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積累運用。(20分)
1、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8分)
1)、淮南秋雨夜, 。(《聞雁》)
2) ,泥香帶落花。(《迎燕》)
3)石榴有梅樹的枝干,有楊柳的葉片, 而不 , 而不 ,這風度實兼備了梅柳之長,而舍去了梅柳之短。(《石榴》)
4)、《池鶴》中的“ ? 。”一句表現出詩人對仕宦生活的厭倦和無奈。
5)、“鶴立雞群”和《池鶴》中的“ , 。”一句都是寫鶴的品格與儀表在一群雞里頭顯得很突出。
2、閱讀下列這段話,給漢字加上拼音,給拼音補上漢字。(4分)
好一派生機àng 然的蓬萊仙境啊!這里有身材秀頎( )的毛白楊,伸著綠如fěī 的葉子向你致意;有軀干枯jí 的古松,展著如虬( )龍般的枝丫向你問好;這里有爭yán 斗艷的奇花異草,揮著花骨( )朵向你歡呼,讓人不能不zhǜ 立流連!
3、為下列事物寫一段詠物寓理的話。(5分)
[示例]松柏:冬雪算什么,重要的是保持綠的本色。
浪花:
信鴿:
壁燈:
小橋:
落葉:
4、如果有人請你談談對本冊書第一單元中某篇文章的個人看法(可以從內容、語言、思路、寫法等方面入手),你將會如何回答,請寫在下面。要求能清楚連貫地表達你的觀點。(不超過50個字)(3分)
二、 閱讀理解。(53分)
(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題。(18分)
甲
馬說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乙
龍說
龍噓氣成云,云固弗靈于龍也。
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元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靈怪矣哉!
云,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云之所能使為靈也。
然龍弗得云,無以神其靈矣。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
異哉!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易》曰:“云從龍。”既曰龍,云從之矣。
(注釋:本語段作者以龍喻明君,以云喻賢臣,來含蓄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5、乙短文和甲短文一樣,都是享有“文起八代之衰”的唐代文學家 寫的 (體裁)。(2分)
6、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字。(4分)
1) 才美不外見 ( ) 2)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
3)食之不能盡其材 ( ) 4)執策而臨之 ( )
5)其真無馬邪? ( ) 6)其真不知馬也( )
7)龍乘是氣 ( ) 8)龍亦靈怪矣哉!( )
6、用現代漢語說說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請用自己的話概括甲文各段的主要意思。(3分)
8、這兩篇短文通篇說的是物事(龍、馬),其實論的是人事。想想看,作者分別表達了怎么的思想感情?(3分)
9、如果說成才是“龍”,讀書是“云”,那么對你今后的求學有什么啟迪?(2分)
(二)閱讀下列語段,完成10題----14題。(15分)
海燕
高爾基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沖向烏云,它叫喊著,——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歡樂。
在這叫喊聲里——充滿著對暴風雨的渴望!在這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呻吟著,它們在大海上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在大海深處。
海鴨也在呻吟著,——它們這些海鴨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戰斗的歡樂:轟隆隆的雷聲就把它們嚇壞了。
蠢笨的企鵝,膽怯地把肥胖的身體躲藏在懸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飛翔!
烏云越來越暗,越來越低,向海面直壓下來,而波浪一邊歌唱,一邊沖向高空,去迎接那雷聲。
雷聲轟響。波浪在憤怒的飛沫中呼叫,跟狂風爭鳴。看吧,狂風緊緊抱起一層層巨浪,惡狠狠地把它們甩到懸崖上,把這些大塊的翡翠摔成塵霧和碎末。
海燕叫喊著,飛翔著,像黑色的閃電,箭一般地穿過烏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飛沫。
看吧,它飛舞著,像個精靈,——高傲的、黑色的暴風雨的精靈,——它在大笑,它又在號叫……它笑那些烏云,它因為歡樂而號叫!
這個敏感的精靈,——它從雷聲的震怒里,早就聽出了困乏,它深信,烏云遮不住太陽,——是的,遮不住的!
狂風吼叫……雷聲轟響……
一堆堆烏云,像青色的火焰,在無底的大海上燃燒。大海抓住閃電的箭光,把它們熄滅在自己的深淵里。這些閃電的影子,活像一條條火蛇,在大海里蜿蜓游動,一晃就消失了。
——暴風雨!暴風雨就要來了!
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中間,高傲地飛翔;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10、這篇散文詩的思想是通過象征手法表現出來的,請你找出文章中作者刻畫的各種自然物象,并說說它們分別象征著什么?(至少寫3種)(3分)
11、閱讀文章,說說本文以暴風雨的漸次逼近為線索寫了哪三個場面。(3分)
12、請從寫法和目的兩方面說說作者為什么要寫海鷗、海鴨、企鵝這幾種水鳥形象?(3分)
13、請你分別從文中找出運用比喻、排比、夸張的句子各一句,并結合句子說說使用該種修辭手法的好處。(3分)
14、你一定很愛好寫作吧,請結合想像仿照本文的語言特色試著描寫一段海燕在暴風雨中的活動畫面。(3分)
(三) 閱讀下列語段,完成15題----18題。(16分)
祈求
林敬鈞
①我曾經在長城上看到一位白發蒼蒼的畫家畫鷹。在北方特有的那種干燥湛藍的天空下,蒼勁古樸的長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畫家在一塊白布上潑墨揮毫。長城上的風揚起老人的白發,鼓動每一個的衣襟。他展開那面墨跡未干的鷹旗,雄鷹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
②陽光照在大地上,也照在獵獵作響的鷹旗上。一瞬間,我忽然感覺到一種熱血沖破冰層的眩暈,一種常常壓抑已久的力量的猛烈爆發:天空、陽光、長城、老人、長風、鷹。
③那不是我第一次見到鷹,卻是我第一次為鷹震撼。
④后來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鷹的巢穴。那只是一個粗陋的石坑隨便地搭上幾根粗樹枝,其余一無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后來我看南方一種色彩艷麗的鳥精致而溫暖安全的巢時,我想到了北方的鷹。不知為什么樣,我總覺得鷹身上有一種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我明白鷹不需要巢穴。它從不躲避風雨。它是天地間飛翔的精靈,高傲、敏銳、兇猛、無畏,永不留戀巢穴的溫暖與安樂。
⑤我帶一身風塵回到家鄉,聽說公園里來了動物展覽團。我想起了鷹,于是我去了。
⑥從羽毛的顏色和體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已經蒼老的鷹和一只年輕的鷹。鷹架距我不到三米。那只蒼老的鷹的羽毛零亂而支楞突兀,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鐵鏈,它埋頭翅間。那只年輕的鷹目光遲滯,仿佛在看什么,又什么也沒看到。
⑦一個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皮扔向那只埋頭的鷹。他一定不知道他干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因為他還在得意地笑。那只鷹猛地昂起了頭,有力的頸部彎曲成了一個矯健而兇猛的弧度。我看到它眼中凌厲地閃過什么,它閃電般地直掠下來。
⑧然而那長不足一米的鐵鏈狠狠拽住了它,它猛然回墜,被倒吊在高高的鷹架上,晃來晃去,那只年輕的鷹展了展翅以便站穩,它冷漠地看了看腳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遠方。
⑨那個被嚇呆了的小孩這時才清醒過來,悻悻地抓起一把泥沙朝那倒吊著的鷹狠狠扔去,又嘿嘿地笑起來,一邊撿石塊,一邊大聲地罵。那只蒼老的鷹聳著翅,掙扎著,發出一串低沉的鳴音。它的聲音在顫抖。我分明感到一種蒼白而強烈的悲愴冷冷地漫過心頭。我攔住那個小孩,叫他滾。
⑩鷹漸漸停止了掙扎,靜靜地倒吊在高高的鷹架下。利爪筆直地伸向天空——那里曾是它的家園、夢想、榮耀和驕傲。四下沉悶,天地間只有蟬在不停地叫。
⑾我不知道鷹是否會流淚。
⑿那夜我在山頂坐了好久。天上有月,月旁有星;山上有風,山下有樓。我在山頂大夢一場,一顆淚珠從天上落到我的手上。
⒀清晨我再去看那兩只鷹的時候,蒼老的鷹依然倒吊著,只是剛剛死去,喂鷹的人說,野生的鷹是沒法養活的——它不吃東西。他告訴我那只年輕的鷹是人工孵化的。
⒁天空是藍色的,一切都很安靜。我想起北方的天空、陽光和鼓動衣襟的長風,想起傷痕累累的長城上那面獵獵的鷹旗。我不知道那只年輕的鷹在尋找什么,但我想那一定是一只被束縛的鷹對祖先血脈相承的東西的渴求——它一生未曾飛翔。
⒂我知道鷹的靈魂在天上。我祈求世上善良的人們,給鷹一顆翱翔的心,讓高飛的靈魂永不沉淪。
——《美麗如初——10年精短散文100年》
15、請用自己的話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2分)
16、請分析文章第1段在全文中結構上的作用。(1分)
17、請簡析文章題目的含義。(2分)
18、從鷹的靈魂中我們可以感悟到什么做人準則?(3 分)
(四)、閱讀下列語段,完成19題----21題。
蜘蛛
涂靜怡(臺灣)
①那是一個夏天的午后,天空突然下了一陣不算小的雨,夾帶著風,一下子就把我窗前的那些盆花,淋得面目全非。泥水從花盆里向外溢,使鋪著花磚的走廊,濺上了許多,也使原來十分清潔的小園子,立刻呈現出一副骯臟不堪的樣子。
②我提了一桶水,正想沖洗一下走廊。突然,在靠墻的地方,我發現了一只蜘蛛,它挺著鼓鼓的肚皮,正十分吃力地、從污染著泥水的地面朝干燥的地方爬。看到蜘蛛,我本能地有一種厭惡的感覺,便抬起腳來,想把它踩死。
③我之所以討厭蜘蛛,是因為無論在什么地方,它都會張起網來捕捉小蟲。在窗棱上,在屋檐下,甚至于屋里的吊燈上面,大蜘蛛張著大的網,小蜘蛛張著小的網,蛛網上掛著小蟲的殘骸。無論是怎樣整潔的房子,一有了蛛網,就會令人生厭,令人覺得這個屋子的主人不勤于打掃。可是那些蛛網,常常在頭一天清除,第二天又出現了:它們是那樣勤于和人纏斗,好像永遠都除不掉,打不散似的。因此,每當我拿了掃帚,或是竹竿,清理隱藏在角落里的蛛網時,總是生氣地想把它們趕盡殺絕。
④我抬起腳來,心想,這一回,這只落難的蜘蛛是死定了;而它似乎也知道自己正面臨生死關頭,它略一遲疑,便拼命地掙扎著,艱難地向墻角里爬。
⑤不知是一種什么意念,我抬起的腳竟沒有踩下去。我看到它那樣驚恐,那樣吃力地爬著,頓然萌生了惻隱之心。我很快地挪開了腳,怔怔地注視著它,對于自己想弄死它的念頭,反而感到不安起來。
⑥我從小就喜歡小動物,平時,連一只小螞蟻都不愿意隨便加以傷害,何況是一只正在困難中掙扎的蜘蛛呢?
⑦它奮斗的意志,是那樣堅忍,單憑這一點,我便不該有傷害它的心理。無論如何,蜘蛛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雖然它不受人們的重視,可是它也應該有生存下去的權利。不是嗎?它到處結網,原是和我們人類一樣,只是為了經營生活,我怎能夠對它心存厭惡呢?于是我找來一根竹竿,把它從地面挑起來,送到干燥的地方。我這個舉動,起先一定使它大為驚恐,它一定以為自己死定了,可是等我把它放到干凈的地方,它又似乎有點迷惑起來的樣子。我好像覺得它回過頭來,奇怪地望著我,似乎懷著感激的心情,然后便安穩地爬走了。我靜靜地看著它爬走的背影,那神態,使我心中忽然感到無比的舒坦。
⑧夏天的雷雨是短暫的。雨過天晴后,空氣特別清新,悶熱也消散了。尤其到了傍晚,更是分外清純美麗。那時候晚霞映照著我的屋子,走廊上灑滿淡淡的金黃。我懷著滿心的喜悅,站在走廊上欣賞著這難得的傍晚景致。
⑨突然,我抬起頭來,看到屋檐下又新結了一個蜘蛛網。蜘網在夕陽的光輝映照下,是那樣明顯:那織著多角形的網,由疏而密;有著鼓鼓的肚皮的蜘蛛,坐在中央,它偶爾動彈一下,蛛網便在夕陽中微微晃動,顯示出那是一個多么安適而優美的處所。
⑩我凝神注視著蛛網,心中想著,不知道這只蜘蛛是否就是我本來想要把它弄死的那一只?如果是,那它真是夠幸運了。它原該死在我的腳下,卻由于我一時的憐憫,使它得以逃生。也就因為這個緣故,我現在對于蜘蛛,反而會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它。其實,蜘蛛織的網,點綴在屋檐下,只要你肯用另一種眼光,從某種角度去欣賞,它將會是一幅最原始而且優美的圖畫呢。
⑾不知道為什么,我以前只看到蜘蛛會令我討厭的一面,從沒發現它也有可愛的一面呢!它那不屈不撓的精神,那巧妙織成的網,在滿天晚霞的襯托下,是多么動人啊!大自然里隱藏著純潔和恩惠,我竟然都把它給忽略了。直到這一刻,我才深深領悟到:原來太陽、風雨、草葉、昆蟲……全都是造物主為了愉悅我們而安排并使其存在的,問題只是看到持什么樣的心情和角度去欣賞,如何去發現和愛惜它罷了。
(《中華活頁文選》2003年第11期)
19、文中有一句話最能表現文章的主題,請找出來寫在下面。(2分)
20、本文寫蜘蛛為什么要先寫夏日雨后的小園子?(2分)
21、讀了本文,你一定有許多感觸吧,請把自己的想法寫在下面。(2分)
(五)閱讀下列語段,完成22題----24題。
三種魚的啟示
俞敏洪
我從小在長江邊長大,對長江的感情有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住在長江三角洲的人,對于長江里所產的三種魚都很熟悉,它們是鰣魚、刀魚和河豚。這三種魚以味美鮮嫩而著稱,是難得的美味佳肴。三種魚形狀不同,吃法也不一樣。鰣魚形狀像鯉魚,身子比鯉魚要扁一些。做鰣魚時不能把魚鱗刮掉,因為其美味全靠魚鱗傳遞。刀魚的形狀就像一把匕首,魚肉極其細膩,但吃時一定要特別小心,因為小小的一條刀魚就有上千根刺,很容易被卡著。河豚有著滾圓的身子,身上長的不是魚鱗,而是帶小刺的皮。吃河豚時通常連皮吃下,據說對胃有好處。但河豚極具毒性,一不小心中毒無挽救余地。幾乎每年都有吃河豚吃掉性命的事情發生,所以有句話叫做“冒死吃河豚”。
我老爸對我講過這三種魚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漁民捕這三種魚的都是同一張網,形狀很像排球網,漁民把網攔在江中,讓魚鉆到網眼中去。鰣魚頭小身子大,頭鉆過去后身子就過不去了,這時鰣魚只要向后一退,就能逃脫而去。但由于鰣魚愛惜魚鱗,死不后退,就被漁民捕獲了。刀魚看到鰣魚被子捕后,心想這家伙真笨,向后退一下不就行了嗎?于是刀魚穿過網眼后迅速后退,結果兩邊的魚鰭卡在了網上,其實這時刀魚只要繼續向前就能穿網而去了,但他吸取鰣魚被抓的教訓,拼命后退,終于也被漁民捕獲。河豚看到他們被抓,心想你們真笨,碰到網只要不前進也不后退,不就不被抓住了嗎?于是河豚碰到網后就拼命給自己打氣,把自己打得圓鼓鼓的,結果漂到江面上被漁民輕而易舉地捕獲了。
小時候聽這個故事只覺得很好玩,現在再回憶起這個故事,覺得是如此的深奧和讓人回味。人就像上面的三種魚一樣,常常被自己的習慣和天性害死,卻根本就不知道錯在哪里;常常能夠清楚地看到別人的錯誤,卻永遠也找不出自己的弱點;常常因為看到別人出了問題想避免重蹈覆轍,結果卻陷入了另外一個更致命的錯誤之中。人類似乎永遠逃不出自己的陷阱和宿命。我爸已經去世了十多年,我現在才開始明白我爸講完故事后那迷茫和痛苦的眼神。
但我們總要生活下去,要逃避陷阱和宿命,并且要盡可能比前人生活得更好。我們有辦法嗎?沒有十全十美的方法。但總有一些人比別人活得更快樂幸福和豁達的呢?我想起了蘇格拉底的一句話:認識你自己!讓我們認識自己的劣根性,認識自己的局限性,認識其他動物和植物生命的神圣性,認識人類愛心和仁慈的重要性。我們一定要認識到,人類作為自覺動物,只有自己編織的網能把自己捕獲。因此讓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小心一點,收斂一點,不要自己為自己編織一張無形的致命的大網。
22、本文寫了哪三種魚的心理弱點?請用“-------------”劃出寫這三種魚的心理弱點的句子。(2分)
23、從三種魚的習性中,作者得出了什么啟示?(用文中原話回答)(2分)
24、為避免出現類似魚類的悲劇,請結合實際說說我們應該怎樣來做?(2分)
三、寫作。(47分)
草“根本不深,花葉不美”,“沒有花香,沒有樹高”,自身優勢不多,但它“從不寂寞,從不煩惱”,不戚戚于個人得失,雖遭走獸踐踏、人類刪刈、野火焚燒,仍是“春風吹又生”,不向命運低頭,不向強權彎腰……請展開聯想,以“草”為話題寫一篇詠物抒懷的作文。
要求:①要具體描繪事物的形象,并寄寓自己的感情。
②題目自自擬。
③字數不少于500字。
附參考答案:
一、1、1)高齋聞雁來 2)、翅濕沾微雨 3)、奇崛 枯瘠 清新 柔媚 4)、臨風一唳思何事?悵望青田云水遙 5)、高竹籠前無伴侶,亂群雞里有風標。
2、盎 qí 翡 瘠 qīú 妍 gū 佇
3、浪花:渺小算什么,重要的是團結產生力量。
信鴿:距離算什么,重要的是給人們傳遞信息。
壁燈:位置算什么,重要的是發光。
小橋:無名算什么,重要的是與人方便。
落葉:飄零算什么,重要的是目標始終如一。
4、 略
二、(一)5、 韓愈 說 6、1)即使 2)同“現”顯現 3)等同、一樣 4)竹制的馬鞭,引申為鞭打,這里意為驅使 5)同“耶”,表示疑問,相當于“嗎”6)表推測語氣,恐怕 7)這 8)也 6、在馬夫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里。 喂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當作普通馬來喂養。7、第一段:說明伯樂對千里的馬的命運有決定性作用。 第二段:說明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 第三段:諷刺“食馬者”的淺薄無知。8、甲文將人才比作“千里馬”,將愚妄淺薄的統治者比作“食馬者”,集中闡述了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原因,抒發了懷才不遇、有志難申的知識分子的憤懣和不平之情,對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的統治階級進行了嘲諷和鞭撻,巧妙地發揮了針砭時弊的作用。乙文將賢臣比作“云”,將“明君”比作龍,表達自己渴望得到君主賞識與重用的愿望。9、略(二)10、風、云、雷、電象征反動勢力;波浪象征革命高潮時的廣大群眾的力量;暴風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動腐朽勢力的革命浪潮風暴;太陽象征光明的未來;海燕象征英勇善戰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海鷗、海鴨、企鵝象征那些害怕革命會破壞他們安樂窩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11、來臨之前 逼近之時 即將來臨 12、寫海鷗、海鴨、企鵝的呻吟、飛竄、恐懼、躲藏與海燕那高傲的飛翔、歡樂的叫喊形成鮮明的對比,有力地突出了海燕的英勇、樂觀。13、比喻: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這個比喻寫出了海燕飛翔速度很快很有力量,表現了海燕搏擊風浪的英勇。排比:烏云越來越暗,越來越低。增強了語言的氣勢,表現反動勢力的囂張。夸張:海燕叫喊著,飛翔著,像黑色的閃電,箭一般地穿過烏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飛沫。比喻中兼有夸張,生動地寫出了與烏云搏擊的海燕的勇敢形象。14、略
(三)15、本文通過敘述兩只鷹的遭遇,呼吁人們要善待動物,維護動物的天性。16、引起下文,為情節展開蓄勢。17、“祈求世上善良的人們,給鷹一顆翱翔的心,讓高飛的靈魂永不沉淪。”作者祈求人們都能善待動物,還動物以保持天性的機會。18、作為一個現代的人,不要為世俗所累,一定要保持作為一個人應有的天性。
(四)19、太陽、風雨、草葉、昆蟲……全都是造物主為了愉悅我們而安排并使其存在的,問題只是看到持什么樣的心情和角度去欣賞,如何去發現和愛惜它罷了。20、為下文寫蜘蛛交代環境,從側面烘托蜘蛛的頑強品質。21、略
(五)22、本文寫了鰣魚、刀魚、河豚三種魚。描寫其心理弱點的句子為“鰣魚頭小身子大,頭鉆過去后身子就過不去了,這時鰣魚只要向后一退,就能逃脫而去。但由于鰣魚愛惜魚鱗,死不后退,就被漁民捕獲了。刀魚看到鰣魚被子捕后,心想這家伙真笨,向后退一下不就行了嗎?于是刀魚穿過網眼后迅速后退,結果兩邊的魚鰭卡在了網上,其實這時刀魚只要繼續向前就能穿網而去了,但他吸取鰣魚被抓的教訓,拼命后退,終于也被漁民捕獲。河豚看到他們被抓,心想你們真笨,碰到網只要不前進也不后退,不就不被抓住了嗎?于是河豚碰到網后就拼命給自己打氣,把自己打得圓鼓鼓的,結果漂到江面上被漁民輕而易舉地捕獲了。”23、人就像上面的三種魚一樣,常常被自己的習慣和天性害死,卻根本就不知道錯在哪里;常常能夠清楚地看到別人的錯誤,卻永遠也找不出自己的弱點;常常因為看到別人出了問題想避免重蹈覆轍,結果卻陷入了另外一個更致命的錯誤之中。人類似乎永遠逃不出自己的陷阱和宿命。24、要點:作為人類,應該清醒地認識我們自身的不足,做任何事情都小心一點,收斂一點,不要自己為自己編織一張無形的致命的大網。
三、寫作思路:
1、審題,弄清本題的要求——借物抒懷,進而自擬題目。
2、立意,根據題干的要求并結合實際,找出自己的情感迸發點,計劃好習作要表達自己的怎樣的思想感情。
3、選材,根據自己所要表達的情感找出象征體和“草”這個物象的共同之處。
4、組材,把物象的特點與情感有機組織,并借助過渡合理安排,同時注意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