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深入剖析人物的內心世界,認識人性的美與丑。
2. 理解本文精巧的構思,學習小說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3.聯系自己的生活,理解文章所揭示的人生哲理。
學習課時:
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標題和作者
同學們,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信息時代,網絡時代,windows(窗)這個詞大家都不會陌生吧。鼠標輕輕一點,隨意打開一個窗口,或許一個神奇美妙的世界就會展現在你的面前。今天,我們一起來打開一扇窗,看看這扇窗外又會是怎樣的世界?關于這扇窗,有一位作家寫了這么一段話,請一個同學給大家朗讀一下。
師:同學們,聽了這段話后有什么感受?
生:很美,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師:確實,優美的語言,展現了一幅幅優美的畫面:湖面上悠閑漫游的野鴨、天鵝,活潑可愛的孩子們,手挽著手在樹陰下散步的年輕的情侶,五彩斑斕、爭奇斗妍的花草,隱約可見的鬧市區……讓人不由得想親自去看一看,玩一玩。
師:這段文字就在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窗》中。(投影顯示課題、作者)
2、明確學習目標(幻燈片3)
二、學習指導
1、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故事情節(幻燈片4-7)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準備用簡短的幾句話來概述這篇小說的故事內容。(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物?事情的經過怎樣?)& y! ^& T, T' f$ pwww.wwjx.org5 T8 G3 x* X. @% T% Z$開端:關系融洽' G4 P+ Y! v0 f& m9 C
發展:從“享受”到“困擾”
高潮:見死不救
結局:見到一堵光禿禿的墻
2、人物形象分析(幻燈片8-10)9 E7 F9 ~" v# f3 t, ~6 ~- u4 B
讀了文章后我們知道,這窗外并沒有那樣美的景,是靠窗的那個病人精心編造出來的,而且他是在病情非常嚴重的情況下,每天花整整兩個小時,編那些似乎永遠也說不完的故事。我們一起來探討這樣幾個問題:
A、他為什么要編造這樣美麗的謊言?
靠窗的病人:他渴望生命,熱愛生活,所以他幻想出了這五彩斑斕、爭奇斗艷的美麗景象,激勵自己跟病魔作頑強的斗爭,他是堅強的樂觀的。同時,在他心目中,病友的生命同樣重要,他要盡自己所能激發病友的生之欲望,點燃同伴奄奄一息的生命之火,所以他更是善良的無私的高尚的。
B、為什么另一個病人看到的卻是光禿禿的一堵墻?
(同一個病房,同一個窗口,一個人看到的是多姿多彩的世界,而另一個人看到的卻是光禿禿的一堵墻,這是為什么呢?我們不妨先來看看這幾段文字)
師:你們從這幾段文字中讀出了什么?
生:另一位病人的自私心理。看著同伴死亡卻“紋絲不動”,與他的同伴形成對比。
生:我看到他的內心在掙扎,“雙眼盯著天花板”一邊是病友,一邊是嫉妒心理。
生:冷漠,見死不救。
師:看來我們同學讀懂了這位病人,看到了他內心的斗爭。確實,他并非天生一個自私、冷酷的人。他從從一開始的“享受”到產生想法(占據窗口)到見死不救,有一個過程。產生想法后,也曾進行思想斗爭,“感到慚愧,竭力不這么想”,想努力克制,只不過最終這個自私的念頭占了上風。
對他來說,救病友是舉手之勞,按響電鈴,叫來護士。他的同伴掙扎的時間那么長,完全有時間挽救他的生命,但他沒有做,“紋絲不動”;他在最后一刻還可以反悔,可他沒有。等到他的同伴死了,他“仍然盯著天花板”。為了達到目的,不惜以同伴的生命為代價。這里作者沒有用一個字來評價他,但我們分明看到了他的靈魂:丑惡、自私、卑劣,冷酷無情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現在我們知道了,同樣的窗口,為什么昔日的病友能看到美麗的風景,而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一個用“心”去看,用心、用感情來描述生活,而另一個病人只用眼去看,一個心中沒有春天的人,他的眼中怎么會有春天呢?
C、用一個詞或一句話,來形容這是兩個什么樣的人?
www 靠窗的病人是(樂于助人、 心地善良、道德高尚)的人
黌門社區 不靠窗的病人是(冷酷無情、內心丑惡 、靈魂卑劣)的人
3、寫作特點
.提示:兩個病人,懷有兩顆不同的靈魂,一個純潔美好,擁有許多向善的品質;一個靈魂齷齪,行為卑劣無恥,無情無義。小說在塑造這兩個人物時采用了什么手法?
回答后板書明確:對比手法(板書),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更有力的表現了人物性格。黌門
4、用羅丹的名言引導學生理解主題
這是一篇出人意料的小說,透過這扇窗,我們看到了人性的美與丑。(我們認為只有純潔的心靈,高尚的人格才能澆灌出絢麗多姿的生命之花,才能幻化出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幸福溫馨的生活畫卷;如果一個人靈魂丑惡卑劣,那么他看到的永遠是荒漠,達不到真善美的境界。)希望每一位同學都有一顆美好的心靈,學會關愛生命,關心他人。5、揭示標題的含義
思考:小說以“窗”為標題有什么作用?從人物和情節兩個角度談談。www.wwjx.org% p' t8 B8 N3 }
明確:(1)《窗》有喻指人的心靈的意思。) ~6 q' U% V+ g" a: Q3 X
(2)小說的情節緊緊圍繞“窗”展開。
三、作業
1、課堂練習:小說內涵豐富,意蘊深刻,我們從中可以受到很多的啟示!那么,當那位病人費盡心機得到了的靠窗的床位,急切地想親眼看一看窗外的美景時,眼前赫然只有光禿禿的一堵墻,他會怎么想?同學們能不能給文章續寫一個結尾?
生:他懺悔,他害死了他的同伴。他也給后來的病人編織著美麗的故事。
生:他在震驚中死去,眼角留下了一滴淚。
生:他很失望 ,心里想,哼!這個家伙居然騙我,他死了活該!
生:他后來病好了,卻在痛苦和自責中度過自己的余生。
師:同學們的想像很豐富,也很精彩,可作者為什么寫到這兒就戛然止筆了呢?剛才同學那么多想法他都沒想到嗎?我想他肯定也想到了,為什么不寫?
生:這個故事可以有一千個結尾,不寫就給讀者留下思考的余地。
師:這樣寫,為讀者提供了想像的空間,言有盡而意無窮。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那光禿禿的一堵墻,就像給了他當頭一棒,使人警醒。好的作品結尾,往往不是思緒的終結,而是思緒更加激越騰飛。
2、課外作業
奇思妙想編故事
《窗》這個故事的結尾是光禿禿的一堵墻,這光禿禿的一堵墻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想象和感慨。這時,假如一個新的病人住進了這個病房,這扇窗下又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請大家發揮想象,續編故事,要盡可能做到合理,有創意。
3、推薦閱讀
美國作家歐亨利的《最后一片葉子》推薦給同學們閱讀。它和泰格特的這篇《窗》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