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下面分享一些關于圍棋的手抄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圍棋的手抄報設計參考模板 01
關于圍棋的手抄報設計參考模板 02
關于圍棋的手抄報設計參考模板 03
【關于圍棋的手抄報設計資料】
圍棋的基本規則只有兩條半:
1.吃子:兩人輪流落子,棋子(單個的或者緊挨著連成一片的)如果完全被圍住,就會被吃掉。
2.數地:圍棋的結果是數雙方,占據面積大的一方為贏。
3.半條規則:打劫
吃子的時候,有時候會出現反復對殺,導致棋局無法進行的情況。當發現這種情況時,按規定是必須先在其它地方走一步棋,才允許繼續對殺。
A中國古棋規則
時間:古代——1949年新中國成立
圍棋最早沒有成文的規則,不過是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
圍棋最早的規則是數目法(從秦朝——1949年),到了明朝忽然改為數字法,原因不明。當時的圍棋與現在的圍棋最大區別為座子制度和還棋頭:開局每方先在對角放上2個棋子(共4個),由白方先走沒有貼目(181子算取勝)。不但如此,在最終計算勝負的時候每多一塊棋要還對手一個子。
1B中國圍棋規則
時間:1949年——現在
新中國成立以后,成立了中國圍棋協會,后來中國圍棋協會參考了日本圍棋規則重新制定了中國圍棋規則。新中國圍棋規則與老規則最大的不同是取消了座子制度和還棋頭,并且增加了貼目。同時,更改為黑棋先走。(學習的日本)
2B日本圍棋規則
時間:約1949年——現在
后來,日本發現黑棋先行有明顯的優勢,發明了貼目制度來限制黑棋的優勢。昭和24年(1949年)開始,日本棋院圍棋規則規定:黑方貼四目半。從此開始了貼目制圍棋,并且制訂了《日本圍棋規則》。從1949年到現在,隨著對黑布局研究的深入,貼目在不斷的增加。詳細規則:
具體規則如下:
第一條 圍棋的棋具
一、棋盤 盤面有縱橫各十九條等距離、垂直交叉的平行線,共構成361個交叉點(以下簡稱為 “點”)。 在盤面上標有幾個小圓點。稱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稱“天元”。
二、棋子 棋子分黑白兩色。均為扁圓形。 棋子的數量以黑子180、白子181個為宜。
第二條 圍棋的下法
一、對局雙方各執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二、棋子下在棋盤的點上。
三、棋子下定后,不得向其他點移動。
四、輪流下子是雙方的權利,但允許任何一方放棄下子權。
第三條 棋子的氣
一個棋子在棋盤上,與它直線緊鄰的空點是這個棋子的“氣”。 棋子直線緊鄰的點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則它們便相互連接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們的氣也應一并計算。 棋子直線緊鄰的點上,如果有異色棋子存在,這口氣就不復存在。如所有的氣均為對方所占據,便呈無氣狀態。無氣狀態的棋子不能在棋盤上存在,也就是第四條——提子。
第四條 提子
把無氣之子提出盤外的手段叫“提子”。
提子有二種:
一、下子后,對方棋子無氣,應立即提取。
二、下子后,雙方棋子都呈無氣狀態,應立即提取對方無氣之子。
拔掉對手一顆棋子之后,就是禁著點(也作禁入點)
第五條 禁著點
棋盤上的任何一子,如某方下子后,該子立即呈無氣狀態,同時又不能提取對方的棋子,這個點,叫做“禁著點”,禁止被提方下子。
第六條 禁止全局同形再現
第七條 終局
一、棋局下到雙方一致確認著子完畢,為終局。
二、對局中,有一方中途認輸,為終局。另一方中盤勝
第八條 活棋和死棋
終局時,經雙方確認,不能避免被提取的棋,都是死棋。 終局時,經雙方確認,不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活棋。活棋有兩只或以上真眼。死棋沒有兩只真眼
第九條 計算勝負
雙方下子完畢的棋局,計算勝負采用數子法。 先將雙方死子全部清理出盤外,然后對一方的活棋(包括活棋圍住的點)以子為單位進行計數。 雙方活棋之間的空點各得一半,一個點即為一子。 勝負的基準以棋局總點數的一半1801/2點為歸本數。凡一方活棋與所屬空點的總和大于此數者為勝,小于此數者為負,等于此數者為和。 采用貼子方式的棋局,勝負標準另行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