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手抄報資料《龍的民族》

時間:2023-12-30 12:55:05 金磊 手抄報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手抄報資料《龍的民族》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觸過不少的手抄報吧,手抄報必須在內容上突出一個主題,做到主題突出,又豐富多彩。你還在找尋好的手抄報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手抄報資料《龍的民族》推薦,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手抄報資料《龍的民族》

  材料:

  每當我站在少先隊隊旗下的時候,每當我佩戴紅領巾的時候,我的心里便會升騰起一股神奇的力量,我感到非常的自豪和驕傲。我是多么喜歡這小小的紅領巾,它伴隨著我一天天的成長,它帶領我走進立志成材的道路,從此給我的生命注入了理想和信心。記得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們班里的同學們都爭先恐后的要求加入少先隊組織,我不知道這是干什么的,我好奇的問媽媽:“同學們為什么要加入少先隊,紅領巾為什么是紅顏色呢?”媽媽摸著我的頭說;“少先隊組織是培養革命事業接班人的搖籃,是祖國的希望,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的。我聽得似懂

  夢想,伴隨著我們每一個人。夢想是美麗的,它是心底最美的期望,所以美夢成真也成了我們長久以來的信仰。我的夢,也就是中國夢,中國的夢,等著我去實現。夢想是陽光的,它使人們由浮躁走向踏實,由彷徨走向堅定,并走向成功。夢想是有力量的,它是人生前行的動力之源;高遠的夢想可以激發一個人生命中所有的潛能。上帝沒有給我們翅膀,卻給了我們一顆會飛的心,一個會夢想的大腦。于是讓我們大家都擁有一雙“隱形的翅膀”。人生因夢想而高飛,人性因夢想而偉大。從小給自己一個夢想,一個人生的遠大的目標,從而讓夢想帶著自己在人生遼闊的天空自由地飛翔。夢想就是生命的一雙無形的翅膀,唯我的夢,中國夢中華民族是龍的民族。龍飛舞在天際,棲息于大海。有了水龍才有了力量,但目前極度干旱的中國,無法給予中國龍騰飛的力量。面對巨龍因干旱而沉重的翅膀,我常常欲哭無淚。這可不是我夢里的中國,絕對不是!真正的中國,應該是地肥水美,山河錦繡,到處是江南。而現在的西北、華北、甚至東北都成了干旱風沙肆虐之地,植被在退化,耕地在收縮,也沒有足夠的資源和市場來支持工業的發展。這些地方承載人口的能力正在減弱,嚴重制約了中國發展的腳步。在無限的失望與困惑之中,我突然見到一絲光亮。猶如一聲驚雷震破混沌的宇宙,猶如一縷春風吹開冰封的心田。

  龍的傳人:

  中國龍代表中華民族團結、勇敢、一往無前的精神,龍是中華民族大融合的參與者和見證物。當年黃帝發動統一戰爭,龍是出了大力的,涿鹿之戰中,黃帝用雄渾的龍吟威懾敵方,并有一條生有雙翅的應龍,為黃帝的事業沖鋒陷陣。

  神話中的黃帝本身就是“黃龍體”,炎帝也是其母感神龍而生的“龍種”,炎黃部落的融合,自然是龍族的融合了。再者,先秦是中華民族的形成期,與此同步,龍的形象也在先秦各代得以長足發展,由雜多而整合,由粗簡而趨美。就龍自身來說,也體現了一個“合”字,它不但集合了魚、鱷、蛇、豬、馬、牛等動物,還融合了云、雷電、虹霓、龍卷風等自然天象。正由于上述因素,講龍的精神也就是團結凝聚的精神。

  文化標識: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和獨特精神標識,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象征,也是維系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在中國,龍文化源遠流長,“龍”擁有龐大的神話家族和廣泛的民俗信仰。在神話中,“龍”威武剛健、神通廣大、變幻莫測,能夠呼風喚雨、翻江倒海、無堅不摧。因此,“龍”字寓意剛健、強大、威武、文明,構成了龍馬精神、龍鳳呈祥、望子成龍等諸多美好詞匯。今天,隨著考古學材料的不斷豐富和古文字研究的深入,“龍”字作為中華文明核心密碼的事實日漸清晰。  現有考古學證據顯示,中國擁有約一萬年文化史、5000多年文明史。距今1萬年前后,文化、天文歷法學與農業相伴而生。農業的興起需要天文歷法知識,而在此過程中,出于對天人關系(天文與人文關系)的思考,文化也隨之興起,“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賁·彖》)。距今5500年前后,長江中下游、黃河中下游、西遼河流域等地區先后進入農業社會,文明、國家也隨之相伴而生,同時,值得關注的是,這三個地區的社會上層普遍形成了龍崇拜。可見,農業社會、國家、文明與龍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系。古人對于這一內在聯系有著深刻認識。“文明”一詞來源于“見龍在田,天下文明”(《周易·乾·文言》),見龍在田的“田”字既可指田地,也可指天田星,而“龍”字指東宮蒼龍星宿。  “龍”字之所以是中華文明的核心密碼,是因為“龍”字的本義是東宮蒼龍星宿,商周古文字中的“龍”字是東宮蒼龍星宿的象形,而東宮蒼龍星宿是中國農業社會的授時主星和主要歷法標志物。東宮蒼龍星宿中的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也均為授時星象和歷法標志物,被先民用來觀測時間和節氣以指導農時。馮時先生認為,《周易》乾坤兩卦研究的主要對象是東宮蒼龍星宿,潛龍勿用、見龍在田、或躍在淵、飛龍在天、亢龍有悔、見群龍無首等卦爻辭實際上描述了“公元前二千年黃昏之后所見的天象”。

  可見,《周易》是全面總結上古以來天人關系的學說,不愧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不僅如此,中華文化的每一次歷史性突破都還要向它回溯,尋求理論依據、文化支撐、精神指引和人文關懷。

  東宮蒼龍星宿作為先民的授時星象和歷法標志物,有一條異常久遠的考古學線索。距今8000年左右的遼寧阜新查海遺址,發現龍形堆石和龍紋陶片;距今8000年至7500年的內蒙古敖漢旗興隆溝遺址,發現兩條豬首龍,龍首為豬頭骨,并用陶片、殘石器和自然石塊擺放出彎曲的軀體;距今6500年左右的河南濮陽西水坡45號墓,發現蚌塑龍,其造型形似鱷魚。早期龍的形象普遍比較簡單,彎曲的龍身是比較突出的特點,這是為了模擬東宮蒼龍星宿回天運行的形象,后來發展為太極圖(河圖、龍圖)。  從紅山文化開始,造型精美的玉龍大量出現,體現了中華文明玉文化與龍文化的完美融合。內蒙古三星他拉玉龍顯示了自己與星象之間的密切聯系,龍首為馬首造型。距今4300年至4100年的陶寺早期都城遺址,發現了彩繪龍盤,龍首為鱷魚頭形象,龍身為赤鏈蛇蛇身造型。二里頭遺址發現具有王者風范的綠松石龍形器,龍形器由2000多片綠松石組成,長約64.5厘米。由于陶寺古國為“最早的中國”、二里頭為最早的廣域王朝的都城,它們思想精微、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龍形象是史前時期多元龍文化的集大成者,體現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特征,深刻影響了后世歷代王朝以“龍”為核心的政治文明、禮樂文明、制度文明。

  文明以止,龍文化作為綿延數千年的歷史傳統,充分體現了文明具有相對穩定、不變的特質。如前所述,龍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長久的生命力,是因為東宮蒼龍星宿是農業社會的授時主星和主要歷法標志物。中國農業社會主要由南方稻作和北方粟作兩大農耕體系構成,稻和粟均為秋熟作物,有著大體相同的生長周期。農作物的生長需要雨水,東宮蒼龍星宿于黃昏逐漸顯現預示著雨季的來臨,這一授時知識是整個農業社會運轉的核心,是農業文明的核心密碼,也是長江中下游、黃河中下游、西遼河流域等中國中東部地區普遍接受龍崇拜的原因。可見,大禹治水、商湯祈雨有著真實的歷史背景,而大規模灌溉網的規劃和建設是國家形成的重要原因和重要職能,良渚古國龐大的水利工程即是明證。在中國傳統社會,不論是漢族政權,還是少數民族政權,其王朝最高統治者都毫無例外的繼承了這一政治文明,壟斷著東宮蒼龍星宿的授時知識,自稱為“真龍天子”,向天下宣示,只有他能為民眾帶來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并以龍為主要標志物和意識形態,構建了等級制度、分封制度、輿服制度、旌旗制度、棺槨制度等禮樂文明、制度文明,以神化政權、鞏固統治。

  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龍”字的本義日漸淹沒在歷史深處,龍文化也褪去了其神秘主義的外衣,成為文學中的神話,但是,作為“龍的傳人”,我們不能忘記祖先篳路藍縷、朝乾夕惕的歷史功績。他們把歷盡艱辛所總結出來的知識和經驗,用最尊貴的方式和標識傳承下來,一遍遍地告知我們,可謂用心良苦。他們所創造出來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元亨利貞、進德修業、含弘光大等人生觀,依然在為我們的人生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是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和文明密碼,激勵著我們努力創造新的文明,為人類文明走出一條新路。

【手抄報資料《龍的民族》】相關文章:

關于民族團結手抄報的資料08-18

最新的民族團結手抄報資料09-18

加強民族團結的手抄報資料06-05

弘揚民族精神手抄報資料09-20

民族團結主題的手抄報資料09-18

關于民族團結教育的手抄報資料09-18

最新民族團結手抄報資料09-01

民族團結手抄報資料:民族團結的重要意義09-04

關于少數民族民風民俗的手抄報資料10-1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资源 | 新国产免费剧情Av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国产 | 日韩福利在线看 | 亚洲中文字字幕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