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手抄報網 訊:所謂廉潔,原意為清白不污,純正不茍。《周禮·小宰注》中解釋為:“廉者,清不濫濁也”。廉是潔的基礎,無廉則不潔。現在,人們通常將“廉潔”理解為不損害他人、集體和國家利益,不謀求本不屬于自己的東西;所謂修身,就是指個人對自己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進行主動,自覺的鍛煉和修正,按照社會道德標準的要求,不斷地消除,克制自己內心的各種非道德的欲望,努力將自己的品德修養提高到盡善盡美的境界,前者是一種操守和品德,后者是一種修養和能力,二者互為條件,互為因果,相輔相成,共同促進人的道德完善。
古代先賢們奉行的節儉寡欲思想為廉潔修身品格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道德滋養。孔子認為:“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老子一貫反對貪得無厭的“不知足”,他指出:“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孟子認為修養身心最好的辦法是節制欲望,即“養心莫善于寡欲”(《孟子·盡心下》)。正是由于先賢們的身體力行,使節儉寡欲的思想得以發揚光大,并提供了廉潔自律的不朽典范。https://www.51scb.com
作為一種道德修養,廉潔修身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克己奉公、修己慎獨、見利思義、勤儉廉正的傳統美德,它是處理人與自身、人與他人、人與群體關系的一種道德修養與行為準則。
廉潔修身手抄報作品欣賞:榮辱觀
更多關于廉潔修身手抄報比賽的資訊請看以下網址:https://www.51scb.com/shouchaobao/941.html
[1][2][3][4][5]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