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精靈》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都市精靈》是蘇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材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一篇隨筆,文章分別從時間和空間上展開聯想,著力描述若干個大都市中人與動物精靈同生共處的景象,主旨鮮明地提出了都市中人應當與鳥、魚、獸共處的觀點,表達了優化生活環境的強烈愿望。編者將其安排在第五單元,人與環境單元,單元主題是培養學生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和諧相處的價值取向和人文情懷。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體會作者寫人與動物和諧相處時激情滿懷,寫動物在人的“霸道”中退卻時滿腔感傷,進而領悟作者所傳達的深意:即使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現代化都市,自然界的其他生靈也應該得到尊重和保護,人類應與之友好相處。
二、學情預估
八年級學生,主要還處在形象性思維向理性思維的過渡階段,他們喜歡生動可感的文章。我任教的班級學生的學習基礎相對較好,而且學生們在9月份的時候都參加了班級組織的“讓環保走進生活”的環保宣活動,生活中學生常常接觸到這類主題的文章或影視節目,所以學生還是比較容易理解本文所表達的主題思想。但文中一些詞語,尤其是一些成語和特定語境中的特別詞語,學生理解不一定到位,需要課前做一些預習工作,例如:居高臨下、肆無忌憚、無所事事、退避三舍、司空見慣、“孤城寡人”、“與狼共舞”。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課文主要內容,熟知文中所寫的都市精靈
2、學習生動的描寫和精辟的議論
過程與方法:能從文章中的抒情和議論句發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能結合文章內容和自己的積累談談人類如何與自然界和諧相處。
學習重點:領會文章關于“人與環境”的深邃思想。
學習難點:文章顯露的豐富知識和具體精辟的道理。
四、教法學法
這篇課文的教學,旨在通過閱讀學習,學生能從文中作者的抒情和議論并結合生活現狀,理解文章主題。依此我采用的教學法是:點撥式教學法、遷移教學法、對話討論法。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富有個性的見解和創新意識。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內容: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為什么?(等學生作答后,教師作簡要小結,進而引入新課)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一篇和動物有關的課文。請同學們把課本打開到《都市精靈》這一課。 (板課題和作者)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學生喜愛的動物作為導入,意在想讓學生跳動起自己對動物的感情,讓學生知道要學習的課文內容是與動物相關的。
(二)析題
內容:同學們,當你看到《都市精靈》這幾個字,你想到了什么?什么是精靈?
設計意圖:這個問題由題目入手,先讓學生自己思考問題,然后再去讀課文,目標會比較明確。( “精靈”本來是指反抗上天統治的“惡魔”,文中指動物。這個問題旨在明確“精靈”的含義)
(三)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字音,學生再齊讀糾正后的字詞。
2、文中描寫了幾個城市的精靈?
設計意圖: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學生完成是沒有問題的。這樣讓學生初步了解文章主要內容。
3、文中所描寫的都市的精靈各有什么特點?它們又給予你怎樣的總體印象?
設計意圖:主要是想讓學生再進一步了解課文,能品味文中描寫動物的詞語或句子,如描寫舊金山的海鳥捕魚的動作所用的詞“騰空、滑翔、抿、射、鉆”等等。
4、從時間方面分析,作者用什么手法描寫了北京的精靈?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自主思考討論,發現文中應用對比的手法突出了北京過去的與現在的動物的生存狀況,進一步明確人與動物的關系,明白人類的都市生活對動物的影響。
(四)研讀賞析
1、結合課文,談談你對文中出現的舊詞新用的成語的理解,即“居高臨下”、“孤城寡人”、“與狼共舞”等。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與富有創新性的看法,通過對這些詞語意思的理解,進而領悟作者所傳達的深意。
2、你認為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觀點是什么?
設計意圖:讓學生結合課文以及自己生活中的各種與環保有關的事實,更加明確文章的主題。
(五)練習鞏固
1、請為你所生活的城市找一種動物作為城市的象征與標志。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的大膽與創新性發言,讓學生能學以致用。
2、請你做一做課本上的“探究、練習”的第一大題。
設計意圖:結合課后的練習,加深鞏固對文本的理解,同時也是對課堂教學的反饋。
(六)小結 師生結合課堂學習的內容進行總結。
(七)板書:
都市精靈
舒乙
都市+精靈=和諧
都市-精靈=······
板書意圖:通過簡單的數學公式,先讓學生自由發言談談自己對這兩道“算題”的答案,以此照應課題,也簡單形象突出作者所表達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