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傳》鞏固練習(蘇教版選修)

發布時間:2017-05-19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導語:下面是蘇教版選修《管仲列傳》鞏固練習,歡迎同學們過來練習,鞏固課堂知識。

  1、解釋加點的詞語:

  ①嘗與鮑叔賈 ②鮑叔不以我為怯 ③故其稱曰

  ④下令如流水之原 ⑤知與之為取 ⑥管仲因而伐楚

  ⑦孔子小之 ⑧匡救其惡

  2、與例句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例: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

  A 所識窮乏者德我歟

  B 而心目耳力俱窮

  C 讒人間之,可謂窮矣

  D 窮兇極惡

  3、與“三仕三見逐于君”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A 管仲囚焉

  B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C 子孫世祿于齊

  D 吾幽囚受辱

  4、與“知我不羞小節”中的“羞”字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

  A 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

  B 吾從而師之

  C 鮑叔終善遇之

  D 吾妻之美我者

  5、對“召忽死之”翻譯正確一項是:( )

  A 召忽死在這件事上

  B 召忽為公子糾而死

  C 召忽因公子糾失敗而自殺

  D 召忽因公子糾失敗而被殺身死

  6、聯系全文來看,對管仲的認識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司馬遷以史家的眼光看待管仲,不論其著書,而言其軼事,寫鮑叔對他的諒解其實是借鮑叔牙來突出管仲的賢才。

  B.司馬遷記敘管仲軼事,贊揚了他的才干和功績,突出了他的民本思想和政治策略。

  C.孔子瞧不起管仲,是因為管仲不勉勵桓公行王道,竟助他稱霸。

  D.管仲作為齊國的名相,順民意,精于謀略,善于因勢利導為政,政績顯赫;但作者認為管仲是一個不識時務之人,他應該幫助齊桓公實行王道,而不是霸道。

  7、“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于齊①,有封邑者十余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②。”

  (1)解釋下列詞語:

  ①世祿:

  ②多:

  (2)翻譯這段文字: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晏平仲嬰者,菜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于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于諸侯。

  越石父賢,在縲紲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驂贖之,載歸。弗謝,入閨。久之,是石父請絕。晏子懼然,攝衣冠謝曰:“嬰雖不仁,免子于尼,何子求絕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聞君子屈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縲紲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悟而贖我,是知己;知己而無禮,固不如在縲紲之中。“晏子于是延入為上客。

  晏子為齊相,出,其御者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損。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

  太史公曰:吾讀《晏子春秋》,詳哉其言之也。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故次其傳。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

  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鞭,所欣慕焉。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君語及之,即危言 危言:危險的言論

  B.晏子出,遭之涂 涂:道路

  C.其后夫自抑損 抑損:謙卑,不自滿。

  D.世多有之,是以不論 論:選擇。

  9、對下列各句中“其”字稱代內容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A.既而歸,其妻請去 稱代前文的“御者”。

  B.今者妾觀其出 稱代前文的“晏子”。

  C.其后夫自抑損 稱代前文的“御者之妻”。

  D.詳哉其言之也 稱代前文的“《晏子春秋》”

  10、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晏子愛賢及謙遜品格的一組是

  ① 解左驂贖之,載歸 ② 何子求絕之速也 ③ 晏子于是延入為上客

  ④ 擁大蓋,策駟馬 ⑤ 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⑥ 晏子薦以為大夫

  A.①③⑤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晏子是春秋時齊國名相,奉事齊靈公等三位國君,他節儉力行,生活樸素;在朝中說危言,行危行,在諸侯中很有名氣。

  B.越石父被抓,晏子將他贖出來,越石父回來之后,不但沒有表示感謝,還提出要與晏子絕交,晏子大驚,又感到不理解。

  C.晏子的駕車人駕車時揚揚自得,與晏子的神態形成鮮明對比,回家遭到妻子的指責,有了改變,晏子于是推薦他擔任大夫。

  D .司馬遷推崇晏子,表示倘若晏子在世,非常樂意當他的駕車人,這既表現了他對晏子的無限敬仰,也包含著深沉的感慨。

  12、翻譯上面文言文中的有關句子。

  ①知己而無禮,固不如在縲紲之中。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故次其傳。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經商,做買賣②認為③主張④平原⑤給予⑥攻打⑦輕視,看不起⑧糾正)

  2、C

  3、C

  4、C

  5、B

  6、D(作者對管仲持肯定的觀點。“認為管仲是一個不識時務之人,他應該幫助齊桓公實行王道,而不是霸道”不是作者的觀點,是孔子瞧不起管仲的原因)

  7、(1)①世代享受俸祿。②推重,贊美(2)鮑叔薦舉了管仲之后,甘心位居管仲之下。他的子孫世世代代享受齊國的俸祿,有封地的就有十幾代人,常常是著名的大夫。天下人不稱贊管仲的賢能,而稱贊鮑叔善于識別人才。

  8、A危言:正直的言論。9、C”其”指代”其妻請去”這件事。 10、A。 11、B(晏子進內室沒有告辭,讓越石父久等,是”無禮”)

  12、①(你)是我的知己卻還對我這樣沒有禮貌,因此還不如在牢獄之中。②我已經讀了晏子著的書,又想看看他做的事,所以寫到他的傳記。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专区 |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国产 | 一区二区免费精品在线观看国产 | 综合网在线观看AV网站 | 日鲁夜鲁亚洲鲁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