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之光手抄報版面設計圖參考:
科技之光手抄報設計圖
二、科技之光手抄報資料
熒光蛋白“光控開關”的結構基礎確定
可光控熒光蛋白“打開”和“關閉”狀態的結構序列模型。
科學網2007年4月12日訊美國科學家最新發現了決定熒光蛋白發光的分子機制,并通過插入一個單氧原子使熒光蛋白的處于“關閉”狀態長達65小時。該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領導該研究的美國俄勒岡大學物理學和分子生物學教授S. James Remington表示,該研究成果適用于大多數可光控熒光蛋白。新的模型展現了熒光蛋白分子的開關機制,科學家將能夠在未來設計出更多用于分子標記的熒光蛋白變種,使其在基因表達和細胞活動研究等方面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此前,科學家并不了解熒光蛋白“光控開關”的機制,不發光的熒光蛋白有時候會隨機地回到發光的穩定狀態。在最新的研究中,俄勒岡大學博士研究生J. Nathan Henderson利用合理的突變和定向進化,確定出了高分辨率的熒光蛋白“打開”和“關閉”狀態的晶體結構,該熒光蛋白源自海葵。
研究發現,當熒光蛋白分子處于穩定的發光狀態時,兩條原子側鏈以共面的方式平坦而有序地排列;而用明亮的激光對其進行照射時,環狀鏈旋轉180度并翻動約45度,熒光蛋白迅速變暗,最終兩條原子側鏈停止在非共面的不穩定狀態。通過這兩種狀態,研究人員有機會觀察到熒光蛋白相鄰原子團間相互作用的變化。
Remington表示,熒光蛋白處于不發光狀態時,分子吸收了紫外線但并不放射出任何光線。然而,當發色團(chromophore)吸收紫外線后,就會偶爾產生電離而帶上負電,導致環狀鏈跳回原來的發光狀態。
此外,Henderson研究發現,在不發光狀態時,如果熒光蛋白中某些碳原子和氧原子處于相鄰的位置,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并不穩定,但如果在合適的位置精確插入一個氧原子,就會使整個結構狀態趨于穩定。Henderson最終利用單個突變,使得熒光蛋白“打開”時間從5分鐘推遲到65個小時。
Remington表示,對“光控開關”的控制將有助于細胞內部更加精確的研究。此外,對熒光蛋白開關狀態的控制也將對包括單分子存儲器在內的光存儲器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文章來源:中國科技信息 (2007.04.12)
韓新型燃料電池可用160小時
韓國三星電子公司27日宣布,該公司已開發出一款1.2千瓦時大容量燃料電池,可以供筆記本電腦連續使用160小時。
這一燃料電池可安裝在三星“SensQ35”筆記本電腦上。這種使用擴展槽(容量約1升)的燃料電池,如果按每周使用5次、每次8小時計算,可以使用一個月。https://www.51scb.com
三星電子稱,這種使用甲醇燃料供電的燃料電池的最大輸出功率為20瓦。
此外,三星電子還宣布開發出了便于攜帶的一款小型燃料電池。它可以利用不足一紙杯的燃料(約100毫升)供筆記本電腦連續使用15小時。
三星電子副社長金憲洙表示,目前三星電子正在為燃料電池的商業化做相關準備,有關商用筆記本電腦燃料電池的各種安全規格預計在明年年底前制訂完畢。
荷蘭男子造三輪飛車 天上地上都能開
三輪飛車
荷蘭男子約翰·巴克用6年時間設計出一種既能在馬路上行駛、又能在天上飛的“私人空中陸地車”。這種“飛車”有望在兩年之內上市,供人們天上陸地任遨游。
天上地上都能開
在荷蘭航空宇宙實驗室和許多投資者的支持下,約翰日前正式組建“歐洲私人空中陸地車公司”,準備全力打造他發明的“飛車”。
約翰設計的“飛車”擁有三個車輪,當它在馬路上行駛時,就像是一輛舒適的豪華三輪車,像摩托車一樣靈活,重心永遠能保持在最佳位置。此餐,“飛車”上還裝有一個和直升機旋翼相似的水平旋翼與螺旋推進器,平時折疊固定在車身上,當需要飛起來時,它們才會伸展開來。
時速達200公里
“私人空中陸地車”擁有高度環保的汽車引擎,既能像常規汽車一樣靠汽油驅動,也能靠生物燃料和酒精驅動。大馬力的引擎保證不管在陸地還是在空中,它都能以每小時200公里的速度行駛。
“飛車”起飛時需要50米長的跑道,但它降落時能夠垂直降落,并不需要太大空間。裝滿燃料,它每次最多能飛行550公里的距離。而它發出的噪音低于70分貝,遠比一架直升機更安靜。
根據設計,“飛車”只能在1200米以下的空域中飛行,這樣就不至于和商業民航飛機的飛行空域發生沖突,也不需要向航空部門提交飛行計劃報告。 今夏造出第一輛 “歐洲私人空中陸地車公司”計劃在今年夏天制造出第一輛用于試驗的“飛車”! 〖s翰稱,“飛車”最早有望在兩年之內投向市場,供人們天上陸地任遨游。目前,他們每天都能收到想要預訂一輛“飛車”的電子郵件。約翰確信,這種“飛車”將有望走向普通家庭,成為未來人們必備的私人交通工具! 〔贿^,將來人們要駕駛這種“私人空中陸地車”,除了需要普通的汽車駕駛執照外,還需要摩托車駕駛照、特殊輕型運動飛機駕駛執照和運動飛行執照等。(沈志真)
來源:現代快報
中國航天事業發展記事
神舟五號飛船的順利返回,標志著我國突破和掌握了載人航天的基本技術,完成和實現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步的計劃和目標,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也是發展中國家第一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活動的國家。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號”飛船發射升空
·2002年12月30日 “神舟四號”飛船發射升空
·2002年3月25日 “神舟三號”飛船發射升空
·2001年1月10日 “神舟二號”飛船發射升空
·1999年11月20日 “神舟一號”飛船發射升空
“中國科技信息”系統最新動態
“中國科技信息”系統今年準備加大投入在內容和服務上更好地為用戶服務,今年擬舉辦的活動包括如下:
(一)開通高級用戶服務專區,將單純的信息發布上升到決策支持的層次,將在該區內提供更多經過增值的研究報告,并提供服務中心、檢索中心、交流中心等模塊方便用戶使用。
(二)本系統擬在全國范圍內聘任100位“中國科技信息”榮譽專家,屆時將在《科技日報》、《科學時報》等主流報刊上公布專家名單。系統希望能發揮專家的優秀才智為國家和社會提供更有價值的科技信息。
(三)本系統擬在近期內推出為情報工作量身定制的信息處理系統,提高情報工作的效率、推動情報事業的信息化。
本系統熱烈歡迎廣大的用戶提出好的建議,請和stdb@istic.ac.cn 聯系。
中國科技信息 系統
因特網
電腦互聯網。善緣盟、手拉著手,地球村逛。點擊鼠標通四海,雅虎搜狐
路暢。不用等、任非非想。股市商場隨意進,好萊塢、夢露頻尋訪。伊妹
兒,正時尚。 傾心我亦胸襟曠。掛平臺、來將信息,八方開放。且喜
時新多媒體,影像聲文豁亮。覓師友、殷殷其望。掌上乾坤馳日月,大風
歌、流韻鈞天唱。潮汛趁,快沖浪。
基因工程
造物聽夸口。已尋常、移花接木,種瓜得豆。莫道吹毛孫大圣,百萬猴兒
變就。論復制、基因更驟。已有工程增殖術,瞬時間、千億君來瞅。還省
念,幾聲咒。 顯微鏡下移酶手。似剪刀、D N A 上,接裁重構。不慎
蒼蠅飛進屋,誤讓其生人首。但贏得、才高八斗。一夜成名多莉識,克隆
羊、驚倒神明胄。欣再世,女媧秀。
地 震
拉朽摧枯海變田,不堪回首話唐灤。
飛船浩蕩巡天易,蠡管幽深測地難。
卻似圍空秋野狩,還疑窗口秘途蟠。
何當會得其中意,驅展宏圖萬眾歡。
注:人們對于地震預報的認識,至今仍遠遠落后于對空間和氣象預報的認識,F在,地震預報仍然主要根據統計方法和經驗,例如所謂圍空現象:當某地區周邊連續發生小規模地震,但區域內部卻異常平靜時,往往預示內部中央將有大地震出現;又如窗口現象:相隔甚遠的兩地可能互為窗口,當其中之一發生地震時,另一個也可能有地震出現,等等。
深 藍
深藍昔日啟羅幃,便是英雄飲恨時。
電掣秒行雙億步,云封腹隱萬千棋。
茫茫弈事仍難料,浩浩時空未可知。
滄海此生真一粟,還隨精衛苦銜枝。
注:1997年5月,計算機“深藍”在第二次人機大戰中以二勝三平一負的總成績擊敗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深藍以IBM的RS/6000并行機為硬件,每秒可行棋二億步,每次落子可搜索15步,并藏有60萬個棋譜。但是,因為事實上棋手的每次對弈平均需要80步,所以深藍仍遠未窮盡所有的可能。在不久前的第三次人機大戰中,卡斯帕羅夫與機器戰平。
三、有關于科技手抄報資料的相關文章:
教學手抄報例圖:《科技報》
科技手抄報資料內容
科技節手抄報獲獎作品圖片
小學生科技手抄報—嫦娥登月
鄭州市科技工業學校舉行手抄
小學生科技手抄報
科技博覽手抄報圖片
科技知識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