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著名詩人李白手抄報材料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知道手抄報吧,手抄報是一種群眾性的宣傳工具,它就相當于縮小的黑板報。你知道什么樣的手抄報才具有教育意義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著名詩人李白手抄報材料,歡迎大家分享。
李白生平
李白 (701年~762年),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詩仙”之稱,與杜甫并稱“李杜”。身長七尺有余(約1.83米)。生于安西都護府碎葉城,幼年遷居四川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這種說法以郭沫若為代表)。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格豪放飄逸灑脫,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韓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李白的劍術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旻之下),但是,如果李白棄文從武,專心研究劍術,相信是不會亞于裴旻的。李白在年輕的時候是一位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士(這與他的三大思想之一的俠士思想有關),《野史》上有若干關于這方面的記載。
盛唐最杰出的詩人
李白是盛唐最杰出的詩人,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素有“詩仙”之稱。他經歷坎坷,思想復雜,既是一個天才的詩人,又兼有游俠、刺客、隱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氣質。儒家、道家和游俠三種思想,在他身上都有體現!肮Τ缮硗恕笔侵渌簧闹鲗枷。
李白留給后世人九百多首詩篇。這些熠熠生輝的詩作,表現了他一生的心路歷程,是盛唐社會現實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藝術寫照。李白一生都懷有遠大的抱負,他毫不掩飾地表達對功名事業的向往!读焊σ鳌、《讀諸葛武侯傳書懷》、《書情贈蔡舍人雄》等詩篇中,對此都有繪聲繪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時代就喜好任俠,寫下了不少游俠的詩,《俠客行》是此類詩的代表作。在長安3年經歷的政治生活,對李白的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現實,發生了尖銳的矛盾,胸中淤積了難以言狀的痛苦和憤懣。憤怒出好詩,于是,便寫下了《行路難》、《古風》、《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等一系列仰懷古人,壯思欲飛;自悲身世,愁懷難遣的著名詩篇。李白大半生過著流浪生活,游歷了全國許多名山大川,寫下了大量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優美詩篇,借以表達出他那種熱愛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懷。在這一類詩作中,奇險的山川與他那叛逆的不羈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這種詩在李白的詩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數量,被世世代代所傳誦,其中《夢游天姥吟留別》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詩人以淋漓揮灑、心花怒放的詩筆,盡情地無拘無束地舒展開想象的翅膀,寫出了精神上的種種歷險和追求,讓苦悶、郁悒的心靈在夢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詩句,更把詩人的一身傲骨展露無遺,成為后人考察李白偉大人格的重要依據。
李白作為一個熱愛祖國、關懷人民、不忘現實的偉大詩人,也十分關心戰爭這一重要問題。對保衛邊疆的將士予以熱情的歌頌(如《塞下曲》),對統治者的窮兵黷武則給予無情的鞭撻(如《戰城南》、《丁都護歌》等)。李白還寫了不少樂府詩,描寫勞動者的艱辛生活,表達對他們的關心與同情(如《長干行》、《子夜吳歌》等)。
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最鮮明的藝術特色。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調動了一切浪漫主義手法,使詩歌的內容和形式達到了完美的統一。李白的詩富于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比如,他入京求官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想念長安時,“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边@樣一些詩句都是極富感染力的。
極度的夸張、貼切的比喻和驚人的幻想,讓人感到的卻是高度的真實。在讀到“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這些詩句時,讀者不能不被詩人綿長的憂思和不絕的愁緒所感染。李白的這一藝術表現手法在《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等詩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李詩中常將想象、夸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采、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韻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語言正如他的兩句詩所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明朗、活潑、雋永。
李白的詩歌對后代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陸游、辛棄疾,明清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
李白的經典古詩
1、答湖州迦葉司馬問白是何人(唐代-李白)
青蓮居士謫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馬何須問,金粟如來是后身。
2、贈裴司馬(唐代-李白)
翡翠黃金縷,繡成歌舞衣。若無云間月,誰可比光輝。
秀色一如此,多為眾女譏。君恩移昔愛,失寵秋風歸。
愁苦不窺鄰,泣上流黃機。天寒素手冷,夜長燭復微。
十日不滿匹,鬢蓬亂若絲。猶是可憐人,容華世中稀。
向君發皓齒,顧我莫相違。
3、口號(一作口號留別金陵諸公)(唐代-李白)
食出野田美,酒臨遠水傾。東流若未盡,應見別離情。
4、越中秋懷(唐代-李白)
越水繞碧山,周回數千里。乃是天鏡中,分明畫相似。
愛此從冥搜,永懷臨湍游。一為滄波客,十見紅蕖秋。
觀濤壯天險,望海令人愁。路遐迫西照,歲晚悲東流。
何必探禹穴,逝將歸蓬丘。不然五湖上,亦可乘扁舟。
5、題宛溪館(唐代-李白)
吾憐宛溪好,百尺照心明。何謝新安水,千尋見底清。
白沙留月色,綠竹助秋聲。卻笑嚴湍上,于今擅名。
6、古風其五十八(唐代-李白)
我到巫山渚。
尋古登陽臺。
天空彩云滅。
地遠清風來。
神女去已久。
襄王安在哉。
荒竟淪替。
樵牧徒悲哀。
7、晉州留別州守及束鹿令用李白崔秋浦韻(明代-李夢陽)
荒原送行客,白楊起西風。雙鳧下云漢,五馬系秋桐。
連城滹水上,馳譽燕代中。登高望云海,離思浩無窮。
8、題李白醉歸圖 其一(明代-胡奎)
寄語襄陽兒,莫唱銅曲。春風吹潑醅,漢水年年綠。
9、寄李白州都憲(明代-陳獻章)
東南遺愛望重臨,萬里滇南恨正深。引領東山歸去路,騎?瑛P許相尋。
10、過采石懷李白十首 其二(明代-宗臣)
憶君乘月下金陵,何處吳山不夜登。一曲瀟湘秋萬里,至今疑在白云層。
11、春日游羅敷潭(唐代-李白)
行歌入谷口,路盡無人躋。攀崖度絕壑,弄水尋回溪。
云從石上起,客到花間迷。淹留未盡興,日落群峰西。
12、送長沙陳太守其二(唐代-李白)
七郡長沙國。
南連湘水濱。
定王垂舞袖。
地窄不回身。
莫小二千石。
當安遠俗人。
洞庭鄉路遠。
遙羨錦衣春。
13、琴曲歌辭 其二(唐代-李白)
閼氏黃葉落,妾望白登臺。月出碧云斷,蟬聲秋色來。
胡兵沙塞合,漢使玉關回。征客無歸日,空悲蕙草摧。
14、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唐代-李白)
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朝坐有馀興,長吟播諸天。
15、古風 其十四(唐代-李白)
胡關饒風沙,蕭索竟終古。木落秋草黃,登高望戎虜。
荒城空漠,邊邑無遺堵。白骨橫千霜,嵯峨蔽榛莽。
借問誰凌虐,天驕毒威武。赫怒我圣皇,勞師事鼙鼓。
陽和變殺氣,發卒騷中土。三十六萬人,哀哀淚如雨。
且悲就行役,安得營農圃。不見征戍兒,豈知關山苦。
李牧今不在,邊人飼豺虎。
16、嵩山采菖蒲者(唐代-李白)
神仙多古貌,雙耳下垂肩。嵩岳逢漢武,疑是九疑仙。
我來采菖蒲,服食可延年。言終忽不見,滅影入云煙。
喻帝竟莫悟,終歸茂陵田。
17、句(唐代-李白)
焰隨紅日去,煙逐暮云飛。令一日賦山火詩云:
“野火燒山后,人歸火不歸!彼架埐粚伲
白從旁綴其下句,令慚止
綠鬢隨波散,紅顏逐浪無。因何逢伍相,應是想秋胡。
白從令觀漲,有女子溺死江上,令賦詩云:
二八誰家女,漂來倚岸蘆。鳥窺眉上翠,魚弄口旁珠。
令復苦吟,白輒應聲繼之
舉袖露條脫,招我飯胡麻。(見《二老堂詩話》)
18、贈崔司戶文昆季(唐代-李白)
雙珠出海底,俱是連城珍。明月兩特達,馀輝傍照人。
英聲振名都,高價動殊鄰。豈伊箕山故,特以風期親。
惟昔不自媒,擔簦西入秦。攀龍九天上,忝列歲星臣。
布衣侍丹墀,密勿草絲綸。才微惠渥重,讒巧生緇磷。
一去已十載,今來復盈旬。清霜入曉鬢,白露生衣巾。
側見綠水亭,開門列華茵。千金散義士,四坐無凡賓。
欲折月中桂,持為寒者薪。路傍已竊笑,天路將何因。
垂恩倘丘山,報德有微身。
19、古風其五十七(唐代-李白)
羽族稟萬化。
小各有依。
周周亦何辜。
六翮掩不揮。
愿銜眾禽翼。
一向黃河飛。
飛者莫我顧。
嘆息將安歸。
【著名詩人李白手抄報材料】相關文章:
唐朝著名詩人李白02-10
詩人李白簡介手抄報08-30
追尋李白手抄報08-30
著名詩人北島詩選09-19
著名詩人陶淵明簡介07-20
唐代著名詩人介紹10-31
追尋李白手抄報文字素材08-30
勵志手抄報材料08-30
奧運手抄報的材料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