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2、會用“像”說話;
3、欣賞月亮灣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內容學生狀況分析及課前準備
本課時的教學重難點:抓住關鍵詞語,反復朗讀,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月亮灣的美麗,和作者贊美熱愛月亮灣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教學掛圖、課文錄音、輕音樂磁帶。
主要教學理念及選用的教學方法(含輔助教育手段)
一、讀中感悟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學時,教師以“你拍的是哪里?為什么拍這里?”這一問題拋下去,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句子來學習,尊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然后通過自讀、邊讀邊想,師生評讀、邊讀邊表演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想象”,充分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意境美。
二、情境創設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考的。”上課一開始,教師創設了去月亮灣旅游的情境;憑借插圖再現情境,配上舒緩的輕音樂,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學生去月亮灣旅游拍照,采用多種手段,創設有聲、有色、有形、有景、有情、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學習賭東道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真正把孩子們帶入課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檢查,導入課文
1.導入: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生齊讀課題:《月亮灣》)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月亮灣是個——(生回答:美麗的村子)(板書:美麗)
3.(出示掛圖),這兒就是美麗的月亮灣。今天,月亮灣的小朋友邀請我們去村里游玩呢?你們想不想去?他們還給我們發出了邀請函呢!
4.出示生字詞語,認讀。
繞著緩緩地倒映
燦爛朝霞山坡
二、聽課文錄音,月亮灣的小朋友在向我們介紹他們的家鄉呢!
三、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月亮灣多美啊,自己讀一讀,去感受月亮灣美麗吧!(學生自由讀課文
2、月亮灣究竟美在哪呢?分小組交流自己的想法,把自己認為最美的句子找出來在小組里讀一讀。
3、學習課文,討論交流:
①“月牙一樣的小河”
看圖,引導學生想象:月亮灣的小河彎彎的,象月牙一樣,多美啊!
誰來讀一讀這句話?(指名學生讀句子)
②用“換詞法”體會“緩緩地”的意思。
你能讀出這樣的感覺嗎?(學生練讀,指名讀句子,)
③月亮灣的小河不僅彎彎的,河水還很清呢!比較下面兩句話:
河水倒映著小橋、綠樹和青山。
清清的河水倒映著小橋、綠樹和青山。
自由讀句子,想一想這兩話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好在哪里?(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一個“清清的”,它比第一句好,因為它說的具體,能顯示出河中的倒影更清晰,色彩更鮮明。)再次朗讀這兩句體會一下。
④看圖:春天來了,月亮灣的桃花開了,遠遠看去,就象燦爛的朝霞,真是美不勝收啊!
誰能把這么美的桃花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學生練讀,指名朗讀)
老師也被這燦爛朝霞一般的桃花吸引住了,我也想讀一讀呢!(教師范讀,學生齊讀)
⑤你覺得月亮灣還有哪兒美呢?
(出示句子,進行比較)
過了橋,是一片農田。
過了橋,是一片綠油油的農田。
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學生練讀,指名讀)
4.大家一起來讀讀月亮灣的美麗!(學生自由讀課文)
5.指名學生看圖引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四、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欣賞完村前的景色,讓我們一起到村子的后面去看一看,聽一聽。
1.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你覺得月亮灣還有哪兒美?(指名回答)
2.朗讀最后一句話,問:小朋友讀懂了什么?(勞動時人們喜悅的心情)
3.帶著這種心情,我們一起讀課文的最后一段。
五、總結課文,指導背誦
1.小朋友們真有一雙發現美的慧眼!你們喜歡月亮灣嗎?我們來夸夸月亮灣吧!
2.指名學生發言。
3.課文第二、三自然段描寫了月亮灣村前、村后的美景,大家帶著自己的感情去讀課文。(學生感情朗讀課文。)
4.能把課文中最美的句子記到頭腦中去嗎?(同座位互相練習背誦)
5.指導看圖背誦(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愛的自然段)
六、課后實踐,延伸拓展
1、月亮灣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不管是村前還是村后,都讓游客們產生美不勝收之感。愿意把這美麗的月亮灣介紹給爸爸媽媽嗎?回家做一次小導游。
2、我們的家鄉哪兒最美,把它畫下來。再向同學們作介紹,看看誰是自己家鄉的小導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