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愛耳日護耳小知識手抄報素材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手抄報吧,手抄報字行間要整齊,字體不宜太小,忌潦草、錯字。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手抄報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愛耳日護耳小知識手抄報素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耳護耳小知識
1、減少時尚的噪音
現在很多同學喜歡用耳機聽音樂、在音箱的震撼聲中打游戲……這些不規律、高強度刺激的噪音,在不知不覺中傷害了你寶貴的聽力。噪音對聽力的損害是緩慢的、進行性的,而且難以治療。建議大家不要頻繁置身于嘈雜的環境中,即便是偶爾,也要隔半小時或20分鐘到外面透透氣,緩解一下耳朵的壓力。
2、杜絕隨意的掏耳
掏耳朵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行為,但是掏耳朵很容易損傷外耳道皮膚,把細菌帶進外耳道,導致外耳道發炎、潰爛,甚至影響張嘴和吃東西。一般少量的屑狀耵聹,會自行排出,不要隨便用發卡、火柴棍兒、挖耳勺等很深、很用力地掏耳朵。大塊硬結的耵聹,應該請耳科醫生用專門工具取出,千萬別自己掏。
3、擤鼻涕的方法要正確
有鼻炎、咽喉炎的人,不要用力擤鼻涕,以防止鼻咽部的分泌物經咽喉鼓管進入中耳,引起炎癥及聽力下降。正確的擤鼻方法是:按住一側鼻孔擤出另一側鼻涕,然后再交換擤另一側。
4、游泳期間注意安全
不少人存在這樣一個誤區,認為只要游泳就會引起耳道感染,其實不然。通常,耳部健康、正常的人游泳都不會造成感染。但是,如果耳部的硬塊耵聹已經形成栓塞,耳朵一旦進水,耵聹就會變軟膨脹,刺激耳道引起發炎;如果耳膜出現問題,甚至已經穿孔。深水會對鼓膜造成壓力,容易引起眩暈,也會引起感染。同學們游泳時最好戴上耳塞,如果水進到耳朵里,可以側身將水控出,或是用干棉簽輕輕吸干。
5、一日三做耳朵操
耳為宗脈之所聚。人的耳朵分布著諸多穴位,它們通過經絡與全身保持著密切的聯系,所以早拍、午捏、晚搓做耳操可祛病健體。
具體辦法:每天早晨用雙手掌拍打雙耳100次;中午可捏耳垂眼穴及周圍區域,每次捏到耳廓發熱;晚上堅持用熱毛巾搓耳朵,上下輕輕搓摩雙耳各40次,毛巾涼了換熱毛巾再搓,還能防治感冒。
耳朵的作用
耳朵的幾個基本功能是聽覺、平衡、美觀,具體如下
1、產生聽覺:耳朵是一個重要的感覺器官,在頭顱的兩側,耳朵最重要的、基本的生理功能是聽覺,耳廓有收集聲波的作用,收集聲波后,通過中耳將聲音傳遞到內耳,并產生神經沖動,產生聽覺。
2、維持平衡:耳朵是一個重要的平衡器官,耳朵內有半規管、前庭,都是產生平衡感覺的重要結構,對于維持平衡功能發揮重要作用。
3、保持美觀:耳朵分布在頭顱的兩側,對于維持面容是一個重要的器官。雙側對稱的耳朵可以維持樣貌的正常,部分患者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了耳廓畸形,是造成面部缺陷的重要因素。
健康用耳小貼士
1、日常如何愛護耳朵,保護聽力
我們的耳道有很強的自潔能力,不需要特殊地去清理它,過度清理會造成耳道損傷,可能會產生耳道炎等耳道的感染,因此,我們要避免不必要地掏耳朵。
要尤其保護聽力,聽力的影響主要跟噪聲接觸有關,當我們在環境嘈雜的地方,或者是長時間佩戴高響度耳機的時候,都會對聽力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因此,要避免強聲長時間的刺激。
2、耳朵到底能不能掏
正常人耳朵會產生一些分泌物,我們管它叫做耵聹,不同的人甚至同一個人不同的耳朵,耵聹的性狀都是不一樣的。
大部分人的耵聹呈干性的,像小碎片一樣,它會在我們的咀嚼動作中,自行脫落。所以絕大多數人的耳朵都是不需要去掏的,但是也會有一些人,耵聹呈現油脂樣外觀,會糊成油性耵聹,這種耵聹就很難通過咀嚼動作自行脫落到耳道外,因此,“這種耳朵”需要定時清理。
根據不同病人耵聹生長的速度不同,建議半年、一年,甚至兩年到醫院進行一次耳道清理,但是不建議您自行掏耳,這樣容易加重耳道損傷,繼發耳道感染。
3、打耳洞會影響聽力嗎?
首先,耳洞大部分打在耳垂上,它屬于外耳的一部分。外耳在聲音傳導當中,并沒有起到主要作用。因此,打耳洞本身是不會影響到我們的聽力的。但是,打耳洞一定要注意的是,避免出現感染,因為耳洞感染以后,有可能會繼發局部的瘢痕形成。
另外,在我們耳郭有軟骨和軟組織,耳洞一定要選擇在軟組織上打,不要穿行耳郭軟骨,因為可能導致耳郭軟骨的感染,造成耳郭畸形。
4、耳朵進水怎么辦
外耳道是一個盲端,它的末端被鼓膜所遮擋,所以正常的外耳道是不怕耳部水流進去的。但是有的人在(耳朵)進水以后,會感受到明顯的進水感覺,一方面,是由于水流進去,形成了一個封閉的水膜使我們產生了“封堵感”;另外一面,是因為耳道里面有堆積的耵聹,耵聹吸飽了水以后會產生悶堵感。所以,在夏天長期游泳或是洗澡前,我們可以先去醫院檢查一下有沒有明顯的耵聹堵塞。
如果沒有的話,當耳朵進入少量的水以后,可以先試行用蹦跳的方法,將水“跳出”。也可以用干的棉簽,在耳道口進行輕輕擦試,靠棉花的吸附作用,把(耳朵)里面的水帶出來。
5、耳朵里進小飛蟲怎么辦?
首先,有一部分蟲子有喜光的特性,如果應急的情況下,你可以先自行的“拔一拔”(拉一拉)耳朵,或是拿一個亮光在耳道口照明,看看它有沒有可能飛出來?如果蟲子不出來的話,可以嘗試往耳朵里面灌一些(少量)水或是食用油,先把蚊蟲悶死,然后盡快到醫院就診,把小飛蟲取出。大家切忌不要用掏耳勺去試圖把它(小飛蟲等)掏出來,因為蚊蟲在經過外物刺激的時候,有可能會向更深方鉆,會造成鼓膜的進一步損傷。
6、戴耳機工作學習,該如何保護聽力?
不管耳機的類型如何,耳機對聽力主要是產生噪聲的影響,所以,我們要有效的控制耳機的音量和使用的時間。
一般情況下,家庭的環境相對比較安靜,如果能夠不使用耳機,當然是最好的。如果必須要用,要把耳機的音量控制在三格到四格左右(保護聽力的范圍內),同時盡量減少使用耳機的時間在半小時左右,累積時間不要超過兩個小時,這樣才能夠對聽覺有更好的保護。
全國愛耳日含義
為了降低耳聾發生率,控制新生聾兒數量的增長,預防工作尤為重要。1999年,衛生部頒布了《常用耳毒性藥物臨床使用規范》,加大了對耳毒性藥物臨床使用中的規范化管理力度。中國有聽力語言殘疾人為殘疾人總數的首位。針對大陸耳聾發生率高、數量多、危害大,預防工作薄弱的現實,衛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老齡協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等10部委局共同確定:每年的3月3日為“全國愛耳日”(Ear Care Day)。
2015年3月3日,是第十六個全國“愛耳日”,也是國際愛耳日。主題為 “安全用耳,保護聽力”。外出一定要給它們“穿上”保暖外衣,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寬大的帽子、圍巾遮住耳朵。耳朵是我們聆聽世界的窗口,平時您注意愛耳保護。
2024年3月3日是第二十五個全國愛耳日,主題為“科技助聽,共享美好生活”。
【愛耳日護耳小知識手抄報素材】相關文章:
愛耳日手抄報素材03-04
春季衛生小知識手抄報素材02-26
讀書知識的手抄報素材09-15
關于讀書知識的手抄報素材09-15
科普知識手抄報素材05-17
關于人防知識手抄報素材參考08-28
精選愛耳日手抄報09-18
愛耳日手抄報08-29
愛耳日的手抄報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