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本課八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八個生字。
3.了解課文大意,學會欣賞水鄉的美。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起學生共鳴,感受到水鄉人民的美好生活,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計(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環節 | 設計意圖 |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課件展示水鄉風光圖。 2.師:小朋友,你們喜歡水鄉嗎?為什么? (學生發言) 3.揭題:水鄉的美可以畫面來展現,還可以用詩歌來描繪!課件出示課題:水鄉歌 (生齊讀課題) | 優美的水鄉畫面一下子將學生吸引住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了學生讀課文的興趣。 |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件演示:播放舒緩優美的音樂。師配樂范讀課文。 2.師:小朋友,你們喜歡這首詩歌嗎?那就快快打開課本,自己也來讀一讀吧!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每句詩,數數詩歌有幾節。 3.檢查自讀情況 同桌互讀、指名讀。 4.師:大家真棒,都會讀這首詩歌了!請大家再讀讀這首詩歌,不僅要讀通,還要思考一個問題:課文主要講了水鄉的什么特點?(生自讀課文) 5.全班交流 師相機板書:水多 | 教師優美的范讀激起了學生朗讀的欲望。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讀課文,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評價,使學生有成功感,激發學習興趣。 鍛煉學生的總結與理解能力。 |
(三)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課后生字詞。(指名讀、齊讀) 2.想想用什么方法記?(小組討論)(熟字加偏旁) 3.生按筆順書空。 4.老師聽寫生字詞。 | 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只作了一些適當的點撥,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培養自主識字的能力,并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 |
第二課時
教學環節 | 設計意圖 |
(一)誦讀課文,理解內容 學習第一部分 1.指導讀好問句“水鄉什么多?”師生之間一問一答練讀。 2.指導讀好“千條渠,萬條河”。比較“一”與“千、萬”的差別,通過看畫面告訴學生“渠”是人工開鑿出來澆灌莊稼的。通過找出“千”和“萬”,緊緊抓住“一個連一個”知道水鄉的水多,讀好這些詞。 3.“處處綠水揚綠波”是講水美,再次播放多媒體畫面,讓學生再次體會水鄉的水多、水美、水清。指導朗讀,指名讀,指名評。 4.齊讀第一部分。 學習第二部分 師:大家讀得真好,課文的第二部分就向我們介紹了水鄉的船多,大家能讀懂嗎?試試看。 1.學生自由讀。 2.出示“駁”,看畫面理解“駁”也是船的意思。 3.指名讀,評價。 4.出示“帆”,讀好句子“白帆片片像云朵”,指導找出白帆與云朵的相似之處,引導學生練習說話。 5.指名讀第二句話,讀好“滿”。指名讀第二部分。 學習第三部分 師:水鄉風景美如畫,水鄉物產多么豐富,水鄉人民生活多幸福。請大家自由朗讀第三部分,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請提出來。 1.學生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2.教師幫助學生邊讀書邊解決所提出的問題。 ⑴出示“咱”,讀準音。“咱”是什么意思? ⑵出示“新生活”,讀好“新”。生活前面加“新”說明了什么? 告訴學生水鄉人的生活越來越好這就是---新生活。讀好這個詞。 3.讀好這段,學生練讀,指名讀,比賽讀,齊讀。 | 主要是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能動作用,掌握學習方法,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在讀中品味和體驗,留給了學生讀書、感悟的余地。 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加深學生對文章語言的體驗、感悟。從學生實際出發,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
(二)深化主題,升華情感 師:同學們,此時此刻,我們不僅看到了水鄉的自然美,還看到了水鄉實實在在的變化,水鄉美,水鄉人更美!讓我們懷著對水鄉的熱愛,對水鄉人的崇敬,飽含深情地誦讀這篇課文吧! 學生自由試讀。指名讀,再指名讀,其余學生如果會背了可以合起書跟著背誦。 | 從詞到句再到整篇課文,讓學生讀讀、想想、唱唱,背過課文。 |
(三)拓展練習 “想一想,編一編,你的家鄉什么多?”學習用書中的語言形式來表達。 | 培養學生搜集、積累信息的能力,為今后寫作作好鋪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