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如果說,繁華的深圳,是一曲勁爆的迪士高,那么西部就是一段小夜曲;如果說皖北大平原是一個雍容華貴的大家閨秀,而西部,正是風情搖曳的小家碧玉;酒的豪邁與茶的嫻雅,融合成西部特有的風情。不由得不令人心馳神往。下面分享一些關于走進西部的手抄報設計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走進西部的手抄報設計圖 01
走進西部的手抄報設計圖 01
走進西部的手抄報設計圖 01
【走進西部的手抄報設計資料】
資料1:走進西部,熱愛西部
文本解讀本單元以“走進祖國西部”為專題組織教學,教材選擇了體裁多樣、內容豐富的文章,使學生從多個側面了解西部的建設與發展,了解西部的文化與風情。激發他們熱愛祖國,走進祖國西部、開發西部、建設西部的情感。《草原》、《白楊》、《絲綢之路》、《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敘事與寫景相結合,優美的語言文字與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相得益彰。
《草原》這篇散文,字里行間浸潤著濃郁的草原風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那馬上迎客、把酒聯歡、依依話別的動人情景,那純樸、熱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難以忘懷。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訪問內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并通過這些所見、所聞、所感,贊美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和民族之間的團結。
《絲綢之路》是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以獨特的視角,生動描繪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古國交流的一幕,再現了西部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說明了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
《白楊》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寫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車上,一位父親和兩個孩子,望著車窗外的白楊展開討論的事。作者借白楊,熱情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
《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是一篇充滿了昂揚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氣概的文章。文章記敘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環境惡劣,生態環境脆弱,施工條件異常艱苦的情況下,西部建設者們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個個世界級難題,攻克了國際性技術難關,創下了世界鐵路建設奇跡,那就是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_風火山隧道貫通的經過。文章條理清楚,數據詳實,字里行間包含著對西部建設者智慧與力量、吃苦奉獻精神的歌頌。
資料2:走進西部
西部,一個有著美麗傳奇,和無數名跡的地方,讓我如何形容你呢?午夜夢回的瞬間,細數著文明的拓片,與你相擁在奇異的空間。
直到我懷著一個美麗的夢想,去尋訪相伴一生的女子,終于有機會瞻仰你的殊容了。當我真真切切的面對你,才知道,您比想象中的更為奇瑰;當我走進您,才發現,五千年文化的沉積,讓您更加空靈。濃濃的鄉音,一如黃土地般的淳樸,讓人釋然。恰如走進一個童話里的城堡。
如果說,繁華的深圳,是一曲勁爆的迪士高,那么西部就是一段小夜曲;如果說皖北大平原是一個雍容華貴的大家閨秀,而西部,正是風情搖曳的小家碧玉;酒的豪邁與茶的嫻雅,融合成西部特有的風情。不由得不令人心馳神往。
抖落一身的風塵,暫別喧囂的都市,只身踏上魂牽夢繞的地方,那種略帶緊張的喜悅,你,能想象得到嗎?
當一抹霞光,掠過蒼青色的天空,那屹立的高坡宛如濃墨重彩的油畫兒,色澤鮮明,而又透著滄桑;如洗的碧空,被小樓和群山分格成寫意的條幅。曾經的窯洞,連同那殘破的柵欄,一如黑白的紀錄片,即將被淡出我們的視野。歡樂的人們正從大房子里走出來,開始一天的工作。
所走的,是隴西--臨洮一線,在《文化苦旅》里,余秋雨先生也曾提及。可惜,他追隨的是歷史,講述的是文化傳承。那么現在,大家就隨著我的腳步,來感受一下西部風土人情吧。
強烈的日照,已騰起煙塵,薄薄的浮在四周。時值深秋,偶有落葉打著旋,不甘心的零落著。盡管如此,依然擋不住路面的整潔。在山路上穿行,之與我,是第一次,俯仰皆余趣。心中莫名的興奮,這是就傳說中的黃土高原,哺育過路遙,賈平凹等知名作家;唐漢之興起,渭水之傳奇,首陽之伯夷,紛至沓來。《黃土高坡》猶在耳邊回響,卻已難見成群之牛羊。高高的白楊恰如崗哨,直指藍天,一任輕塵披肩。
一路走來,正是中藥之鄉,恰恰是黃芷收獲的季節,于干冽的空氣中,混著微微的藥香,自有一種提神的清爽。隨風傳來濃郁鄉話,盡管不懂,卻能感受到一種平和。相較于都市生活,那種閑適,令人神往致極。也許是西部日照時間和強度都較大,幾乎每個庭院都有太陽灶,這也可以稱得上是一大特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