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傳家風揚美德手抄報素材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手抄報吧,手抄報必須在內容上突出一個主題,做到主題突出,又豐富多彩。手抄報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家風揚美德手抄報素材,歡迎閱讀與收藏。
傳家風揚美德作文
家庭是藍天,我是小鳥,沒有它我將無法飛翔;家庭是雨點,我是小草,沒有它我將無法生長;家庭是陽光,我是樹苗,沒有它我將無法成長。國有國法,校有校規(guī),家有家風。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
父母從小告訴我,做人要善良。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條小道扔小石頭。雖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然而爸爸看見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并教育我說:怎么能這樣子呢?怎么了?我感到爸爸十分生氣,然而又委屈地說。你這樣可能會讓騎車的人摔倒,這等于是在陷害別人!爸爸激動地說著,我在一旁默默地聽著,慢慢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看到我好像意識到了錯誤,爸爸的口氣緩和下來了,繼續(xù)說:孩子,你應該還記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騎車摔倒比那樣還痛!我下意識地捂了捂右手,那道傷,令我十分難忘。這時,爸爸變得和往日那般慈祥,說: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好!一個教訓,讓我知道,我應該小心地做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我生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傷害到他人。當然,做人還要守時,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講到那些道理,然而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
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的時候,媽媽總是要提早幾分鐘到達。她說,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等我們。有一次,我還戲謔道:寧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然而,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著媽媽,養(yǎng)成了守時的好習慣!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到我,我覺得這就是從中培養(yǎng)出來的。
我也有錯的時候呀!六歲那一天,一個舅舅家的小男孩來我家玩,玩了許久,舅舅便把他拉了出去,在家里的沙發(fā)上,一個玉像項鏈落在了那里,眼尖的我馬上跑到那里坐下假裝看電視。摸到項鏈后我馬上回房間把項鏈藏好,在晚飯后,我心中忐忑不安。爸爸媽媽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反復問我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吞吞吐吐的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的告訴了爸爸媽媽。我馬上把項鏈接給我媽媽,媽媽語重心長地說:做人要拾金不昧,不論是在哪里撿的也要還給主人,不然主人一定會擔心的。媽媽把項鏈還給我小男孩后,他連聲謝道:謝謝姐姐。而我卻情不自禁地低下了頭。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無論怎樣面對多大的誘惑也要想想后果。
家風名人故事
1、司馬光教子有方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歷史學家,官至宰相。
司馬光雖官高權重,但嚴于教子,很注重培養(yǎng)子女自律自立意識。他寫了了篇傳誦至今的《訓儉示康》。他在總結了歷史上許多達官顯貴之子,因受祖上蔭庇不能自強自立而頹廢沒落的教訓,告誡其子:"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儉以立名,侈以自敗"。
由于教子有方,司馬光之子,個個謙恭有禮,不仗父勢,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見容止,雖不識皆知司馬氏子也"。
2、吉鴻昌不忘父訓
吉鴻昌,字世五,河南扶溝人。察綏抗日同盟軍領導人之一。早年在馮玉祥部隊當兵,以英勇善戰(zhàn)升為營長、師長,后任國民黨軍長和寧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歲的吉鴻昌,當時任營長,父親吉筠亭病重。他對前來探視的吉鴻昌說:"當官要清白謙正,多為天下窮人著想,做官就不許發(fā)財。否則,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鴻昌含淚答應。
吉鴻昌父親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許發(fā)財"六字寫在瓷碗上,要陶瓷廠仿照成批燒制,把瓷碗分發(fā)給所有官兵。在分發(fā)瓷碗大會上說:"我吉鴻昌雖為長官,但決不欺壓民眾,掠取民財,我要牢記父親教誨,做官不為發(fā)財,為天下窮人辦好事,請諸位兄弟監(jiān)督。" 吉鴻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謙正,處處為民眾。當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他反對蔣介石的投降政策,奮起抗日。遭國民黨反動派殺害,犧牲時年僅39歲。
3、總統教子自立
曾任過美國總統的里根,不僅有名望而且富有。但他嚴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絕不讓他們依賴父母。兒子失業(yè)后,一邊尋找工作,一邊靠領取救濟金度日。
4、魯迅教子順其自然
魯迅和許廣平僅有一子,即周海嬰。兒子出生時,許廣平出現難產跡象,當醫(yī)生向魯迅征求意見是留大人還是留孩子時,他果斷回答:“留大人。”結果母子平安。
在兒子成長過程中,魯迅基本按照《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的思想來實行,讓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說:“我現在心以為然的,便只是愛。”據周海嬰所著《魯迅與我七十年》介紹,魯迅的教育方式是“順其自然,極力不多給他打擊,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愛,除非在極不能容忍,極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內”。有一天,周海嬰死活不肯去上學,魯迅用報紙打他屁股。后來,魯迅向母親寫信解釋道:“打起來,聲音雖然響,卻不痛的。”
5、錢基博對兒子管教極嚴
錢基博乃一代國學大師,是學者、作家錢鐘書的父親。
錢基博對兒子管教極嚴,錢鐘書十六歲時,還痛打一頓。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錢基博北上清華任教,寒假沒回無錫。此時的錢鐘書正讀中學,沒有溫習課本,而是一頭扎進錢基博乃一代國學大師,是學者、作家錢鐘書的父親。
錢基博對兒子管教極嚴,錢鐘書十六歲時,還痛打一頓。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錢基博北上清華任教,寒假沒回無錫。此時的錢鐘書正讀中學,沒有溫習課本,而是一頭扎進了小說的世界。等父親回來考問功課,錢鐘書過不了關,于是挨了打。
1929年,錢鐘書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后,錢基博還時常寫信給他。一封信中說:“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隨后一封信則表示:“現在外間物論,謂汝文章勝我,學問過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稱汝篤實過我,力行過我,我尤心慰。”希望錢鐘書能“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我望汝為諸葛公、陶淵明;不喜汝為胡適之、徐志摩”。
錢基博對當時的新文化運動保持距離,埋首國學,他這樣告誡錢鐘書,不過出于一個儒者的文化立場。
6、梁啟超全方位愛子女
梁啟超有九個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導下,個個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甚至還產生了“一門三院士”的佳話。這“三院士”是建筑學家梁思成、考古學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統專家梁思禮。另外,四兒子梁思達是經濟學家,次女梁思莊是圖書館學家,三女兒梁思懿是社會活動家。
梁啟超對于子女的愛,是全方位的,不僅在求學,而且在為人處世,甚至理財、時政等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態(tài)度展開。閱讀《梁啟超家書》,就會了解在寫給孩子們的信中梁啟超教育子女的表現堪稱典范。
寫信時,梁啟超毫不掩飾自己的愛。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寫道:“你們須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感情的人,對于你們的愛情,十二分熱烈。你們無論功課若何忙迫,最少隔個把月總要來一封信,便幾個字報報平安也好。”
在求學這一方面,梁啟超根本不看重文憑,而是強調打好基礎,掌握好“火候”。他對梁思莊說:“未能立進大學,這有什么要緊,‘求學問不是求文憑’,總要把墻基越筑得厚越好。”并教孩子們求學問、做學問的方法——“總要‘猛火燉’和‘慢火燉’兩種工作循環(huán)交互著用去”。
同時,梁啟超強調責任的重要。1923年,他寫給長女梁思順的信中說:“天下事業(yè)無所謂大小,只要在自己責任內,盡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當然,寫信教導自己的孩子之余,梁任公沒忘了夸一夸女婿、兒媳。
家風名人名言
1、治家嚴,家乃和;居鄉(xiāng)恕,鄉(xiāng)乃睦。
2、有了好家風,才有好民風。
3、“清廉家風,百世之基;家風正,國家興。”
4、重視家風傳統,講究道德,勤儉持家,看重親情,嚴于教子。
5、自我修養(yǎng),需要良好家風的熏陶。
6、丈夫一生,廉恥為重。
7、一絲不茍勤于政務,一生為民樂在其中。
8、得志時貴在清醒,失意時重在平衡。
9、有財無義,惟家之殃。
10、老老實實做人、勤勤奮奮做事
11、貪使人墮落,廉使人奮進。
12、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13、家風正,家道興;家風亂,家道衰。
14、治家以和平兩字為主。
15、出淤泥而不染,家風千載傳不殆。
16、施恩無念,受恩莫忘。
17、謹言慎行,寬厚忍讓,勤懇做事,踏實做人。
18、家風溫暖勝春日,子孫樂道代代傳。
19、正人先正己,治國先治家。國泰民安樂,家和福自加。
20、松竹梅,歲寒三友,廉正清,為官三要。
21、桃花潭水深千尺,家風如水流長不息。
22、父之愛子,教以義方。——宋·司馬光《論公主宅內臣狀》
23、大丈夫處事,先立家庭綱常,而后治國平天下也。——曾國藩
24、教孩子走人間道路,先要以德為根本。
25、擇善而行,慎獨又自律,對于家風來說相當重要。
26、正樹立良好的家風是純潔風,帶動社會風氣好轉的迫切需要。
27、成由勤儉敗由奢。
28、家有綱,萬事興;家無綱,萬事敗。
29、家風好,人生路自通;家風差,人生路艱辛。
30、家道從驕易負載,子孫紅粉未為好。
31、抓良好家風教育,促孩子健康成長。
32、水不流則腐,官不廉則敗。
33、家風正,國風美,天下太平樂無邊。
34、家庭不是別的,正是人類自己。——[俄]葉甫申科《家庭》
35、家有一統之規(guī),兄弟愛睦之風。——《管子》
36、上敬下睦,夫唱婦隨,勤善和美,崇善孝敬。
37、財欲是只虎,是柄劍。
38、廉潔乃干部之魂,勤政是公仆之本。
39、"和為貴,禮為先。"—孔子
40、本分做人,踏實做人。
41、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42、"以德治家,以孝為先。"—《弟子規(guī)》
43、家教最重要,德行勝過金錢。——《三字經》
44、家風正,孝為先;家風亂,儒不傳。
45、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遠憂。
46、奢欲貪儉生廉。
47、千古第一家風在,依然是教化先。
48、治家者最忌者奢。
49、有名人曾經說過:“家風正,則事業(yè)興,家風亂,則事業(yè)敗。
50、若一家自相紛爭,那家就站立不住。——《新約·馬可福音》
51、乖僻自是,悔誤必多。
52、有意義的生活必有計劃。
53、為人父母者,要托起一家的福報,創(chuàng)造一家的福德。
【傳家風揚美德手抄報素材】相關文章:
好家風的手抄報素材08-14
家風家訓手抄報素材03-14
家風家訓手抄報素材10-25
家風傳美德手抄報07-13
弘揚優(yōu)秀家風手抄報素材08-28
傳承家風家訓手抄報素材03-04
曬家風家訓手抄報素材08-27
初中傳承好家風手抄報素材04-23
關于我的家風家訓手抄報資料素材08-27
家風家訓手抄報素材【實用2篇】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