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青少年是我們祖國未來的希望。下面分享一些關于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手抄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未成年人保護法手抄報設計圖片 01
未成年人保護法手抄報設計圖片 02
未成年人保護法手抄報設計圖片 03
【未成年人保護法手抄報資料】
未成年人犯罪特點
(一)犯罪年齡呈低齡化趨勢。隨著社會的發展,互聯網絡、電視、廣播媒體高度發達,未成年人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攝入的信息量越來越大,未成年人的模仿能力越來越強,身體發育過快,然而心理素質尚未發育成熟,加之未成年人文化程度偏低,普法教育面過窄,導致未成年人犯罪人數已逐漸增多,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逐年增加。
(二)犯罪形式主要侵財類犯罪的、性犯罪、暴力犯罪。未成年人犯罪常以盜竊、搶劫、打架斗毆侵財性犯罪、性犯罪較多。從我院的受案情況看,搶劫、盜竊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的絕大部分。李某系高中學生,因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只因瑣事與他人多次發生矛盾。在某天下晚自習后,決定要報復受害人。李某將寢室門鎖、衛生間門鎖分別用鐵絲、耳機線綁好以防受害人逃出寢室,后趁受害人熟睡之際持一把水果刀,爬上受害人的床鋪,照其胸部、上腹部及上臂等處捅、刺多刀,直至水果刀被其他室友奪下。
(三)犯罪朝團伙化發展。未成年人由于年齡小、思想不成熟,他們覺得一個人作案勢單力薄,所以就糾集多人作案。加之未成年人身心發育不成熟,做事容易沖動,也容易受其他未成年人引誘,共同作案。該院審理的李某等5名未成年人犯搶劫罪一案中,幾被告人持刀在市襄陽公園、襄陽劇院附近多次實施搶劫。幾名被告均系初中在校學生,都喜歡上網,為了戒網癮,父母將其送至同一所民辦的戒網癮學校,在該校學習期間,為了上網、消費,無經濟來源便商量多次持刀將放學的學生劫持至花園內,實施搶劫。其中被告人胡某,案發前曾已參與多起搶劫,因未滿十四周歲,經批評教育后放行,不思悔改,繼續作案。經本院審理后,五被告均被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本案發生的原因主要是未成年父母長期忙于工作,使未成年人脫離了家長監管,無家長的正確引導,加之心智發育不成熟,法律知識匱乏,貪圖享受,為了一點物質利益,挺而走險,導致本案的發生。
(四)犯罪手段隱蔽化和信息化。在網絡信息化的背景下,高科技迅猛發展,加之未成年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為作案手段提供了便捷,導致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手段更加隱蔽,工具更加先進。同時未成年人反偵察能力不斷增強,特別是模仿電視劇中的反偵察手段能力加強。審理謝某販賣毒品一案種,被告人謝某多次向他人販賣毒品。其本人也吸食毒品,其從互聯網上聯系上賣家后,購買毒品,再通過QQ聯系買家,對外出售毒品,公安機關在查獲吸毒人員后,才發現其販毒的線索。此案在偵查過程中,因通過網上QQ、微信聊天軟件購買毒品,利用網絡進行買賣,指定的地點交易,虛擬方式交貨,公安機關在深挖上線時,聊天工具登記的都是虛假信息,無法找到謝某的上線。
更多相關板報內容推薦:
3.未成年人保護法手抄報內容精選
4.