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習檢測】(自主完成,二人互檢)
1、魏學洢字 , 末嘉善人。著有《 》。
2、給加點的字注音并解釋
罔不( ) 袒胸露乳( ) 箬( )篷
矯首( )八分有奇( ) 詘右臂支船( )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⑴、左手倚一衡木 通
、、詘右臂支船 通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通
⑷、虞山王毅叔遠甫刻 通
4、翻譯下列句子
(1).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2).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3).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
(4).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
(5).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6).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7).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
(8).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9).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設問導讀】
1.該工藝品藝術的精湛主要表現在哪些地方?
2.寫三個人的神情主要是為了說明什么?文中哪句話贊嘆了雕刻技藝的高超?
3.“閉’字和“啟”字相應,一啟一閉說明了什么?
4.窗上對聯為什么要刻這十六個字,而不刻別的字?
5.文中第三段介紹蘇東坡、佛印、魯直于船頭的位置,為什么先從中間的蘇東坡介紹起?
6.作者在說明船的正面的時候,為什么不是從船頭說到船艙,從船艙說到船尾,而是先說船艙,再說船頭和船尾呢?
【自我檢測】
按要求填空
1.《赤壁賦》《后赤壁賦》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 !吧礁咴滦,水落石出”是《 》中的句子;“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是《 》中的句子。
2.點明核舟主題的句子是 。
3.“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一句點明了窗子具有 的特點,說明雕刻的精巧。
4.蘇、黃二人的友好關系可以通過“ ”一個動作和“ ”的神態看出來。
5.從對佛印的神情描寫中,可以看出佛印 的性格特點。
6.第三段中作者以對人物姿態、神情的生動細膩的描述,具體說明雕刻人“ , ”(從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藝。
7.從第四段對右邊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 的神態,而左邊舟子的神態則顯得
8.文中最后一段運用了 、 的說明方法,這樣說明的作用是
9.點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10.最能體現王叔遠構思巧妙、技藝精湛的語句是
【課堂檢測】
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后面的練習。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篛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1、這段文字具體介紹“核舟”的形狀、構造等情況。請用簡練的詞語概括出這段文字介紹的內容。(不超過12個字)
2、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說明方法是( )
A.列數字B.打比方C.作比較D.分類別
3、第2至3句的說明順序是_______________。
4、這段文字中描寫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覽的地點以及周圍景物、環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拓展研讀】
閱讀第(3)段,回答問題
1.下列加點字注音錯誤的一項是( )
A.峨冠guān B.手卷juàn C.不屬shǔ D.矯jiāo首昂視
2.字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絕類彌勒(絕):很 B. 歷歷數也(歷歷):清清楚楚
C.如有所語(如):比如 D.勾畫了了(了了):線條簡單
3.下列字詞的用法與其他三個不同的一項是( )
A.詘右臂支船(詘) B.左臂掛念珠倚之(倚)
C.東坡右手執卷端(執) D.絕類彌勒(類)
4.與“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啟窗而現,雕欄相望焉! .中軒敞者為艙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 D.其人視端容寂
5.下列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A.蘇、黃共閱一手卷 譯文:(蘇、黃在一起共讀一橫幅的書畫。)
B.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譯文:(這是挑選了桃核中修長的刻成的。)
C.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譯文:(他們的膝蓋互相靠近著,都隱藏在手卷下邊的衣褶里。)
D.同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譯文:(都能就著木頭原來的樣子模擬那些東西的形狀,各有各的情態。)
6.這段文字介紹了核舟的主體部分_______________,本文段的結構方式是 ;從表達方式看,側重 ;以______________為說明順序。語言上生動,人物情態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