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陽樓》優秀說課稿

發布時間:2017-02-13  編輯:飛藝 手機版

  《登岳陽樓》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登岳陽樓》是高二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二單元第八課的內容,新的高考大綱明確規定:中學生應該初步具備鑒賞古典詩歌的能力,并且高考試題也由過去的客觀題型變成主觀題型。這無疑增加了考生答題的難度,所以,平時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有意識地訓練學生對古典詩歌的鑒賞,鑒賞的主要內容是詩詞的表現手法和主要寫作特色,也要兼及思想內容和名言警句的賞析。因此在學習《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的過程中,應該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空間,教師給予詩歌鑒賞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鑒賞詩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這首詩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詩人時年57歲,身患重病,離去世僅二年。詩人歷經滄桑,年老多病,獨登此樓,感慨萬千。通篇是登岳陽樓詩卻不局限于寫岳陽樓與洞庭水,時間上撫今追昔,空間上包吳楚、越關山。其身世之悲,國家之憂,浩浩渺渺,與洞庭水勢融合無間,形成沉雄悲壯、博大深遠的意境。寫景氣勢恢宏,抒情深沉感人。此詩是學習古詩藝術手法的典范,是培養古詩鑒賞能力的好教材。

  (二)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本文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為:

  1、背誦本詩。

  2、學習如何通過對古典詩歌中意象的把握來體會和品味詩歌的意境美。

  3、學會通過反復誦讀、聯想想象去置身詩境,通過意象聯綴、補充聯想、煉字煉句緣景明情。

  教學重點:通過學習本詩了解鑒賞古典詩歌要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教學難點:“坼”“浮”字妙處的理解。

  二、說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我在教學目標、教學環節等程序的設定上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

  1、知識經驗:本班學生是高中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對古典詩詞的內容、鑒賞方法等有了一定的積累和掌握,因而在此基礎上通過本詩的學習,學會如何置身詩境、緣景明情來達到鑒賞詩歌的目的,應該難度不大。

  2、技能態度:在過去的學習階段中,學生已經掌握了詩歌意象以及意境在詩人表情達意中的作用,所以對本課的學習既有助于學生鞏固這種知識,又有助于提升鑒賞水平。

  3、特點風格:本班學生整體上語文素養偏低,閱讀量少,知識面狹,感知能力差,且對本學科的興趣欠濃。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點燃”學生的學習欲望,從“大語文觀”的角度培養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說教法

  呂叔湘先生說:“語文課既然是技能課,上課的時候,就應該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的活動應該壓縮到最低限度”。而高效課堂同樣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基于此,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的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1)誦讀法——反復朗讀,把握語言特色

  2)自主探究法——學生實踐,鞏固提高

  3)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步深入

  4)討論法——積極參與,總結規律

  5)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四、說教學程序

  新課程理念認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從“課前展示”、“復舊導入”、“合作探究”、“小組討論”等幾個環節激發學生興趣,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索。

課題

登岳陽樓

 

三維目標

1、背誦本詩。

2、學習如何通過對古典詩歌中意象的把握來體會和品味詩歌的意境美。

3、學會通過反復誦讀、聯想想象去置身詩境,通過意象聯綴、補充聯想、煉字煉句緣景明情。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學習本詩了解鑒賞古典詩歌要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難點:“坼”“浮”字妙處的理解。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課時計劃

1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復習導入

通過回憶杜甫的《登高》一詩,引出鑒賞古典詩歌要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二、讀詩歌(通過自讀、聽讀、齊讀感受詩歌意境,從而達到背誦本詩的目的)

三、賞析指導

(一)知人論世——讀《創新課堂》中本詩的“背景剖析”部分,以達到知人論世的目的。

(二)初知意象——通過提問,讓學生初步感知本詩的意象,以及這些意象所營造的意境。

(三)置身詩境——指出在欣賞詩歌的過程中,借助聯想和想象,將作者所描繪的意象和畫面一一再現到自己的腦海中,使整個心靈沉浸在一個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審美享受,即置身詩境的方法。讓學生用此方法將詩人所描繪的意象和畫面描述出來。

(四)緣景明情——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體味詩人的情感。

1、從首聯“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一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樓的感情怎樣呢?這種情感是怎么表現的呢?

2、“吳楚東南坼,乾坤日月浮。”這兩句中表現力最強的詞語分別是哪個?(坼、浮)你能說說這兩個詞的妙處嗎?由此讓你聯想到了誰的詩句?這兩句寫景,有沒有表現作者的情感?

3、“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4、面對浩渺的洞庭湖,詩人只是感嘆自己的身世嗎?(不是)從哪句可以看出?(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他這種憂國憂民的情懷,你們還從他的哪些詩句感受到了呢?

……

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齊聲背誦《登岳陽樓》吧。

四、當堂訓練——通過比較賞析提升學生的鑒賞水平。

五、作業布置——運用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方法自主賞析李白的《與夏十二登岳陽樓》,完成后面的幾個題目:

1.頷聯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妙,為什么? 

2.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你認為本詩第二聯的兩句中,“詩眼”分別是哪個字?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結束語:

詩歌鑒賞中最重要的莫過于通過對意象的把握、發揮想象,體會和品味詩歌特有的意境美,從而準確把握詩歌所表達的情感。這一堂課,我們進一步熟悉了賞析詩歌的重要方法——置身詩境,緣景明情。只要同學們在學習中國古典詩歌時,重視反復誦讀,置身詩境,將作者所描繪的意象和畫面一一再現到自己的腦海中,體會詩歌所再現的意境,并抓住最富有表現力的詞語來進行賞析,我相信,同學們一定能陶醉在中國古典詩歌所帶給我們的審美享受之中。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国产国语高清在线网址 | 亚洲成AV人的天堂 | 五月天婷亚洲天久久综合网 | 婷婷色综合AⅤ视频 | 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