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必躬親》教學反思一
這是篇議論性質的文言文,課前我就議論文的基本知識點向學生做了充分的介紹。我把本課設計為三個教學環節:一 導入環節(幻燈片放映5分鐘);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解決音詞義25分鐘);三 探究觀點(10分鐘)重點為第二環節,難點為第三環節。采用的教學方法有朗讀法,講授法,啟發點撥法。
但一堂課下來,我發現本節課的課上和課前構思有了很大出入。
一教學設計方面:學生大多能理解課文內容,三維目標基本實現。學生能根據注釋自主翻譯,交流。但課堂回答問題過于簡單,大多來自參考書,沒有體現個人知識積累。
二教學實施方面:板書不夠規范,運用多媒體課件不夠熟練,有效追問沒能深化理解,課堂節奏前緊后松,語言表述不精煉,生動,感染力鼓動性不強,特別是設想“探究論文觀點”這一環節,應該是發揮亮點的環節,但當時學生反應參差不齊,氣氛不佳,以至于課堂氣氛沉悶,教學過程沒有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忽略了理解力較差的孩子的輔導。
三教學評價方面:課后做了反思,課后對學生學習過程以練習的形式評價,但沒能及時促進加強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
我總結本節課的優點:
1能緊扣目標,教學流程流暢,兼顧學習新知,鞏固舊知。
2尊重文本,學習古文,聯系實際。
3教學語言力求貼近學生,便于學生學習,兼顧學生接受心理。
不足:
1對學生學習反饋沒能及時作出引導,錯失教育良機。
2調動性互動性不強。
改進的設想:
1應充分鉆研教材,備好學生。
2對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應重在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誦,熟讀成誦,才能運用自如。
《治水必躬親》教學反思二
首先,強調了朗讀。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加強朗讀對學生學習一定會有極大幫助。我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多種形式,先后組織朗讀,在瑯瑯書聲中,學生讀準了字音,讀對了停頓、節奏,學生的語感得到了培養,為教師指導學生理解文本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整個教學流程的順暢推進證明了這種做法的實際效果。
其次,強調了以有價值的問題引領學生讀懂文本的教學思考。對學生而言,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在語言理解上本來就有一定難度;本文同時又是一篇議論文,這種文體學生還未有更多接觸,學習起來困難是比較多的。為了讓學生真正在課堂上進行有效學習,我設置了以下幾個問題牽引整節課的教學:
1. 以填空的形式理清文章寫作思路,把握文章觀點。()
2.學習本文后你對海瑞這一人物有了什么新的認識?
3.舉出其它事例證明本文觀點。
4.聯系現實舉正反面事例闡明躬親、清廉的重要。
這幾個問題能夠引領學生扣住文本體式,有步驟、有層次地展開學習,在實際教學中收效明顯。
再次,教學中能體現文本體式對教學的要求,上出文體特色。
本文是一篇議論文,因此,扣住議論文文體特點,引領學生一步一步學習議論文的閱讀方法,掌握議論文閱讀的基本技能是我的追求。我在教學中也努力做了一些嘗試。
以下幾個方面既是我課前糾結的地方,也是聽了各位老師非常到位的評課后自己在今后需要改進的地方——
第一、教學容量的安排如何既照顧學生基礎較差的學習實際,又能體現教學內容相應的密集度,讓課堂教學內容更厚實,值得我思考。
第二、教學設計時,一些教學板塊的設置應該更科學合理些,使教學思路更為順暢,更為簡潔。
第三、文言字詞等基礎知識的落實應該更多地考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即使學生基礎差,也需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