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版八上《從小就要愛科學》閱讀訓練及答案
同步解讀(一)
①值得慶幸的是,一批熱心少年科學普及工作的專家和學者,放眼祖國的未來,從加強和發展科技教育事業出發,投注了許多精力和心血,為青少年朋友編撰了這套《21世紀?中國少兒科技百科全書》。該書文字簡潔,圖文并茂,通俗易懂,便于查閱,全面介紹了古今中外人類科研成果、科技精英及主要科技知識,小讀者們閱讀后定會受益匪淺。
②青少年朋友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更是令人羨慕的新一代跨世紀建設者。面對如火如荼的改革、開放熱潮,時代列車高歌猛進的轟鳴,我相信少年朋友定會以建設祖國為己任,從小愛科學、學科學,將來長大了為偉大的祖國創造新發明,作出新成就。
1.從選文來看《21世紀?中國少兒科技百科全書》的特點是什么?
答:
2.從選文中“值得慶幸的是”一語來看,作者對《21世紀?中國少兒科技百科書》的出版編撰持怎樣的態度?( )
A.幸災樂禍 B.惋惜 C.欣慰 D.自責
3.一批熱心少年科學普及工作的專家和學者是怎樣“放眼祖國的未來”的?
答:
4.第①段中加點的詞語“慶幸”能否換成“榮幸”,為什么?
答:
5.第②段中有一病句,用波浪線劃出,并修改在下面的橫線上。
6.有一些并列的短語或詞語是不可調換語序的,如“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在第②段中找出類似的例子,說明不可調換的理由。
答:
7.仿照下句,用加點字詞重新寫一個句子。
青少年朋友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更是令人羨慕的新一代跨世紀建設者。
(二)
在當今社會上,流傳著這么一句話,“電腦與外語是進入21世紀的通行證”。從一定角度看,這句話確實沒錯,因為在它的背后,傳達了這樣一個信息,那就是“知識就是力量”,科技知識是現代文明社會的立身之本。
如果說,在20世紀50年代初,掃除“文盲”一度成為我們國家的一項基本國策,它適應了蓬勃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需要。那么,今天掃除“科盲”,也應成為國家著力提倡之舉,這也是迎接新世紀對我們的迫切要求。剛剛閉幕的九屆人大,選出以朱\d\fo2(容基為國務院總理的靳一屆人民政府,明確提出“科教興國”的基本國策,這是極富戰略意義的重大決策,必將加速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建設。
8.你是如何理解科技知識的意義的?請用文中語句回答。
答:
9.“電腦與外語是進人21世紀的通行證。”這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一句流行語,現在已經進人21世紀了,你對這句話又是如何認識的?
答:
10.一個識字的人就不可能是“科盲”,你對此贊成嗎?
答:
11.第一段中有這么一句話“從一定角度看,這句話確實沒錯”,“從一定角度看”能刪除嗎?為什么?
答:
延伸閱讀
(三)
①讓學生學會批注,可以使他們主動閱讀,重新拾回自己,可以留給他們充分的②“用武”空間,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
其實,初中語文課本已經在這一方面作出了努力,如《春》,課本作了旁批示范,而自讀課文《濟南的冬天》課文留下了作旁批的空間,不著一墨,讓學生自己作旁批,這對學生的閱讀欣賞大有裨益。寫景散文能批注,其他文體同樣可以批注。讓學生批注,不光是批注文章,③也是“批注”學生自己的思維,學生把自己的所感所想融進了批注的文字。日積月累,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思維的質量。
學會批注當授之以法。學生在批注之初也許不知從何下手,茫然無措。老師不妨每一種文體選一篇文章作示范,提出閱讀分析的角度,如寫景抒情的散文可以從寫景層次、景物特點、寫景順序、景情關系、寫作方法、詞句品味等方進行,經過這一系列的“鋪墊”,學生從老師手里接過的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雙面刃”。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我班學生徐潔在本文第五段作了如下的批注:“景物有綠草、水藻、垂柳、天空。草、藻、柳的特點是‘綠’,寫‘綠’其實是寫‘溫’,天空的特點是‘藍’,寫‘藍’其實是寫‘晴’。把濟南的冬天‘溫晴’的特點通過具體的景物表現出來。”這種批注有獨到的見解,沒有對文章的整體把握,沒有對本段的字斟句酌,是難以深得“個中三味”的。批注,極大地激發了同學們學習語文的欲望,使他們對語文充滿了自信。
12.給第一段的兩個劃線句批注。
①
②
13.文章第二段加橫線的句子“也是‘批注’學生自己的思維”的意思是 。
14.文中提到的批注之法是 。
15.文章說批注要有獨到見解的兩個條件是: 、
16.與文章開頭“讓學生重新拾回自己”相照應的話是:
參考答案:
1.文字簡潔,圖文并茂,通俗易懂,便于查閱。 2.C 3.為青少年朋友編撰了《21世紀?中國少兒科技百科全書》,讓他們以建設祖國為己任,從小愛科學、學科學,將來長大了為祖國創造新發明,作出新成就。 4.不能。兩者的意思不同,“慶幸”指的是為事情意外得到了好的結局而感到高興,“榮幸”指的是因為某種事情而感到光榮或幸運。 5.“面對如火如荼的改革、開放熱潮,時代列車高歌猛進的轟鳴”。“轟鳴”前加“耳聞”,因為耳聞轟鳴更為恰當。 6.如改革、開放。一般先改革后開放,符合人們做事的先后順序。 7.提示:注意遞進層次,最好也是比喻句。 8.科技知識是現代文明社會的立身之本。 9.這是一句流行語,它強調了電腦和外語的工具性。 10.一般地說,一個認識一定數量字的人不可能再成為文盲,而一個掌握了一定科學知識的人如果不注意不斷學習,一段時間以后又可能淪為科盲。因此任何人都應該時刻關注科學知識的日新月異。(意近即可) 11.不能刪去。表明對這句話的有保留的承認和肯定,體現了用語的準確性。 12.①開門見山,提出觀點。②“用武之地”的省略,發揮才干。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批注的好處。 13.學生把自己的所感所想都融進了批注的文字。 14.提出閱讀分析的角度。 15.對文章的整體把握。對文段的字斟句酌。 16.極大地激發了同學們學習語文的欲望,使他們對語文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