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宇宙里有些什么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無窮無盡的宇宙。
無數顆星星在茫無涯際的宇宙中運動著。我看得見的星星,絕大多數是恒星。看上去它們好像是冷的,但實際上每顆恒星都是一個火熱的太陽。洶涌的熱浪不斷地從這些大火球吐出來,射向廣漠的宇宙空間。它們的熱度非常高,表面溫度至少有三千攝氏度。即使是最堅硬的金屬,一接觸它們的表面就會溶解,甚至化為氣體,可是,當你看到靜靜的夜空中閃爍著寒光的小星星的時候,說不定還會把它們當做螢火蟲呢。
許多紅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裝得下八十萬萬個太陽。這些星星是由非常稀薄的氣體狀態的物質組成的。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空氣的幾萬分之一,比我們用抽氣機造成的“真空”還要稀薄得多。
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還小。可是這種星星的物質,密度特別大,火柴頭那么大的一點點就抵得上十多個成年人的重量。用白金造成同樣大的一個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萬分之一。人到了這種星星上面休想站得起來,因為它的引力是那樣大,人的骨骼早就被自己的體重壓碎了。
還有數量眾多的中等的恒星,這些恒星像太陽一樣,體積不太大,密度不太大(太陽的密度事實水的的一點四倍),表面溫度也不十分高,只有幾千攝氏度。
恒星有各種各樣的,但是全都是灼熱的龐大的氣體球,全都是發光發熱的。
這些星星里,想來會有不少不發光的行星繞著它們轉的吧。固然,今天憑地球最大的望遠鏡,還不能直接看見別的恒星世界的行星,但是有什么理由能說太陽系的構成是宇宙獨一無二的呢?太陽可以有行星,為什么別的恒星就不能有呢?
從這顆星星到那顆星星的距離,每秒種能飛十六點七公里的宇宙飛船得走幾萬年。
得走幾萬年,多么遼闊的宇宙空間啊!盡管恒星都個、很大,差不多每一顆都能裝下幾百萬個地球(只有極少數比地球小),可是在遼闊的宇宙空間里,這些恒星不過像大海里的水滴,也許還要小。
還有難于計算的由塵埃和氣體組成的星云,浮游在星星和星星之間,浮游在宇宙空間里,阻礙星光的通過。這些星云有的厚到幾萬億公里,本身并不發光,如果在附近有恒星,它就反射出光亮,叫做亮星云。否則它就是黑暗的,叫做暗星云。
這樣就可以知道,宇宙里有發光的星星,還有亮星云、暗星云等。
大約一千萬萬顆以上的恒星組成一個鐵餅形狀的東西,我們把它叫做銀河系,太陽也在其中。從地球上望出去,銀河就像一個環,套在地球周圍。這是一個美麗的環,當它一半沒在平線下,另一半橫過天空的時候,人們就說,這是一條天河,它把多情的織女和牛郎隔開了。
哪里知道,這條天河淹沒了一千萬萬顆以上的星星啊!一千萬萬,你一口氣數下去,得數一千多年!
這就是整個宇宙嗎?不,這還只是構成宇宙的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點點。
宇宙里有千千萬萬個像銀河系一樣的恒星系,這些恒星系大都有一千萬萬顆以上的恒星。
我們肉眼能看到仙女座里的一個恒星系。每當初冬晚上八九點鐘的時候,差不多在天空正中有一個紡錘形的小光斑,就是這個恒星系。它距離我們那樣遠,光線從它那到地球上得走二百二十萬年。在每一個恒星系里,光線從這一頭到那一頭也得走幾萬以至十幾萬年。不要忘記,光線是宇宙中最快的使者,若是宇宙飛船,不知道要走多少萬萬年呢。
我們已經發現數以億計的恒星系。可是不要以為我們已經看透整個宇宙了。要知道數以億計的恒星系仍然只是茫茫宇宙的一個極小部分。隨著望遠鏡制造技術的不斷提高,新的儀器的不斷發明,我們將會看到更遠的世界。
所有的星星和恒星系全都在飛快地運動著。太陽也帶著地球和其他星星以每秒十九公里的速度飛奔。同時,太陽系也參加銀河系的自轉運動。在這運動中,太陽系每秒鐘要走二百五十公里。
整個宇宙都在運動,在發展。
宇宙是無窮無盡的,它的運動也是無窮無盡的。
人類在“足不出戶”的時代就能夠測算出,遙遠的星星體積多大,溫度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樣運動。今天,載人的宇宙飛船已經成功地實現了登上月球的飛行,將來一定會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
附《宇宙里有些什么》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課是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上)第五單元第二十課,本單元主題是關注科學。文學和科學是相通的,在學語文中學科學,在學科學中學語文。本單元中《宇宙里有些什么》這是一篇介紹宇宙的有關知識的科學小品。作者以生動的語言說明了宇宙里有些什么和宇宙的特征,在介紹“宇宙之大、宇宙之奇、宇宙之美”的同時,也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對神奇的宇宙世界的熱愛,對未知的科學世界的向往。這一課處在這一單元的第三篇,因此在學習本課時,應繼續激發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A、學習本文,能說出宇宙的物質組成及特征。
B、學習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來說明事物的特征。
(2)能力目標
A、 學會收集資料
B、 引導學生學會品味本文準確、生動的語言。
C、指導學生通過做卡片的方法,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情感。
(3)情感目標
通過本文的學習,培養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興趣。
[說明]確定以上的三個目標是要體現“新課標”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并重的教學理念。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領悟,多種說明方法的綜合運用和準確生動的語言
教學難點:讀課文,要求能感受到對大自然的贊美,對神奇的宇宙世界的熱愛,對未知的科學世界的向往。
4學情分析:
初一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階段,對自然界對科學充滿了好奇和幻想,在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暢談自己了解的、所想象的宇宙,同時可以用多媒體展示有關宇宙的音像資料,激發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引入課文的學習。
5教具的使用:多媒體
二、說教法與學法
1、 平等對話:閱讀教學的過程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學中著力為學生構建對話的平臺:與課本對話、與同學對話、與教師對話、與自我對話。“你所知道、所想象的宇宙”“哪句話讓你覺得生動”“請你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所呈現的教學細節,也著眼與“對話”的設計。把自己收集的資料帶給學生,讓學生深受感染,給學生平等的理念——人格的平等,思想的平等。
2、示范分析,而后以合作、探究輔之。通過示范,學生就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分析本文生動的說明語言。 [說明]示范分析是根據學情來決定的,因為初一學生對說明文語言的分析還沒有接觸到。
3、在師生共同感知課文內容以后,我嘗試用四人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為避免流于形式,我做了如下策劃:(1)明確探究任務;(2)限時間;(3)提要求:在組長的主持下,分工合作,集中所有成員的智慧,對探究成果做摘記,然后推薦代表陳述、展示探究成果。
4、學法指導: 本文是篇生動的科學小品文,要求學生從課文出發,采用感知、品味、探究、拓展的學習方法。感知:初讀課文,明確文章寫了什么。品味:再讀課文,理解語言的生動性。探究:思考并回答解決有疑問的問題。拓展:從課內跳出課外,更多的了解有關宇宙的信息,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興趣。
5、教學時數:一課時
三、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配樂播放有關星空的畫面,引導學生暢談自己所知道的、所想象的宇宙
2、教師小結導入課題:宇宙博大而又久遠,充滿了神奇的魅力,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宇宙里到底有什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解讀宇宙的秘密吧!
[說明]設計這一環節,是給學生創設較好的教學環境,為課文教學作情感鋪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的時候,拿起筆,把文中的關鍵句劃出來。)
2、將你所了解的知識做成知識卡片,準備以“有關宇宙里有什么”為主題,,進行小組內匯報。(要求:○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文章的內容,不要面面俱到,○可恰當根據你的需要,增添課外的內容。)
[說明]這一環節是教會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并學會收集知識的方法。
(三)再讀課文,請你探究
1、再次閱讀課文,選擇你認為說明生動的部分,仔細的品味揣摩,用“我覺得文中的 句子(詞語)很生動,理由是 的格式”說一句話,進行小組內交流。
2、請你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
[說明]設計這一步驟旨在培養學生獨立閱讀、思考的能力。同時再從獨立轉向合作、探究,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相互質疑、相互啟發,這樣就形成了多維態勢的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有利于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每個人都會有收獲,教師的設問與及同學的質疑。落實了教學重點,完成知識目標的B點和情感目標。
(四)拓展延伸,暢談感受
提供有關宇宙的知識的短文,請學生以“我眼中神秘的宇宙”或“未來的宇宙”等話題,暢談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說明]設計此題步驟目的是將學生學語文的目光由課內導向課外,引向豐富多彩的更大空間,使課內外結合。
(五)課后學習:
請同學們到圖書館或網上搜集有關資料,了解人類科技發展,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以“再談宇宙里有什么”舉辦一次語文論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