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異域風情的手抄報內容

時間:2024-10-01 06:51:30 宗澤 手抄報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異域風情的手抄報內容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看到過自己喜歡的手抄報吧,手抄報必須在內容上突出一個主題,做到主題突出,又豐富多彩。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手抄報才是好的手抄報,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異域風情的手抄報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異域風情作文

  不知所以的躁,如浮云蔽日,滿天烏云堵塞了熱情的陽光,我試著伸張無形的翅膀,在纏繞的荊棘之中等待,我憧憬南海岸的陽光活力在四周綻放,沖浪男孩的眼睛 清淺的藍,金發在沙灘上閃耀,反射著耀眼的光芒,胸膛上的水珠凝結,燦爛的微笑帶著美麗青春,有多少女孩為此瘋狂?

  金白的石柱繁復的花紋好比中國的雕刻,寬闊的街道 灑著銀光點點,放眼各處,這里每個人都掛滿了自信,昂首闊步掠過你身旁,一口流利的英文,漂亮的英式發音在我耳邊響起,手中的Cam永遠來不及拍下她的繁華,高大挺拔的俊男,眼波流轉的美女,傾國傾城占據了我的視野,早已無暇顧及一旁高聳的建筑是巴洛克還是希臘古典。

  異國的清風繚繞在最先進的城市,優雅的步調 ,時尚的流行,櫥窗里最頂尖的設計,玻璃上最古老的圖騰,法國第五號香水在我鼻間蔓延,擄走了我停滯的靈魂。我忘了草原上追逐的身影,也忘了那擁有溫暖笑容的Traveler。

  法國風土人情

  交際習俗

  注重服飾的華麗和式樣的更新。婦女視化妝和美容為生活之必需。時間觀念強,工作計劃性強,奉行“女士第一”的原則。習慣行握手禮,有一定社會身份的人施吻手禮。少女常施屈膝禮。男女之間,女子之間及男子之間,還有親吻面頰的習慣。社交中不愿他人過問個人私事。反感向婦女贈送香水及初次見面就送禮。

  信仰禁忌

  大多信仰天主教。忌“13”和“星期五”.忌黃色和墨綠色。忌孔雀和仙鶴。視菊花、杜鵑花與核桃等為不祥之物。喜愛藝術和娛樂活動。

  飲食特點

  法國人會吃,也講究吃。法國菜風靡世界。法國人喜歡吃蝸牛和青蛙腿,最名貴的菜是鵝肝。喜歡喝酒。法國菜的特點是鮮嫩。法國人也非常喜歡中國菜。

  服飾

  法國時裝在世界上享有盛譽,選料豐富、優異,設計大膽,制作技術高超,使法國時裝一直引導世界時裝潮流。在巴黎有2000家時裝店,老板們的口號是:“時裝不賣第二件”.而在大街上,幾乎看不到兩個婦女穿著一模一樣的服裝。目前高級時裝最有名的有:“吉萊熱”、“巴朗夏卡”、“吉旺熙”、“夏奈爾”、“狄奧爾”、“卡丹”和圣洛朗“.近年來,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巴黎女郎的裙子,其式樣之多。款式之新,在別國很難見到。法國人是把收入的最小部分用于穿著的歐洲國家,法國人一般很注意服裝方面的鑒賞力,也接受比較便宜的而不十分講究的仿制品。

  小動物

  當今法國家庭,對小動物恩寵倍加,不惜耗費巨金收買哺養。有一半以上家庭飼養各種小動物,總頭數在3000萬只以上。1/3的家庭養狗,狗的數量已近4萬條。各種狗醫院、狗服裝店屢見不鮮。動物不僅給法國人帶來了樂趣,也造成一定災難。法國每年發生狗傷人的事件50多萬起。

  禮儀

  法國是一個講文明禮貌的國家。對婦女謙恭禮貌是法國人引以自豪的傳統。法國人見面打招呼,最常見的方式莫過于握手。不過握手時一是握時間不應過長,二是沒有必要握住人家的手使勁晃動。一般是女子向男子先伸手,年長者向年幼者先伸手。上級向下級先伸手。

  吻

  法國是第一個公認以吻表示感情的國家。法國人的吻有嚴格的界限:他們在見到久別重逢的親友、同事時,是貼貼臉或頰,長輩對小輩則是親額頭,只有在愛人和情侶之間,才親嘴或接吻。

  婚俗

  結婚前先訂婚,儀式簡單,一般由女方的家長宴請男方的家長及兄弟姐妹,也可同時邀請其他親戚、甚至一兩名好友出席。婚禮也已逐漸簡化,但仍不失為最隆重的家庭節日,帶有莊嚴神圣的色彩。婚禮由市長或他的一名副手主持,習慣上是在周二、四、五、六早9時至下午5時之間。婚后大宴賓客。法國農村有的地方在婚前要簽訂財產婚約并辦理公證。婚約中要寫明未婚夫婦的全部財產、未婚妻的嫁妝和未婚夫的產業。婚齡紀念在民間已成為一種喜慶的風俗。女子守寡300天后,或宣布與丈夫分居300天后可以再嫁,男子則無時間上的限制。

  圣靈節

  每年11月1日圣靈節,相當于中國的清明節。法國人習慣上在這一天去墓地祭奠,緬懷為國捐軀的先烈。圣喀德琳娜節 巴黎”大齡女青年“的節日。每年11月25日這一天,年滿25 歲而尚未婚配的姑娘們到喀德琳娜塑像前獻一束鮮花,再到大時裝店跳舞,飲酒狂歡,最后選出一位最美的姑娘作為節日的王后。

  用餐習慣

  法國人把烹調看成是一門藝術,法國菜也確實風糜全球。在法國一日三餐通常是這樣安排的。 早餐:面包、咖啡、熱巧克力; 午餐:午餐是法國人最重要的一餐,一般在下午一點左右, 晚餐則在九點以后。法國人社交的正餐一般要持續兩小時以上,開始先是開胃菜,然后是魚或意大利面條,再才是主菜,主菜還附帶許多生菜、沙拉、奶酪,水果,有時還有甜點心,餐后咖啡也必不可少。

  異域風情作文

  今年的暑假不一樣,因為爸爸媽媽帶我去了我一直夢寐以求的新加坡游玩。早就聽說過新加坡號稱“花園城市”,是個非常美麗、非常文明的城市,果然是“百聞不如一見”...... 今天就讓我來給大家介紹介紹新加坡的美景吧。

  我們首先體驗了新加坡最具有特色的水陸兩棲觀光工具—“鴨子船”。“鴨子船”在陸地上是一輛游覽車,帶領我們一路領略了新加坡的著名景點:摩天輪、“榴蓮”藝術中心、市政廳、濱海灣花園等等,忽然,游覽車開到了一個碼頭,直接沖進了水里,輪子收起來,變成了一艘輪船,真是太神奇了!輪船帶我們來到了著名的“金沙酒店”和“魚尾獅公園”。魚尾獅頭像一只兇猛的獅子,身子和尾巴卻像一條美人魚,口中噴出一股清泉,是新加坡的標志和象征,因此而聞名于全世界。

  接著我們去了濱海灣的云霧林和花穹,云霧林里霧氣繚繞,如夢似幻。剛走進去,我就被眼前的高達35米的超級大樹、瀑布和“盤旋步道”給驚呆了,這里的設計真是太有創意了!

  第二天我們去了新加坡植物園。植物園里奇花異草,品種繁多。其中最好看的就屬新加坡的國花--“胡姬花”了,個個姹紫嫣紅,爭奇斗艷。

  不過最讓我難忘的還是我最喜歡的“環球影城”和水上樂園,我玩得樂不思蜀,嗨翻了天...... 那里的大海,沙灘,美景令我流連忘返,久久不愿離去。它們永遠地刻在了我的記憶里,令我終生難忘。

  最后我們去了新加坡國家博物館、贊美教堂和牛車水以及當地的夜市,體驗了當地文化,品嘗了當地美食。

  怎么樣?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被深深吸引了吧!那就趕快帶上你的旅行箱,趁著這個寒假來新加坡游覽一番吧!

  異域風情作文

  看,那精美的木雕是出自誰的刻筆?那一盆盆嬌艷欲滴的鮮花懸掛在誰家的窗框上?那各有特色的茶具是哪位能工巧匠制造出的?勤勞、智慧又富有情趣的俄羅斯族人創造了這一切。

  說俄羅斯族富有情趣,是一點都不過分的。今天,我走上了恩和俄羅斯民族鄉的街頭,去體會當地的異域風情。令我吃驚的是,幾乎每家每戶都用精美絕倫的花紋將窗框裝飾得令人贊不絕口。花、草、鳥、獸,加上草原人的粗獷與熱情,構成了這裝飾的藝術。雕刻的線條是那么流暢、那么細致,恐怕只有對雕刻執著、癡迷的人才能創造出這么完美的作品來吧!

  俄羅斯族人對美是有自己的追求的,懂得用鮮花裝飾生活。一個雅致的小籃,里面裝上幾朵紅的、黃的、藍的、紫的鮮花,往窗框、木柱、街燈上一掛,顯出了一種純粹的美,更顯出了俄羅斯族人對生活的熱愛。還有些俄羅斯族人,喜歡將花的藤蔓纏繞在自家門框上,使賓客看著賞心悅目。

  我推開木刻楞式建筑的門,展現在眼前的是各式各樣精致的容器與裝飾品。俄式茶壺纖細的壺柄上,雕刻著花朵;房間中央的餐桌上,鋪著小碎花的桌布,中間擺放著一盆紫色小花;房間的墻壁上,也掛著好幾幅具有俄羅斯風情的壁畫……這一切,無不使我對俄羅斯族的生活情趣產生敬佩之情!

  早在清代,俄羅斯姑娘就為一條“一把抓”嫁到了中國來;而如今,熱愛生活、熱愛美仍然是俄羅斯民族鄉的當地風情。我們也該用勤勞、智慧與雙手,用心裝飾自己的生活。

  異域風情作文

  坐在那路旁的椅子上,看著游人來來往往,看著那富有古典氣息的大門,我似乎步入了二十世紀,我這是在做夢嗎?

  徜徉在莫斯科的紅場,看著它那雄偉之美。真是一個“紅”場啊!所有的建筑都是紅的,那富有中世紀氣息的鐘樓,似乎被這個紅顏色給覆蓋了。唯獨那美麗的圣瓦西里大教堂,是彩色的。據說這個教堂在17世紀就建造了,現在還保留著那時蘇聯沙皇統治時期的雄偉氣魄,那美麗的“洋蔥頭”尖頂,已成了東正教的首要代表建筑。這座教堂真美啊!

  接著往前走,看見一個雕塑和一座墓。這是偉大的列寧先生的墓,他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那雕像我沒法近距離觀察,但是從遠處看我仍能感受到他那具有偉人的氣魄。

  再往前走,與這古老的紅場形成對比的是一個繁榮的百貨大樓,那繁榮的場面與這寧靜,安詳的紅場似乎有些不配。但是不管怎么說,這個百貨大樓的內置布置的漂漂亮亮,好一個美麗的畫面啊!

  路過那富有中世紀色彩的大門,看到了兩座沙雕。一座沙雕夸張地畫著大蝴蝶,另一座則畫著一個美人魚。兩座沙雕刻得栩栩如生,很富有立體感。我很佩服這位俄羅斯藝術大師。他能用沙子和刻刀還有水,就能把這些細沙變成一幅完美的畫卷。美人魚似乎要從沙子里跳出來了一樣,俄羅斯的藝術大師真棒!

  坐在沙雕旁邊,細細品味這個偉大的紅場,一陣清風徐來,帶走了我的思緒,帶來了我的歡樂。因為,我終于知道,這遠近聞名的紅場為什么會文明,因為,在這里,它的美,會深深地印在每一個游覽過紅場的人的心里。

  這紅場之美,是我到過的國家看到過的最美的建筑,我會將它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之中!

  異域風情句子

  1.路南行,天上的煙雨已如注,淋淋瀝瀝、滂沱肆流。路邊的河叉、池塘兀自地寬了大了。水中的芭蕉、水草短了矮了,只留半個影兒,在水中招搖。遠處的地平線,一如濃墨枯筆勾出,看著看著就輕了近了渺遠了。就在這濕淋淋的多雨時節,在滿浸水氣的空氣中,在霧重雨濃的向晚,我們走進了河內。

  2.過越池,就進入了越南北部的大平原――河內平原。四處是一望無際的稻田,河漢交叉,纖陌縱橫,青青的稻禾正在田野里茁壯。直入眼底的是滿眼的綠,漫天的翠。偶見披著紅紅黃黃塑料雨衣,頭戴草笠的農人在田中除草,如一只只彩蝶在田間醉舞,禁不住心頭一動。越南的大米出口已躍居世界第一,看來此言不虛。

  3.內如世界上任何一座城一樣,流經過歷史的變遷,有著那么多動人的故事。它的傷痕是無法觸摸的,因為河內注定是寂寞的。它不愿訴說,只愿聆聽。

  4.天五百里畫廊更是奇峰聳立,云霧飄沓,山影平湖,綠水梯田,紅棉翠竹、民居水車、小橋流水、參差錯落地點綴在山下,農夫在田園勞作,竹筏在小河穿行,好一幅青山綠水的南國田園美景,如此景觀,加上濃郁的邊關風情,四十多個各具特色的景點,令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5.天旅游景區,名勝之多,風景之美,整個景區,真是處處皆景。素有小桂林之稱的明仕田園風光、沙屯的多級疊瀑、奇峰夾峙、樹木蔥蘢的黑水河,綺麗多姿的那岸奇景,怪石遍布的雷平石林和水上石林,層巒疊嶂、溶洞遍布的恩城山水及自然保護區;水平如鏡、石峰玉立的喬苗平湖,鬼斧神工。

  6.南的房屋建筑也是顯而易見的苗條,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每一家的房基地都只有四五米寬。為了增加建筑面積,只好將房子蓋得又細又高,長長的一幢,其形狀頗似一個側放的火柴盒。

  7.內是越南的首都,越南以前的偉大主席是胡志明。在河內市的中心有個寧靜的還劍湖,關于這個湖有個著名的傳說,至今仍流傳著。在1428年時,黎朝的創始者利用湖內神龜所授與的寶劍將明軍驅逐,把越南從中國的統治中解放出來。現在,湖泊的南邊有個烏龜形狀的小塔,這個塔的所在地,相傳就是他將寶劍奉還給神龜之處。

  8.春三月,越過崇山峻嶺我來到越南觀光旅游,越南毗鄰中國的云南河口。在河口辦理了通行證,跨過海關大橋,就進入越南境內的城市老街,三月的老街陽光明媚,細風輕柔,老街城市不大,道路狹窄,街道兩旁的建筑都是三層小樓,樓的橫向很窄,最寬不超過三米,縱深有八米左右,建筑為法式建筑風格,頂是三角尖頂,每層樓都有外挑陽臺,陽臺圍欄是半圓形的,中間安有圓柱形的欄桿,樓層的色彩繽紛艷麗,苗條的身材就像越南少女一樣婀娜多姿。

  9.那是一座擁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城,從公元11世紀起就是越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歷史文物豐富,名勝古跡遍布,享有“千年文物之地”的美稱。河內始建于公元621年,當時名叫“紫城”,后又改稱“羅城”、“大羅”。11世紀初,越南歷史上的李朝李公蘊太祖認為大羅位居“天下之中”,物產豐富,人丁興旺,是實施大越國統治的理想之地,便于1010年將國都由寧平省花爐遷到大羅。

  10.河內的時間雖然很短暫,但河內留給我一個很好的印象,這里繁華而又寧靜,不大的城市顯得和平安詳,經過將近百年戰亂的越南人民現在終于迎來了他們的春天,在這片國土上,越南人民定會將生命的贊歌唱響,將生命的畫卷畫完,祝福你們,勤勞的越南人民,祝愿你們生活節節高,事業比蜜甜。

  11.內是越南的首都,也是我走進的第三個社會主義國家,很多年前去過前蘇聯,在那里沒感覺到社會主義的氣息,感覺就是到了外國,和中國的所有一切沒有相似的地方。這次到越南在河內卻是感覺到了東方人的思維,想當帝王的思維,當我踏上巴亭廣場,看到胡志明的陵墓、廣場邊上的主席府以及越共中央機關辦公駐地所擁有的法式建筑,這種感覺就非常強烈。

  12.內的街道很干凈,建筑都是法式風格的,這也和越南被法國統治了三十多年有關系吧!到處都可見到統治時期的痕跡。胡志明紀念堂,越南人民的偉大領袖胡志明主席的遺體就安放在胡志明紀念堂內,供越南人民和各國游客紀念和瞻仰。陵墓的建筑為典型的越南風格,與廣場非常協調,內外裝飾華麗,用料講究,紀念堂上的胡志明三個字是用紅寶石做的,到了晚上閃閃發光,體現了越南人民對胡志明主席的敬愛。

  13.就聽說過河內是世界上摩托車最多的城市,但是百聞不如一見,只有真正到過河內的人,才能知道這里摩托車是怎樣的厲害。河內人對摩托車情有獨鐘,幾乎每家都擁有一輛以上的摩托車。那些大街小巷,大路小路,形成浩浩蕩蕩,氣勢磅礴的摩托車流,一輛車上坐著三四個人的景象,更是司空見慣。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幾乎每個十字路口都能看到這樣的場面。

  14.入河內市區,給人的第一印象便是街上行駛的摩托車實在是多,一輛輛呼嘯著從身邊駛過。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幾乎每個十字路口都能看到這樣的場面:在警察的指揮下,騎摩托的人一字排開,雙腳著地,等待綠燈放行,這場景蔚為壯觀,好似一場摩托車大賽,等待發令槍的響起。河內人對摩托車情有獨鐘,幾乎每家都擁有一輛以上的摩托車。到目前為止,河內還沒有地鐵。

  15.入我們眼簾的是另一幅景象,那里是河內的三十九條古街,古街是法國人統治越南時建造的房屋街道,這些房屋都是法式建筑,樓房略顯古舊,但正是這古舊才訴說出越南被法國統治時的滄桑和恥辱,現在越南人民站起來了,他們賦予這三十九條古街新的生命的色彩和希望,在這三十九條古街上,河內的人民安居樂業,一幢幢樓房或為酒店或為商場,它就是一副市井畫面,通過這里的繁華看到勤勞的越南人民在這里生生不息,迎頭奮進。

  16.天瀑布位于廣西南寧的邊境。是世界第四大、亞洲第一大跨國瀑布。德天瀑布分為兩邊,左邊是越南的板約瀑布,右邊是中國的德天瀑布,可有意思了!瀑布隨四季變化,姿色各異;春,木棉如火,點綴在一片銀河傾盆之間,頓覺春風得意;夏,河水漲溢,激流排山倒海沖瀉而下,倍感兩袖清風,心曠神怡

  17.龍灣有幾千個島嶼和山峰,共有3000多座,僅命名的山、島就有1000多座。在1500平方公里的海面上,山島林立,星羅棋布,姿態萬千。著名的有斗雞石、狼石、還有仙女石。下龍灣的來歷有很多種傳說:一說是上天遣神龍降臨北部灣,助越南人民抗擊外侵,龍口吐出顆顆龍珠打擊侵略者,龍珠落進海里,化為巖石,聳立成山。

  18.晨,從越南北部的邊陲小鎮谷柳起程,向河內進發。韓國產“現代”旅行車行駛在依山傍水、九曲回轉的公路上。此路據說為上個世紀法國人所修,因戰時急需,依山順勢而筑,路面較窄。時有牛、馬、行人、自行車,甚至小狗迎面而來,間或急駛的汽車從路的拐彎處狂奔而來,擦肩而過,頗有些險象環生之感。

  19.內是越南的首都,位于越南民族發源地紅河平原的中部,紅河與墩河的匯流處,是越南最大的城市之一,轄區相當于越南的一個大省。河內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公元10世紀以前,先后名為“龍編”、“紫城”、“宋平”、“羅城”、“大羅城”。據越南史書記載,1875年,河內已有36條街,其中城東南有ZI條街。歷史上河內就是越南商業比較發達的城市,交易成行成市。有趣的是,當時不少的街道以集中交易的貨物名稱命名,如“棉行街”、“紙行街”、“帆行街”、“魚露行街”、“銀器行街”、“錫行街”、“茶行街”等。

  20.年殖民地留下的眾多的法式建筑使得這個城市保留了法國風格,法國氣質十足。從城市的色調來看,紅色和黃色居多,越南和中國一樣,土地所有權屬于國家,老百姓只有土地的使用權,不同的是,中國的使用權是有年限的,越南沒有,可以作為遺產一代一代傳下去。

  21.有人說有一群白龍從遠方飛來,被這里的綺麗風光所吸引,從天上下來留在海灣里。白龍翻騰激浪,化作千姿百態的奇山異島。下龍灣不僅山明水秀,而且物產富饒,海里有許多名貴的水產。

  22.車一路行駛在河谷地帶。一面是滔滔紅河。那河水,吸足了兩岸沉沙,紅浪翻卷,奔流直下,紅河之名,可謂名符其實。而山,不只是僅在一側,座座青山四面相迎,任憑汽車一路狂奔,總在不盡的青山環抱之中。遠遠近近、郁郁蒼蒼,錯錯落落的山間,時時有白霧升騰,成云成雨,迷迷幻幻,讓你不知是車行還是山行。

  23.內位于越南的北部,是越南的首都,一進入河內,映入眼簾的同樣是一幢幢三、四層樓高的法式風格建筑,建筑風格類似,但又各有各的特色。河內的街道同樣也不寬,街道兩旁種植著熱帶植物,最多的就是椰子樹了。跟著導游我們來到河內的巴亭廣場,廣場不大,是越南政府舉行盛典的地方,當年越南解放時,越南已故主席胡志明就是在這里宣告越南獨立的。廣場上有兩座醒目的建筑物,一座是胡志明主席的陵園,另一座是胡志明紀念博物館。

  24.的很難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座城市,如果把河內簡單的定性為落后,也未必,但可以肯定的是,河內就像十幾年前的某座中國小縣城,透露著強烈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氣息,但那道路兩旁充滿法式風情建筑,又似向每一位游客描述著它的與眾不同。從1986年實行開放政策后,越南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現代文明與落后狀態在這座城市中共存。

  25.是一個繁忙而喧囂的城市,空氣里彌漫著淡淡的懷舊氛圍。沒有太多高大宏偉的樓房,河內更多的是黃墻綠窗的法式建筑,靜靜地矗立著,見證著一個個愛恨交織的故事。這又是一個“馱在摩托車上的城市”,街上潮水般的摩托車穿梭而過,留下凝重的神情,或是朗朗的笑聲。這又是一個潮濕的城市。陽光耀眼、天氣燥熱。年代久遠的石板路,記錄著曾經的輝煌與痛楚。每一張臉的背后,仿佛都有著一段曲折與離奇,帶著若有若無的傷感,欲語還休的無所謂。

  26.內(Ha noi)位于紅河平原中部,是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都,全國政治、文化中心。是一座有著千年悠久歷史的古城,原稱大羅,曾為越南李、陳、后黎諸封建王朝的京城,被譽為“千年文物之地”。早在7世紀初,這里就開始構筑城池,時稱紫城。阮朝明命十二年(1831年)因城市被環抱在珥河(紅河)大堤之內,故定名河內,并沿用至今。1945年越南八月革命勝利后,越南民主共和國(今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定都于此。

  異域風情的說說

  1、到陽臺,守候在窗外肆意呼吸純凈清鮮的空氣,好像帶著一種草木的清香,藍天下的清晨,不出去游覽你就可以發現阿拉木圖是一座寧靜的城市。從我們下榻的房間外望,遠山青黛,藍天交會處一排排雪山的景觀,好像到了尼泊爾的博卡拉。后來,我們專門驅車走近雪山時,那是沿盤山公路向南,一路上蜿蜒行駛,可見高山流水,美景如畫,。

  2、拉木圖市有很多值得一去的地方,城市向東不到20公里就是阿拉套山,這里的群山峰巒起伏,山峰上的白雪終年不化。最高的共青團峰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銀光燦燦,蔚為壯觀。從市區乘車沿盤山公路蜿蜒行駛,一路上高山流水,美景如畫。爬行到半山腰時,回頭望去,萬綠叢中,一片長圓形的冰面潔白如玉,平滑如鏡,它就是阿拉木圖人的驕傲――麥迪奧高山滑冰場。

  3、于獨特的地理環境,三面環繞的雪山為阿拉木圖市提供了源源不息的水源,市區地勢南高北低,慢慢融化的雪水匯成如溪水,形成數百條河流,遍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由南往北,叮叮咚咚,淺淺瀝瀝,穿城而過,留下一串音樂,留下一片濕潤,留下濃濃的詩意,更留下,無限的遐想

  4、果用高樓大廈來衡量一個城市的現代化的標準,那么,阿拉木圖的城市顯然有些陳舊,但它的獨特的文化魅力和世界上最高的綠化率卻讓人刮目相看,就連大街上機動車的中間綠化帶,甚至比車道更寬,綠化帶中有人行道,人行兩邊有坐椅,行人隨時在濃密的樹蔭下坐下休息,猶如在公園中。

  5、拉木圖它地處歐亞文化交匯的地方,哈薩克人的智慧和西方文明完美融合,正在走向完全歐洲化。因為它的綠化最好,人口不多,10多萬平方公里,只有160多萬人。兩面環天山,氣候宜人,環境優美,說得上是一座風景獨特的旅游城市。

  6、綠化率的阿拉木圖市區到處都是花園和公園,生活在這里的人們也很休閑,豐富的油氣資源收入讓阿拉木圖人富足舒適,悠然自得,與世無爭。阿拉木圖除了擁有十幾所高等院校外,還有科學院、博物館、歌劇院、文化館、圖書館、植物園、體育場和展覽館等等,這些建筑物有著典型的哈薩克民族風格。

  7、拉木圖公園、綠地很多,無論你駐足于哪里,滿目都是綠樹環抱,林木蒼翠,隨處可見的綠地、遍布城區的參天古樹,直指蒼穹的楊林,密密麻麻的槐樹,四季常青的松柏,還有低矮的灌木叢。有許多地方一大片淺綠色和深綠色中,夾雜著一些白色的、黃色的、粉色的野花,令人賞心悅目。也許是這樣的環境使然,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卻給自己造了一個大花園,

  8、拉木圖是哈薩克斯坦最繁華的城市,在1997年遷都阿斯塔那前一直是哈薩克斯坦首都,直到今天她仍是哈國經濟、文化、教育中心,很多外事活動仍在這里舉行,故有“南都”之譽。又因大量出產蘋果,被稱為“蘋果之城”。阿拉木圖市人口150多萬人,是一個多民族的聚居城市,包括哈薩克族、俄羅斯族、烏克蘭族、維吾爾族、朝鮮族等,各個民族在這里安居樂業,和諧相處,歐亞文明相互融合,東西文化匯聚于此,讓阿拉木圖別具風情。

  9、拉木圖是中國通往中亞的古絲綢之路上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與中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阿拉木圖跟中國新疆僅二百公里,古絲綢之路上,西出國門第一站,就是阿拉木圖。

  10、現代搖滾樂充斥的廣場后面就是東正大教堂,這是世界現存的第二高木結構建筑物,也是阿拉木圖市俄羅斯人的聚集場所。東正大教堂對游人開放,走進去可以看到虔誠的教徒靜靜地做彌撒的場面,讓人不由肅然起敬。這種嘈雜和靜謐的鮮明對比,絲毫沒有影響人們的情緒。公園樹林中,小道縱橫,四通八達,使人們擁有了隨處通行的便利,也為人們提供了安靜清涼的場所,從公園的設置可以看出哈薩克斯坦人的實用心態。

  11、拉木圖是一座三面環山、風光美麗的城市,位于天山北麓外阿賴山的腳下。無論站在哪一條街上,抬頭都能看到十幾公里外那終年不化的雪山。遠遠望去,蒼翠的天山山頂一片白雪皚皚,連綿數百里,猶如懸浮在天上的一座座連綿的雪山,雄渾蒼茫,令人遐想無限。那天早晨,我站在阿斯塔納酒店的陽臺上,遠眺麥迪奧雪山,霧靄輕漫,欲隱還現,猶如美人初入夢,亦似七女獨憑欄。

  12、遠望去,山頂一層綠意蔥蔥,一層白雪皚皚,令人神往。這里構造了高山運動基地,海拔在2000米左右,仔細觀察,這里的雪道和坡度同歐洲的滑雪場相比并不遜色,聽說這里也已成為世界高山滑雪愛好者的天堂。雪山下,碧綠的山坳、成排的松林,掩映在山下的紅頂別墅,一棟棟,一排排,竟然是道地的歐式風格。這里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銀光燦燦,蔚為壯觀,絕對是瑞士般的風光。

  13、拉木圖是全球綠化最好、綠化率最高的城市,是世界上少有的綠化率超過百分之七十的城市之一。阿拉木圖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橫跨歐亞大陸,東西文化在此交匯融洽,產生了獨具魅力的文化,是名副其實的世界文化之都之一。

  14、里木圖市區公寓也不高,一般僅五、六層高,但每幢公寓的前后左右都有一片樹林,樹梢均高過公寓,使公寓都能在樹蔭之下,可以這么說,每幢公寓的前后,都有一個小公園;每條大街上的中間綠化帶,也都是一個狹長公園。兩人合抱不過來的巨木,在阿拉木圖的大街小巷或是綠化帶上,比比皆是。

  15、日,我們在游覽市容時,來到了哈薩克斯坦獨立廣場。獨立廣場樹立有紀念碑,紀念碑足有28米,那是建于1992年的紀念物,頂部為高6米的金武士統治者,站在有翅膀的雪豹上,象征在哈薩克土地上堅強的國家政權。碑腳下有四座雕塑,是天上的智者,大地的母親,和兩個騎馬的孩子,象征年輕的共和國及其美好的將來。

  16、徉在阿拉木圖市的大街小巷,城市綠化中人工雕琢痕跡少,雖不是花的海洋,卻是草和樹的世界,綠色草坪鋪滿了整個城市;公園很多,全部都免費向居民開放,草坪沒有被精心修剪過,保持著天然的生長狀態;令人奇怪的是,阿拉木圖市公共綠地上的花卉都是盆栽的。

【異域風情的手抄報內容】相關文章:

異域風情手抄報又簡單又漂亮02-03

跑到異域的狗07-20

愛牙日的手抄報內容09-26

法制手抄報內容12-04

法制的手抄報內容05-16

歷史內容手抄報03-09

森林的手抄報內容05-27

消防的手抄報內容08-28

體育手抄報內容09-2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 | 亚洲最大国产综合91 | 亚洲Av特级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 | 日本大片免a费观看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七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