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鄉歌》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隨文認識"飄""裝",學習新部首"風""衣"。
3、了解水鄉的一些特點,感受水鄉美麗的風光,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樂磁帶
教學過程:
一、觀看水鄉圖片,激發審美情感
小朋友們,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很漂亮的圖片,想看嗎?(示:江南美景)
二、進行文本對話,升華審美感知
1、自由讀課文,說說你最喜歡哪一自然段?
板課題:21 水鄉歌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找出體現水多的詞句,標出相關詞語。
2、指名讀、評。
3、想象:如果給你一張紙,你想畫什么來表現水多。
4、課件顯示,理解"渠"。
5、男女賽讀第一自然段。
6、齊讀。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讀
2、聽了他的朗讀,你知道了什么?(師板書:船多)
3、從哪兒看出船多呢?相機指導朗讀
4、學習生字"飄"
5、指名讀這一自然段,其余學生閉目傾聽,聽完后告訴大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6、美讀第二自然段。
過渡,你還喜歡水鄉的什么呢?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欣賞樂曲《太湖美》
2、自學本段,你讀懂了什么?(板:歌多)
3、哪些句子使你覺得歌多呢?
指名讀、評
4、學習生字"裝"
5、質疑、解疑
6、齊讀
[以上三個自然段根據學生提出的喜歡哪個自然段進行變序教學]
三、引導實踐活動,進行審美創造
1、配樂齊讀
2、自由選擇練背
3、編詩:家鄉什么多?
_______多。
千______,萬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鄉歌》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三個生字"連"、"蕩"、"船"。
3、讓學生初步感受水鄉秀麗的風光和水鄉人民的美好生活,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理解一些字詞,如:渠、駁。
教學難點:
理解白帆"飄滿湖面飄滿河"和歌曲"裝滿一籮又一籮"。
情感教育:
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教師口述:音樂能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帶我們去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此時此刻,讓我們一起聆聽優雅的音樂,走進風光秀麗的水鄉吧!
2、(播放舒緩的背景音樂,屏幕出示江南的風光片)師述:大家看,這就是水鄉。仔細看看,多美呀!綠水環繞著清波,身處其境,猶如進入了人間仙境。再看看湖面上,好熱鬧啊,捕魚的小船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好象在開一個盛大的集會。湖水清澈蔚藍,讓人心情舒暢,分不清是在湖中央還是已在空中行。
3、你們喜歡水鄉嗎?(生答:喜歡)其實我們的家鄉--太倉就是一個風景怡人的水鄉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過渡揭題:水鄉的美可以用音樂來渲染,用畫面來展現,還可以用詩來描繪呢!請大家看老師寫課題。板書課題。讀好課題。
這是一首獻給水鄉的歌,想聽嗎?
2、教師范讀課文,配樂《秋湖月夜》。
3、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4、同桌互讀,相互評價、糾正。
5、指名讀,相機指導。
師:你喜歡讀哪一段課文,讀給大家聽一聽好嗎?
6、隨機出示詞語:清波、飄滿、裝滿、咱、新生活。指名讀,齊讀
三、自讀自悟朗讀交流
1、自讀課文,思考:水鄉留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怎么體會到的?
2、全班交流:①水多、船多、歌多。(此處教師板書)
②你是怎么體會到的?指名說說,并進行朗讀指導。
四、鼓勵質疑引導解惑
1、再讀課文,學生質疑。
2、小組選擇問題討論,然后組間交流。
3、教師對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給予指導、幫助。
如:(1)"渠"、"河"、"池"有什么不一樣?(出示畫面,請學生一一指出)
(2)"駁"與"船"一樣嗎?(看圖理解)
(3)"歌"能裝在"籮"里嗎?
教師提問啟發:誰在唱歌?水鄉人民用籮裝什么?望著一籮又一籮的勞動成果,水鄉人民會唱些什么呢?學生再次朗讀第三小節。
五、回歸整體表情朗讀
師生合作,師問生答。
六、學習生字培養習慣
1、寫好"飄"、"裝、"船"三個生字。
2、學生說說記憶的方法。
3、教師板書,學生書空。
4、學生在書上描紅,師巡視指導寫字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