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本領大》評課稿】
《誰的本領大》是一篇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講的是風和太陽在一開始都認為自己的本領大,經過兩次比本領后雙方才都悟出了道理,告訴我們每個人是各有所長,一定要全面正確地認識自己和看待別人。
童話是低年級學生最喜歡上的一種課型,課堂上幾位老師都盡量采用兒童化的語言進行教學,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在教學過程中,都能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李艷華老師的課一個字“實”。1、從板書開始就鼓勵學生“把字寫的漂漂亮亮”;2、第一遍讀課文足足給了五分鐘,不是只走過程,實;3、認讀字、詞,形式多樣,指名讀,跟讀,開火車,去掉拼音,打亂順序,認讀扎實有效;4、再讀課文,注重層次,要求: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檢查讀文時,不忘習慣培養,“認真看,用心聽,當評委”既穩定了課堂紀律,又提高了讀書效率;5、寫生字,先讓學生觀察,師投影板書,生描紅,再寫兩個,一步一步,井然有序,在板書時,注重了結構,筆畫指導和運用不同方法識記生字,指導很到位,特別是運用實物投影,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效果很明顯。不足:1、有少數孩子前后鼻音不分,應反復糾正;2、書寫時除了結構,還要要注重運筆、頓筆的指導。
邢文的課最大的特色就是1、運用了表格形式,使比賽結果清晰明了。比賽結果清楚了,道理也就明白了。2、用“覺得”練習說話,在上課時,她不忘腦中的標,胸中的本,目中的人,運用手中的法,一步步引導學生達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3、邢老師課上推薦《伊索寓言》向我們傳遞著她的大語文觀的信息,語文的學習絕不可能僅限于課堂上有限的40分鐘的學習,也絕不可能僅限于一本語文教材的學習,語文是一個浩瀚無邊的海洋,邢老師正一步步引導她的學生們去自由地遨游。不足之處:1、復習占用的時間太長,我記了一下,用了近10分鐘,到學新課時,孩子們注意力已經不再那么集中了,因此,就顯得孩子們不配合老師;2、課堂語言應盡可能精煉,準確,給孩子準確的信息引導,讓孩子真正融入文本,更好地去體會感悟文本的情感。3、課件的背景太花,顏色太亂,干擾了詞語的清晰度,本來是復習詞語,由于看不清楚,孩子們讀的顯得不流暢,這可能也是復習時間太長的一個原因。
非常喜歡這個有親和力的小老師,加油!
曉靜老師教學最大的特色就是:真正把閱讀課上成了教師指導下的讀書課。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不離課文、不離讀書,從課文中質疑,又在課文中尋找答案,讓學生在讀中求懂,在讀中學會,在讀中獲得讀的能力。比如風和太陽第一回合比賽規則是什么?怎么比的?結果怎樣?通過孩子親自動手勾劃,準確感知語言所傳達的信息,把握課文內容;再讀出感情:如“這有什么難的?”“看我的吧!”讓學生反復讀,讓孩子帶著自己的理解讀,感受風的狂妄,太陽的得意,讀出語言所蘊含的情感;再如第二回合比賽結束后,老師吧“太陽說:‘風先生,你的本領也不小啊!’”和“太陽得意的說:‘風先生,你還敢同我比本領嗎?’”進行比較,讓學生反復讀這兩句話,通過比較,學生很自然的就體會到太陽情感態度的變化,這樣讓學生懂得其中蘊含的道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要正確看待自己,對待別人。”也就水到渠成了。整節課,活潑可愛的曉靜老師,深深地感染了孩子們,孩子們一直處在樂讀的狀態下。很棒!有幾點小問題說一下:1、以后提出讀書要求后,老師盡量少說話,給孩子創造靜下心來思考的空間;2、課堂語言再精煉些,給學生更多的時間來品讀課文,理解寓意,更好地扮演他們課堂主體的角色。
淑芳: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楊淑芳老師在本堂課的教學中充分體現出來了。在閱讀感悟太陽和風第一次比賽中,楊老師充分利用激勵手段,引導學生讀出風的驕傲自大和太陽的得意洋洋,引導學生通過“想”,體會太陽的心理,從而準確的讀出太陽的語氣;第二次比賽,老師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說太陽的心理,再讀文中的句子,并把學生稱為“小太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起學生“興奮點”,教學時立足一個“讀”字,突出一個“悟”字,師生互動參與,老師范讀,全體學生動作表演,達到教學面向全體,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另外,老師的語言活潑,充滿激情。我想:也只有具有激情的教師,才能讓課堂多情善感起來,只有充滿情感交流的課堂,才能培養出創造性的學生。這節課楊老師激情洋溢,學生在她的感染下,多次實現與文本對話,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學有所成。建議:1、課件背景圖案色彩盡量鮮明又不影響視覺效果;2、對于低年級來說語速可適當放慢點。
最后提一點小建議:如果在課堂上,輔以更多想的訓練、說的訓練,教學效果會更好,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更加凸現。如:書中的最后一幅插圖,風和太陽擁抱在一起,太陽向風翹起了大拇指。老師可以這樣問:小朋友,風先生聽了太陽的贊揚,也向太陽豎起了大拇指,它會怎么夸太陽呢?讓學生練想練說。這樣,既給學生提供了一次口語訓練的機會,又放飛了學生的想象,彌補了文本的空白,同時深化了文本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