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植樹節為主題學生手抄報圖片
導語:植樹節是一些國家以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并動員群眾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植樹節為主題學生手抄報圖片,歡迎借鑒!
植樹節為主題學生手抄報圖片
植樹節的介紹
植樹節是按照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并動員群眾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和植樹月,共稱為國際植樹節。提倡通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
中國的植樹節由林學家韓安、凌道揚等倡議設立,最初確定在4月5日清明節,孫中山先生逝世后改為3月12日。
植樹節作文
呼呼風婆婆帶著雪娃娃,漫天飛舞著,給陽春三月的新安江披上了一件圣潔的白襖。
東區廣場后面那雪白的小山坡上,一簇簇,一群群的五顏六色的亮點在閃動。原來今天是植樹節,咱們四十二位新一小的同學們在大雪中光榮地參加了市組織的植樹活動。
山坡上呈現的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有的拿鋤頭賣力地挖著,有的用手搬著土里的大石塊,有的負責運送樹苗,大家忙得不亦樂乎。風婆婆和雪娃娃一點睡意也沒有,她們合伙吹下了同學們的雨帽,撐傘的同學一點兒也不畏懼,利索地扔下了雨傘,盡管身上和頭上都披花掛白的,可咱們仍埋頭苦干著。你瞧,小胖墩張翔宇挺著個皮球似的肚子,在這樣的滑坡上行動非常不方便,可他好像比誰都有精神,爬上爬下的,非常勤快。徐德民也不甘示弱,在同學的幫助下,種了兩棵小樹呢!還有平時嬌生慣養的女同學們,也是沖鋒陷陣,簡直像個花木蘭。
當咱們把小樹苗小心翼翼地放進挖好的土坑,填平和壓實土后,大家已是滿頭大汗了,可伸出的.手一雙雙都是紅通通的,簡直像十根長短不齊的胡蘿卜,我的雙腳痛得就好像失去了知覺。
咱們望著一棵棵親手種的小樹苗神氣地站立在白茫茫的山坡上,透出那清新的嫩綠,大家的臉上都露出了傾心的微笑。我仿佛看到一個新的生命誕生了,它將與我一起茁壯成長,在這片綠色的天空下,成為一棵棟梁。
植樹的好處
1.樹木能調節氣候,保持生態平衡,樹木通過光合作用,吸進二氧化碳,吐出氧氣,使空氣清潔,新鮮。一畝樹林放出的氧氣夠65人呼吸一輩子。
2.樹能防風固沙,涵養水土,還能吸收各種粉塵,一畝樹林一年可吸收各種粉塵20—60噸.。
3.樹林能減少噪音污染。40米寬的林帶可減弱噪音10—15分貝。噪音的污染對人類的生活、學習、工作、休息等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可以說是人們的“敵人”。因此咱們更要重視植樹造林。噪音還可以使人類在長期的生活中聽力減弱、耳聾、變傻,心臟、血壓、神經等出現異常。甚至,還能讓人在長期的噪音煎熬下死亡。這樣樹林就能使噪音減小四、五倍。
4.樹木的分泌物能殺死細菌。空地每立方米空氣中有3,4萬個細菌,森林里只有300-400個。植樹造林是咱們每個公民的義務,國家還專門規定了在三月十二日這天為植樹節。植樹造林對咱們的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好處。
5.樹可以減低溫度,和提高濕度。30度氣溫可以降到二十幾度左右。
人類對自然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利用,是造成生態失衡的主要原因。亂砍濫伐、毀林開荒、過度放牧等,會破壞森林和草場,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沙塵暴頻繁出現。不合理的開發、占用土地,使耕地面積日益減少。
【植樹節為主題學生手抄報圖片】相關文章:
以2017年植樹節為主題的手抄報圖片精選08-30
植樹節的手抄報圖片08-30
法制主題手抄報圖片05-08
2020小學生植樹節手抄報圖片精選07-05
植樹節手抄報獲獎圖片08-30
植樹節手抄報圖片圖案08-30
植樹節手抄報圖片及資料08-31
植樹節手抄報圖片及內容09-22
有關植樹節的手抄報圖片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