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賀新春的手抄報內容整理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對手抄報都不陌生吧,手抄報除報頭按內容設計、繪制外,每篇文章的標題也要作總體考慮。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手抄報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賀新春的手抄報內容整理,歡迎大家分享。
一、關于賀新春的手抄報內容:賀新春過新年
今年我帶著兩個愿望(放鞭炮,看下雪)去湖南外婆家賀新春,過新年。隨著新年的鐘聲,隨著鞭炮的響聲,隨著歡樂的笑聲,新的一年來到了人間。
新年喜氣洋洋的氣氛灑落在人間的每一個角落,送舊迎新,當然要搞點新花樣。我到外婆的第二天下午,兩個舅舅開著一輛豪華的小車停靠在外婆的家門口,兩個舅舅大聲喊:“思頤來搬東西”,車子里裝滿了各種各樣的過年物品、我和爸爸,哥哥幾個人把車上的物品搬了下來。嘟……嘟一聲兩個舅舅把車開走了。一個小時后我又聽到嘟……嘟的聲音,還是兩個舅舅大聲喊:“思頤來搬東西”,車子里裝滿了各種各樣鞭炮,滿滿的一車,我高興的狂叫起來。“太棒了!”這時我和爸爸,哥哥,還有兩個舅舅的孩子開始玩起來了,精彩,開心無法形容,我的第一個愿望實現了。
老天似乎知道我的愿望,一定讓我滿意,真是天助我也,大年初一早上起床,打開外婆家門一看滿地都是潔白的雪花,我舅舅的車也穿上了一件潔白的外套,顯得更加豪華漂亮了。
我爸爸的年齡瞬間萬變,天真,活潑也進入了童年的時光,開始和我們玩起了雪戰,爸爸迅速跑到舅舅的車那邊,與我對面,抓起一把雪就往我這邊扔,我不知所措地給爸爸打中了,我反應過來后,馬上跑回屋子里,戴好用塑料做的帽子,再做好打雪仗的準備,才出去迎戰,一開始我被爸爸打得屁滾尿流,后來,我抓住爸爸做雪球的時間,趁機打回去,爸爸沒有任何防備,一下子被我打中了,爸爸跑回屋子,把身上的雪打干凈,便氣呼呼地跑出來找我“算帳”,我慌了,要知道爸爸生氣誰也沒有好果子吃。我傻呆呆的站在車旁,爸爸的一個個雪球打在我的身上,等我反應過來后,我已經變成了一個雪人,“我也不是好惹的!”我不甘脆弱的沖著爸爸喊,說著,我從地上抓起一把雪就往爸爸那兒扔,由于雪球沒捏好,在空中就散架了,幾十個小雪球向爸爸飛去,爸爸很快就敗下陣來。就這樣我的第二個愿望也實現了。
我要感謝為我實現愿望的親人和上帝!愿我的外婆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吉祥,健康幸福,壽比南山,天天快樂,時時順心,愿我的爸爸,舅舅,財運官運跟他跑,財源滾滾進腰包。與我歡度春節的每一位親人,愿他們心想事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幸幸福福,快快樂樂,溫溫馨馨,甜甜蜜蜜,吉吉祥祥!愿我自己所有的期待都能出現,所有的夢想都能實現,所有的希望都能如愿,所有的付出都能兌現!!!
二、關于賀新春的手抄報內容:春節簡介與春節起源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歷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春節起源
關于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幾種較具代表性的說法,如春節源于臘祭,春節源于巫術儀式說,春節源于鬼節說等,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后來叫春節。
春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 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
三、關于賀新春的手抄報內容:春節對聯
春風暖發金錢樹
甘雨澆開富貴花
春風暖發金錢樹
勤勞澆開幸福花
春風暖送千叢綠
旭日光生萬戶春
春風輕拂千山綠
旭日東升萬里紅
春風染綠生財樹
喜雨澆開致富花
春風入戶人人喜
瑞氣盈庭事事興
春風入戶堂溢瑞
紫燕飛梁室臻祥
春風時雨花千樹
子孝孫賢福滿門
春風梳柳千枝翠
夜雨潤花萬來扛
春風似仙姬撥樂
飛雪如天女散花
賀新春對聯
1、上聯:燕鶯新氣象,下聯:牛牛壯精神
2、上聯:雪中飛赤牛,下聯:月下趕黃彪
3、上聯:小牛舞九州,下聯:大驥馳千里
4、上聯:聞牛先起舞,下聯:躍牛共迎春
5、上聯:聞牛思奮發,下聯:躍牛抖精神
6、上聯:萬牛爭飛躍,下聯:百花展笑顏
7、上聯:立牛昆侖小,下聯:騰牛世紀新
8、上聯:臘鼓催青駿,下聯:春風策紫騮
9、上聯:鯤鵬飛玉宇,下聯:騏驥躍神州
10、上聯:凱歌送舊歲,下聯:駿牛迎新春
11、上聯:凱歌辭舊歲,下聯:駿牛迎新春
12、上聯:駿牛生雙翼,下聯:鴻圖壯九州
13、上聯:金蟒穿云去,下聯:紫騮踏雪來
14、上聯:花綻春光譜,下聯:牛馳中國風
15、上聯:花香招鳥語,下聯:牛躍起牛圖
16、上聯:花開天下福,下聯:牛躍人間春
17、上聯:海闊憑魚躍,下聯:路遙任牛馳
18、上聯:共鶯傳捷報,下聯:赤牛踏春光
19、上聯:風度竹流韻,下聯:牛馳春作聲
20、上聯:豐年飛瑞雪,下聯:駿牛躍長征
關于賀新春文案
1、天氣雖然寒冷,卻擋不住新年的喜氣:樹梢上的紅氣球,屋檐下的紅燈籠,地面火紅的鞭炮屑,還有家家戶戶門口貼的紅春聯,以及小孩子手里拿著的紅包,都見證了春節給我們帶來的喜悅。
2、今晚,千家萬戶熱鬧極了。煙花一個接著一個,好像也在歡度春節。我們也不例外,大家都聚集在爺爺奶奶家。我和妹妹舉起酒杯,對大家說:“祝愿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狗年幸福,新年快樂!”說完,大家干了一杯,連平常不喝酒的奶奶也喝了一杯呢!
3、春節前,人們個個喜氣洋洋,個個精神飽滿。逛街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在買年畫,有的在買年貨,有的坐著火箱圍著火爐看電視,還有的人在打麻將打撲克,等等不一而足。街上五彩繽紛,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各種各樣的貨物都齊全,琳瑯滿目,洋溢著親力而為,事事參與的熱鬧。
4、我們其實是為了春節而活著,春節是我們的人生大典。人這一生,總得穿一次好衣服,總得吃一次美味佳肴,總得毫不心疼地揮霍一下,總得毫無顧忌的大笑一聲,總得過上一天的好日子。
5、今天是大年三十。早晨,金色的陽光撒滿大地。我和媽媽興高采烈地去街上買東西,街道上一夜之間仿佛變了個樣,大街上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家家戶戶貼著“倒福”、對聯,還掛著紅燈籠。人們穿著節日的盛裝,紛紛臉帶微笑地走向各個市場,有的購物,有的觀賞,一片歡樂詳和的景象。
6、春節的來臨,意味著春天將要降臨,萬象復蘇草木更新,人們在度過了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寒冬后,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怪不得在春節時,人們會這么喜悅地來迎接這個節日。
7、今年過年這一天還只是傍晚,花橋新修公路上就炮聲連天,煙花飛舞,整個夜空五彩繽紛,我們小孩子手里拿著煙花跑著,跳著,叫著,喊著,還玩著。我和哥哥看著中央電視臺的春節文藝晚會還沒有開始,就點燃煙花高興的玩著,只看見家家戶戶亮著電燈想是他們都坐在電視機前等待著春節文藝晚會的開幕。
8、春節快到了,人們都忙碌起來。去集市上轉轉,就會發現市場上的年貨很多,購置年貨的人們摩肩接踵,甚是擁擠。偶爾注目各色各式的花炮,便有了一種沖動,似乎快過年了應該高興起來,然而我卻很少有喜慶的感覺和釋然的心情。
9、相信在寒冷的冬天,沒有我的祝福您也一樣的快樂,有了我的問候您會更加幸福!雖然相隔千里,我依然能夠看到您的微笑,親愛的朋友,祝您新年快樂。
10、大街上人來人往,大家有的去拜年,有的去買年貨,有的全家人去旅游,好一派喜慶的樣子。
11、沉甸甸的饅頭,熱氣騰騰的年糕,喜滋滋的心情,在雪花飄零的冬日,穿梭著忙碌的身影。日月更迭,季節變換,又是一年歲始時,陽光暖暖的,時光慢慢的,周圍的空氣仿佛都在微笑著,笑著督促我該拾掇起閑散的心情,伸出庸懶的雙手,稍稍書寫下這個節日里的瑣碎與喜悅。
12、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吃年糕和湯團,即希望“年年高團團圓”的意思;大年初二開始,親朋好友們相邀做客,即是“拜年”,有的是吃“年酒”。
13、年是一艘大船,每每停泊在臘月的港灣,讓那些快樂的憂傷的心思擠擠挨挨上上下下。年是風,年是雪,年是吐著熱氣的呼吸,年是倒貼的福字,年是熱騰騰饅頭上鮮艷的紅點,把問候和祝福捎給每一盞不眠的燈花,把溫馨和感動送進每一扇敞開的心扉……
14、翻開精美的日歷,我細數著春節將要來臨。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更是我期盼的佳節,因為只有這幾天,我才能放下沉重的學習,放松自己的心情,淘洗著一年中最歡樂的日子。
15、新的一年,新的夢想,新的生機……在這萬紫千紅的春天,一切都是新的。朋友們,趁著現在還早,讓我們去尋找春風姐姐留下的種子,用心去播種,等待秋天——讓夢想的種子結出你用辛勤勞動合成的希望的果實!
16、除夕之夜,千家萬戶都溢出了歡聲笑語,大街小巷響起“噼噼--”的爆竹聲,天空中不時升起五彩繽紛的煙花。夜空仿佛一個偌大的電視熒屏,正在播放萬家慶新春的精彩節目,真是“燈火輝煌慶佳節,歡聲笑語迎新年”啊!
17、這一刻,有我最深的思念。讓云捎去滿心的祝福,點綴你甜蜜的夢,愿你擁有一個幸?鞓返男履!
18、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每到春節,人們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彩,辭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這時是小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悅。
19、在每個嶄新的日子里,快樂的吶喊著。不經意間。猛的抬頭發現世界變了。從昨日的簡單樸素變成了今日的絢麗和熱鬧。不知何時,那碩大的紅燈籠跳上了高樓,在風中調皮的搖動這發福的身軀;還有那一瀉千里閃著這金燦的亮光的對聯,在各自比拼著這看誰更有才……不經意間,春節卻踏著輕盈的腳步到來。
20、真的過年了,在忙忙碌碌行人的腳步中,在手拎肩扛物件的人群里,在一聲聲問候的話語間,在震動山河的鞭炮聲中,在濟濟一堂座無虛席的年夜飯的壯觀場面里,在熙熙攘攘的廟會人群里。
賀新春的作文
盼望著,盼望著,撣塵祭灶,廬舍貼新桃,又是一年元日到。
元日,即初始之日,也即我們中華民族的春節。春節,是中華民族一年中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凝聚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承載著我們華夏兒女的家國情感。
春節的歷史非常悠久。自上古時代起,中華民族的先人們便已形成了歲首祁年祭祀的活動,代代傳承至今,顯示著我們文明深厚的底蘊。春節的說法,出現相對較晚。直到1912年,當時袁世凱政府規定農歷的正月初一叫春節,一直沿用至今。春節賀歲起初以祁年祭祀為中心,漸漸地,在傳承發展中又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習俗:買年貨、貼對聯、吃年夜飯、守歲、穿新衣戴新帽、放鞭炮煙花、拜年拿壓歲錢、舞龍舞獅、拜神祭祖、逛廟會……
按照媽媽小時候過春節的習俗,過年最重要的是年前要把春節那幾天的吃食都提前準備出來,其中,饅頭包子這些主食一般就要忙活一整天。尤其是豆包,要先熬豆沙餡兒,想想那寬敞的大院子,用土胚壘起四五個爐灶,豬八戒肚皮大小的大鐵鍋支設在露天里,成袋的紅小豆倒進去,鏟子在鍋里不停地翻攪著,濃濃的甜香彌漫在清冷的空氣里。一幫孩子們眼饞地盯著豆餡兒、吸著鼻子、圍著鍋轉,大人們就順手盛一碗給他們,看著他們心滿意足地一邊吃去,然后大人們繼續開心地準備著過年的吃食。
雖然現在的春節已經不需要再壘灶蒸包子,也不能放鞭炮煙花,卻又比過去多了看春晚、搶紅包這些新花樣,對我來說,也是一種過年的方式。
我喜歡過春節,因為春節可以和兄弟姐妹們一起你追我趕,上躥下跳,如果趕上下大雪,那就更嗨了,堆雪人、打雪仗、滑雪車,多寒冷都能被我們的熱火朝天融化。
今年的春節和往年又不一樣,因為疫情,很多人像我們一樣沒回老家,在北京就地過年。除夕以前,貼好春聯、大掃除完,買好各種食材。除夕晚上把抽屜柜子的門都打開,初一再關上,名曰接財。除夕晚上一邊看春晚,一邊點評節目,一邊搶紅包,一邊吃零食,一邊電話拜年,一邊包餃子,忙得不亦樂乎。一張皮、半勺餡兒,一捏一擠就一個,圓鼓鼓地在案板上排著隊。快十二點時,開始燒水。鍋里冒著白花花的霧氣時就可以下鍋了,胖乎乎的餃子一個個跳進沸騰的水里,濺起很小很小的水花,仿佛高超的跳水運動員,全部高分通過。
待到餃子煮熟端上來,我想著往年一大桌子人圍坐一起吃飯,不覺有些傷心。想想那些過年還堅守在一線的叔叔阿姨們都不能回家與親人團聚,我是既敬佩又感傷。
“爆竹一聲除舊歲,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寫這首詩時期望著變法成功,革除舊弊,迎來一個新的強盛的大宋。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我祈愿新的一年,疫情早日過去,家家共團圓。
【賀新春的手抄報內容整理】相關文章:
世界難民日手抄報內容整理08-30
我愛文學手抄報內容整理08-30
漂亮的足球手抄報圖片與內容整理08-30
賀新春鬧元宵的手抄報08-30
新春的手抄報內容08-30
新春手抄報內容資料08-30
歡度新春手抄報內容09-02
新春小報手抄報內容08-31
新春手抄報內容推薦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