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的手抄報文字
生兒生女靠教養,植樹造林靠撫育。小編整理的植樹節的手抄報,供參考!
植樹節的手抄報文字
【植樹節作文篇一:快樂的植樹節】
我的課余生活就像一個七彩的調色盤,絢麗多彩。如:清明節時進行團隊合作拓展訓練,并了解清明節的來歷;端午節賣豆漿,用賣豆漿的錢去敬老院慰問老人;植樹節到高爾山參加植樹活動。
其中,植樹活動最讓我難忘。
在今年的三月十二日,我度過了一個不平凡的植樹節——和小朋友們去高爾山植樹。樹木可以抵擋風沙,綠化環境。來到高爾山,我們每三人一個小組,一人負責扶正樹苗,兩人負責給樹苗培土,再一起把土踩實,最后澆水。這件事聽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就不那么容易了。就拿植樹必備工具鐵鍬來說吧,它可是個大家伙,光拿它就很費勁兒了,更別說用它給樹苗培土了。盡管困難重重,但是我們還是齊心協力地將一棵棵小樹苗栽入土中,希望它們茁壯成長,早日長成參天大樹。不知不覺,兩個小時已經過去了,雖然我們大汗淋漓,氣喘吁吁的',但是我覺得這汗水流得值得。
我的課余生活非常豐富多彩,但我認為: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是自己創造的,只要努力,你的課余生活也能豐富多彩。
【植樹節作文篇二:植樹節的來歷】
我國植樹節,始于民國四年(1915年),當時農商部規定在清明日。由于各地氣溫殊異,四月五日左右的清明節,北方較寒,尚可植樹;而南方已草木萌動,樹木一經移栽,有礙生長,故須另擇日期。民國十七年(1928年),當時的國民政府中有人提議,孫中山先生是領導****幾千年封建王朝,創立民國的偉大元勛,功懸日月,名垂千古,以他的逝世紀念日三月十二日為植樹節,無論意義與時令均甚合宜。這一提議遂獲得通過。并確定蘭花為首都市花。
1930年3月12日,這一天在南京的國民政府要員齊集南京東郊中山陵,參加第一次“國父逝世紀念植樹儀式”,以后亦每年舉行。但由于當時政府倡而不力,始終未能推廣開來。
解放后,由于人民政府大力提倡,綠化造林取得了很大成績。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更進一步確定,將3月12日定為全民植樹節。現在每到這一天,上至中央,下至地方,黨政軍民,工農商學,紛紛出動植樹造林,綠化祖國,形成了既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的群眾自覺活動。全國許多城市還選了市樹、市花。南京選雪松為市樹、梅花為市花。3月12日植樹節,已深入人心。
植樹節活動口號
1. 人怕傷心,樹怕傷根
2. 綠化環境,美化人生
3. 植樹造林,造福后輩
4. 條兒要青,苗兒要新
5. 種樹有訣竅,深埋又實搗
6. 移苗有訣竅,莫讓苗知道
7. 起苗不傷根,土要踏得緊
8. 推進綠色的手,是推動世界的手
9. 撒下一點綠色,播種一片綠意
10. 雙木成林染盡江山,獨苗雖綠怎抵風沙
11. 清明時節雨紛紛,植樹造林正當勁
12. 多一片綠葉,多一份溫馨
13. 村上無樹鍋不開,四方綠化沙不來
【植樹節的手抄報文字】相關文章:
植樹節手抄報中的文字08-30
植樹節手抄報文字資料08-30
小學生植樹節手抄報文字08-31
讀書手抄報內容文字09-18
讀書手抄報圖片文字09-14
讀書手抄報素材文字09-14
讀書手抄報資料文字09-14
讀書的手抄報素材文字09-14
讀書的手抄報資料文字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