄉的甜蜜)(3分)

  19.比擬(1分)。賦予新年以生命,生動寫出了新年喧鬧與寒冷的特點,寄寓北方人的歡樂與辛酸(2分)。為下文鋪敘故鄉的溫馨的情景和內心的愜意埋下伏筆(2分)。

  20.作者敘寫香港陽光熾熱灼人、困倦難當的感受(2分),其作用是為了反襯作者對故鄉寒冬飛雪的思念。(2分)

  21.因為作者(1)在寒冷的新年里,感受到了故鄉的熱鬧與溫;(2)在大雪飄飛的季節,感受到了媽媽的溫暖的期盼與問候;(3)在大師作品備受冷落而讓人心涼的時代,朋友寄來了心儀已久的大師的作品而感到親切與滿足;(4)在炒作肆虐的時修,卻感受到大師無私奉獻精神的激勵與溫暖。(答對一點給2分,答對3點給滿分)

  22.轉換要點:(1)徐凡后應加稱呼,如“教授”“先生”等,不能介紹性別。(2)“系”“后起之秀”必須轉換,如“是”“研究專家”等。(3)“作者身世”應轉換為“曹雪芹身世”或“《紅樓夢》作者身世”,“尤以……見長”用“尤其在……方面有專長”一類句子來轉換。

  23.荻花瑟瑟 明月繞船(4分) 解析:此題的關鍵在“暗風吹雨”的對應結構

  24.例一:堅持不懈的點滴積累方能出成果。 例二:量變到一定程度總會產生質變。

  25.作文(略)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性999性久久久久 | 香蕉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综合激情久久综合激情 | 日韩午夜福利视频欧美 | 日本免费自拍视频网站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丝袜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